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农村常见的营养与药用野果

金樱子:农村常见的营养与药用野果
生活在乡村,我们从不缺野菜和野果的陪伴 。尽管已是冬季,但枝头仍挂着秋天的余韵——那些未落的野果 , 如拐枣、高粱泡、龙葵果等 。在众多野果中,有一种特别的存在,那就是金樱子,许多在农村长大的60、70、80、90后都是吃着它长大的 。
金樱子 , 又称糖罐子,是农村常见的野果之一,常在林间或路旁的灌木丛中出现 。近日天气晴朗,我在家附近闲逛,意外地发现了很多金樱子 。这些金樱子因其甜美的口感和类似罐子的形状而得名 。此外 , 一些地方也称之为刺榆子、刺梨子、山石榴、糖罐、黄刺果、金壶瓶等 。
金樱子原产于中国 , 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的《雷公炮炙论》 。它是一种蔷薇科、蔷薇属的常绿灌木,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全株长满锐利的尖刺,尤其是果实部分 , 密集分布着尖刺 。有一次,因未戴手套,我在尝试采摘时被刺伤 。成熟的金樱子果实会从青色变为黄色、金黄色 , 除去硬籽和绒毛后即可食用,味道甘甜,但略有渣感 。
金樱子通常在4月至6月开花,花朵洁白,散发淡淡香气,十分美丽 。其果期较长,从秋季开始成熟,直至12月仍挂在枝头 。与其他野果不同,金樱子成熟后不自行脱落,而是挂在植株上直至腐烂 。《本草图经》中对金樱子的描述如下:“金樱子丛生郊野中,大类蔷薇 , 有刺 。四月开白花,夏秋结实,亦有刺,黄赤色,形似小石榴 。十一月、十二月采” 。
金樱子广泛分布于南方地区,常见于向阳山坡或灌木丛中 。虽然它在农村较为常见,但其营养价值却极高 , 秋冬季节常有商人前来收购 。金樱子的主要作用有三:一是可直接食用或熬粥煲汤;二是具有药用价值,可用于食疗;三是适合泡酒,尤其受中年男性欢迎 。
金樱子富含20余种氨基酸,其中维生素C和还原糖含量最高 。每100克金樱子的维生素C含量远高于枣子、猕猴桃、柑桔等水果 。此外,金樱子还可入药,早在1400年前便被发现具有治疗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等功效 。
金樱子泡酒是一种常见的民间用法 。秋季成熟时,许多人会购买金樱子用于泡酒 。泡制方法简单,只需将新鲜金樱子去刺后泡制,或将金樱子内部的硬籽和绒毛去除后泡制或晒干泡制 。三蒸三晒后的金樱子效果更佳 , 有助于将营养成分充分融入酒中 。
【金樱子:农村常见的营养与药用野果】如今,金樱子的采摘已接近尾声,如有需要,请抓紧时间,否则只能等到明年了 。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金樱子 。您家乡有这种野果吗?如何称呼它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