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星,骨楞登……这么好的上虞童谣为什么现在没人念了?

夏夜纳凉 , 想起了儿时念的童谣 , 第一首便是:一颗星 , 骨楞登 。 两颗星 , 挂油瓶 。 油瓶漏 , 好炒豆……

这是最早会念的童谣吧 , 那时候奶牙还没出齐呢 。 现在老了 , 但乡土童谣不会忘记 , 而且觉得有回味 。 譬如说“一颗星 , 骨楞登” , 这开头起兴起得好 , 形象而质感 , 会发遐想 , 念起来又上口又入耳 , 若换成“一颗星 , 孤伶仃” , 意思虽合 , 体味儿就差些 。 第二句“两颗星 , 挂油瓶” , 这句话难解 。 两颗星同“挂油瓶”有什么联系呢 , 虽然油瓶也有点亮晶晶 , 但仔细想想 , 原来为的是带出第三句“油瓶漏 , 好炒豆” , 这是过个渡 , 是诗句跳一跳的章法 。 于是这油瓶漏下来的油用来炒豆 , 卜哒卜哒炒得那个豆儿开花特别香 , 馋嘴小朋友会“口里水打桐油” , 簌的一下挂下来 。 感觉是不错的 。

我现在希望还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两个小孩 , 一个合拢双手 , 另一个张开两手去搓摸一下 , 这样第一下 , 念作“一箩麦”(箩者攞也 , 但“箩”好) , 第二下两人调盘着摸:“两箩麦” , 然后各自拍一记手掌 , 开始左右相对地对啪:三箩开手打荞麦……就这样:一箩麦 , 两箩麦 , 三箩开手打荞麦 。 噼呖拍 , 噼呖拍 , 噼拍噼拍噼里个啪…… 。 想想看 , 有句话叫“小时候快乐很简单” , 那是单纯才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