春季也是“病毒季”,这个最常被家长们忽略的病毒可致命!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春季也是“病毒季” , 这个最常被家长们忽略的病毒可致命!
春风吹, 春风吹,春风吹来了细菌, 吹来了病毒 。
春天一到手足口病这个“欺弱怕强的大魔王”就又开始肆无忌惮的伤害我们的宝贝们了 。
前几天去医院产检 , 看到儿科里又“人满为患”、哭声阵阵了 , 哭得我心肝颤颤 。
身旁的护士小妹妹深叹口气说道:
儿科最忙的季节又来了!五分之一的孩子都是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这么“常见的病”很多父母还是一无所知 , 有些孩子只是普通病例可以在家自愈的也坚持要住院 , 有些是情况都很严重了才送来医院 , 我们说手足口病也可致命 , 他们还骂我们危言耸听呢 。
竟然还这么多父母不了解手足口病?我惊呆了!
听到护士妹妹这番言论 , 我觉得我必需写一篇关于手口足病爸爸妈妈最需要知道的一些知识 , 让更多的爸爸妈妈深入了解一下这个可恶的“大魔王”了 。
---- 春季也是“病毒季” , 这个最常被家长们忽略的病毒可致命! //---- http:// //
首先让大家见识一下手足口病“大魔王”的威力!
数据显示自 2010 年以来 , 手足口病发病数一直位列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 , 每年平均报告病例数约 206.7 万 , 死亡数位列法定报告传染病前五!
可怕吧!害怕吧!
什么是手足口病?(这都不知道?先面壁10秒~)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 , 初期患者会发热 , 体温常在 38~39℃ , 手、足、臀等部位皮肤会出现疹子 , 口腔会出现黏膜疱疹或溃疡 , 最喜欢欺负 3 岁以下儿童 。
手足口病发病后 1 周内传染性最强 。
常有一个班里有一个小朋友得了手足口病结果全班都“遭殃”的事件发生 。 因为患儿的粪便、疱疹液、唾液和接触过的水和食物都会变成传染源 。
每年的 4-6 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 , 在南方 10-11 月份还会出现秋季小高峰 。
在手足口病高发期 , 如果宝宝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食欲下降 , 甚至抗拒进食或喝水 , 婴儿频繁吐奶、大量流口水、用手抠嘴巴等举动 , 我们就要提高警惕宝宝是否患上了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为啥会致命?
---- 春季也是“病毒季” , 这个最常被家长们忽略的病毒可致命! //---- http:// //
大多数手足口病儿童属于轻症 , 一般在 1-2 周左右可自愈 , 不需要住院 。 但少数患儿可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 , 如心肌炎、脑炎或脑膜炎、肺炎、肺水肿、脊髓灰质炎样肢体瘫痪、过敏性紫癜等 , 如不及时治疗 , 可能致命 。
重症病例一般具有哪些特点
孩子出现精神萎靡、呕吐、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食欲亢进等情况时属于重症初期 。
当孩子高烧不退、心率、呼吸增快 , 出冷汗、皮肤出现花纹、四肢发凉等症状时 , 则说明手足口病已影响到呼吸、循环功能 , 一定要到医院诊治 。
越小的孩子 , 重症病例的比例越高 , 尤其是<1 岁的婴儿 。
---- 春季也是“病毒季” , 这个最常被家长们忽略的病毒可致命! //---- http:// //
轻微手足口如何护理?
轻微手足口病的典型皮疹主要是斑丘疹、丘疹、疱疹 。 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 , 疱疹内液体较少 , 不疼不痒 , 皮疹恢复时不结痂、不留疤 。 不典型皮疹通常小、厚、硬、少 , 有时可见瘀点、瘀斑 。
这时一般可通过家庭护理自愈 。
但目前还没有针对肠道病毒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 , 所以治疗轻微手足口病就只有尽力去缓解它表现出来的症状 。
? 饮食清淡
为患病宝宝准备吸管和流质食物 , 如蔬菜粥、牛奶、果汁、米糊等 。 食物放凉一些再给宝宝吃 , 太热的食物会刺激宝宝口腔疱疹 , 加剧疼痛 。
? 皮肤护理
保持宝宝患处皮肤清洁、干燥 。 如果疱疹实在疼痛难忍 , 可以冷毛巾轻轻擦拭 , 或在医生的指导下外用抗病毒软膏 。
? 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 , 勤用淡盐水漱口 , 如果宝宝口腔实在疼痛难忍拒绝进食 , 可在医生的同意下用利多卡因溶液涂于口腔疱疹处来减轻宝宝的疼痛 。
? 退热
当宝宝的体温超过 38.5℃ , 需要给宝宝服用退烧药物 , 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 如果宝宝没有高热和不适 , 妈妈们不要急着用退烧药物 , 先让宝宝多喝水 , 密切观察宝宝病情 。
? 补充水分
呕吐的宝宝需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 由于电解质平衡盐溶液比例很难掌控 , 所以最好不要自己配置 , 应该去药店购买 。
? 消毒
对宝宝的日常用品进行消毒 , 如煮沸、暴晒、碘伏或稀释的消毒液擦拭后静置片刻再使用清水擦拭 。
打疫苗有用吗?得过一次手足口病还会再得吗?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很多种 , 但通常引起重症和死亡的主要是 EV71 病毒 。 目前我国已经自主研制出预防 EV71 病毒的手足口病疫苗 , 保护率可达 90% 。
适合 6 月龄-5 岁的儿童接种 , 12 月龄前完成接种效果最佳 。
该疫苗需要接种两次 , 间隔 1 个月 。 这种疫苗目前仍属于第二类疫苗 , 需要家长自费、自愿选择接种 , 家长可以咨询当地的预防接种门诊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接种事宜 。
得过一次手足口病以后还会得吗?
可以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的种类很多 , 不同型的肠道病毒感染后没有或很少有交叉交叉保护 。
因此得过一次手足口病的宝宝有可能因感染不同种病毒而导致多次发病 , 所以不会获得终生免疫 。
而且不同的病毒型可在同年流行 , 所以幼儿 1 年有可能被感染 2~3 次 , 而多次患手足口病 。
如何预防手口足病?
亲密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 。
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
所以一定要远离“病源”做好隔离 。
预防手口足病只要落实卫生部的这五句真经: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 基本能确保无恙 。
另外 , 家长们也应关注宝宝周围其他小朋友生病的情况 , 避免与生病的宝宝密切接触 。 还要注意环境卫生以及宝宝的个人卫生 。 尽量避免带宝宝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 如电影院、公园、商场等 , 以避免交叉感染 。
手足口病在症状消失后仍可具有传染性!建议手足口病宝宝症状消失1周 , 过了隔离期后再去上学或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哦~
*引用《手口足指南》
- 「糖果妈妈」原创为什么说春季是孩子的“猛长期”?做好三件事,让娃多长10公分
- 靠谱育儿说:春季不给娃喂4物,等着后悔吧!孩子多吃体质好,就不用去医院
- 樱桃育儿经:孩子有2个变化,说明积食了,春季带娃,家长谨记“2多1少”
- #每日说育儿知识#儿科医生:春季带娃记好“四不吃”,不然孩子积食,还会影响发育
- 育儿之百科全书@春季娃总是爱生病,记住“2汤不喝,3觉不睡”,养好脾胃生病少
- 靠谱育儿说:春季喂养指南:避开3物,比泡面还垃圾,孩子吃了积食又咳嗽
- 「靠谱育儿说」儿科专家:春季做对4件事,孩子多长5公分,很少有家长知道
- 「徐州雷氏普爱」春季养阳做的早,宝宝身高矮不了
- 朝想娱乐@原创开春换盆要求不少,这几点你做不到,换盆也是伤根败花
- 智灵通妈妈课堂@春季长高“三倍速”!抓住黄金期,让孩子噌噌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