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 科学育儿」原创重磅!2岁前,家长必须要知道这些事!
本文原始标题是:重磅!2岁前 , 家长必须要知道这些事!
「DrG 科学育儿」原创重磅!2岁前 , 家长必须要知道这些事!//
导读
平时大家总会留言问好多问题 , 今天正好 , 借这个机会 , 一次性回答大家一些有代表性的常见问题!机会难得!欢迎分享给其他有困扰的妈妈群!
今天的问题包括如下:
1. 益生菌啥时候需要吃?
2. 宝宝口水疹怎么办?
3. 疱疹性咽峡炎是什么病?
4. 宝宝可以吃糖吗?
5. 是便秘还是攒肚?
6. 宝宝厌奶怎么办?
7. 要不要给6个月内的宝宝喝水?
8. 如何确定宝宝发热?温度计怎么看?
9.宝宝睡觉总摇头是怎么了?
10.什么时候需要用抗生素?哪些药是抗生素?
「DrG 科学育儿」原创重磅!2岁前 , 家长必须要知道这些事!//
益生菌啥时候需要吃?
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 , 通常摄入一定数量时 , 能够对人体健康产生有益作用 。
但是如果需要益生菌发挥功效:
1、吃对“菌种菌株” ,
2、有“足够数量”的“活细菌”到达肠道 。
而益生元:可以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的繁殖 , 可以调节肠道健康 , 能预防便秘 。
像一些奶粉里经常会看到含有这些配方例如:FOS(低聚果糖)GOS(低聚半乳糖) 。 很多宝妈有时候还会后台问我 , 怎么这个奶粉里这么多带糖的字啊:乳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 。
其实 , 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都是益生元哦 。 而乳糖 , 虽然是糖 , 但却是对宝宝生长发育有益的糖 , 是好的配方奶最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哦 。
我们来说回益生菌 , 由于每种菌群还分为不同的菌株 , 所以吃对菌株很重要 。
《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推荐益生菌用于早期治疗急性病毒性腹泻 。 对急性水样腹泻 , 推荐布拉氏酵母菌和鼠李糖乳杆菌 。 对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 推荐布拉酵母菌 。
「DrG 科学育儿」原创重磅!2岁前 , 家长必须要知道这些事!//
宝宝口水疹怎么办?
轻度的可以在口周做好清洁后 , 多次涂抹保湿霜 (例如凡士林)等油性护肤霜 , 如果担心误食可以在宝宝睡眠的时候涂抹 。
平时流口水 , 要用干净的口水巾轻轻-及时-蘸干(不要来回擦拭) 。 教宝宝吞咽口水 , 平时可通过训练 , 增加宝宝的吞咽能力 , 向宝宝示范吞咽动作 , 让其观察模仿 。
当口水疹总是不好 , 并且出现皮肤干燥、起皮、溃烂的情况 , 要及时就医 。
「DrG 科学育儿」原创重磅!2岁前 , 家长必须要知道这些事!//
疱疹性咽峡炎是啥?
疱疹性咽峡炎多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 。
主要分布于软腭、扁桃体等口咽部位 。
一般不会出现在口腔前部及牙龈等 。
同一个宝宝可能反复多次感染不同型号的肠道病毒而多次发生疱疹性咽峡炎 。
常见症状:突然发烧 , 孩子会说嗓子疼 , 影响吞咽 , 哭闹、不吃东西 。 咽部充血 , 散发灰白色疱疹 , 四周有红晕 , 2-3天后红晕扩大 , 疱疹溃破 , 形成黄色溃疡 。 然后再过几天会恢复了 。
「DrG 科学育儿」原创重磅!2岁前 , 家长必须要知道这些事!//
目前没有啥特效药 , 就是对症治疗 。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是近亲 , 但一般很少出现重症 。
可吃点有营养且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 , 如牛奶、菜粥、面条等 。 不要吃太热、辛辣刺激食物 , 温凉一些的流食比如软糯的营养五谷杂豆粥(冷凉的时候再吃)可能更好接受 。
要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 , 6个月以上的孩子建议多喝水 。
「DrG 科学育儿」原创重磅!2岁前 , 家长必须要知道这些事!//
宝宝可以吃糖吗?
「DrG 科学育儿」原创重磅!2岁前,家长必须要知道这些事!。咱按科普界意见 , 能少给宝宝吃糖 , 尽量少给吃 。
按世卫组织最新建议:
禁止食品生产商在 3 岁以下婴幼儿食品及饮料中添加游离糖 。
建议禁止添加的游离糖包括:
- 添加糖和其他甜味剂(包括所有糖浆、蜂蜜、果汁、浓缩果汁或甜味剂如糖精、安赛蜜、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甜叶菊)
- 果汁和浓缩果汁(除少量添加的柠檬或柠檬汁作为防腐剂)
但喜欢甜味是人的天性 , 禁是禁不了的 。 作为家长需要知道 , 过度食用糖会引起肥胖也会给牙齿带来不好影响 。
家长可以在日常饮食中 , 选择无糖或低糖食品 , 对小朋友节日里非常喜欢的糖果或饮料 , 需要限量 。 小年龄的宝宝还需要警惕硬的糖果卡喉 。 提前和小朋友建立规则 , 做好约定 。 并且重视口腔卫生 , 早晚认真刷牙 。
「DrG 科学育儿」原创重磅!2岁前 , 家长必须要知道这些事!//
攒肚还是便秘?
判断宝宝是攒肚还是便秘最直接的证据还是看大便的性状 , 如果排出的是正常的软便 , 则为攒肚;如果大便硬结、干燥、排出困难 , 则为便秘 。
母乳喂养期间 , 不论是一天几次大便 , 还是几天一次大便 , 都没太大问题 。
不需要过度关注大便次数和间隔 , 只要宝宝精神好 , 能吃 , 能睡 , 能玩 , 一切正常 , 每月生长结果在正常范围 , 就不必担忧大便本身 。
所以从这个大便角度来说 , 母乳妈妈占尽优势啦~
「DrG 科学育儿」原创重磅!2岁前 , 家长必须要知道这些事!//
宝宝厌奶怎么办?
所谓的厌奶主要是因为 , 宝宝长期吃同样性状、味道的奶 , 吃得烦了从而产生的厌倦心理 。
厌奶期一般发生在宝宝4~6个月阶段 , 也有部分“嘴巴刁”的宝宝3个月就出现厌奶的情况 。
厌奶期的宝宝主要表现为 , 一段时间内生理发育完全正常的情况下 , 出现的不明原因吃奶量减少或时多时少的现象 。
无论如何 , 宝宝厌奶都是有原因的 , 家长首先应该找到宝宝不爱吃奶的原因 , 然后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 而不是一味的强迫宝宝吃 。
要知道 , 家长的强迫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宝宝吃饭”的欲望 , 不是真正解决宝宝厌奶 , 而且还会给宝宝留下不美好的印象 , 加重厌奶 。
1. 喂奶环境
喂奶环境尽量安静不要被打扰 , 避免宝宝被外界干扰打断吃奶的兴趣 。
2. 多多陪玩
平时多陪玩 , 在宝宝的体力被消耗后 , 肚子饿了自然就需要吃奶 。
3. 延长间隔
延长宝宝两餐之间的喂奶间隔 , 3个小时不吃就4个小时 , 4个小时不行就5个小时 , 等宝宝饿了自然就会吃奶 。
4. 更换奶嘴
对于吃配方奶的宝宝 , 家长要定期检查奶嘴奶洞大小 , 流速是否适合宝宝 , 最佳的流速是1秒1滴 。 如奶嘴已不合适 , 要及时更换 。 奶具要全部拆开清洁干净 , 避免有死角清洗不到位而产生异味 。
5. 情绪稳定
喂奶前 , 尽量让宝宝保持平静 , 不要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和剧烈运动 。
6. 增加辅食
满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 , 可以让宝宝接触一些奶以外的食物 , 锻炼口腔适应性的同时又不会让厌奶的宝宝太饿 。
「DrG 科学育儿」原创重磅!2岁前 , 家长必须要知道这些事!//
要不要给6个月内宝宝喝水?
宝宝在吃辅食之前 , 通常都可以从母乳或配方奶中获得所需要的水分 。 美国儿科学会认为6个月以内的宝宝都无需额外补充水 。
婴儿在生病的时候可能需要更多一点的液体摄入 , 母乳喂养的宝宝生病时最佳的液体还是母乳 。 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在生病时 , 可以咨询医生 , 是否可以少量添加一点额外的水(温凉白开或纯净水) , (以不影响奶量为宜更不能替代喝奶) 。
「DrG 科学育儿」原创重磅!2岁前,家长必须要知道这些事!。
「DrG 科学育儿」原创重磅!2岁前 , 家长必须要知道这些事!//
如何确定宝宝发热?
虽然宝宝的体温受到环境、运动、哭闹等影响 , 会出现波动 。 但美国儿科学会表示 , 宝宝如果出现以下状况 , 就是发热了:
? 宝宝的腋温(腋窝)达到37.2℃或更高 。
? 宝宝的口温达到37.8℃或更高 。
? 宝宝的肛温、颞动脉或耳温温度达到38℃或更高 。
Tips
一般腋温的问题:
正常体温:36~37℃;
低热体温:37.3~38℃;
中热体温:38.1~39℃;
高热体温:39.1~41℃;
超高热体温:41℃以上 。
美国儿科学会早就不建议使用水银温度计了 。 水银温度计真的非常易碎 , 打碎后的玻璃不仅很容易扎伤宝宝 , 温度计里面的水银也就是汞 , 很容易挥发 , 汞泄露对环境和健康会造成一定危害 , 所以不推荐再用 。
「DrG 科学育儿」原创重磅!2岁前 , 家长必须要知道这些事!//
电子体温计
数字化电子体温计 , 可以测量出宝宝的口腔温度和直肠温度 。 电子体温计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体温计测量温度要更精准一些 , 家长使用时要注意仔细阅读说明书 , 按照操作测量 。
电子体温计由于其体积小、测量准确 , 价格便宜受到群众的喜爱 , 但相对其他体温计测量时间会稍长 , 宝宝可能会不配合 。
「DrG 科学育儿」原创重磅!2岁前 , 家长必须要知道这些事!//
耳温枪体温计
耳温枪体温计能感应到鼓膜发出的红外线 , 测量精准、时间短 , 宝宝不用长时间配合 , 但是价格比较贵 。
而且 , 耳温枪体温计仅适合6个月以上的宝宝使用 , 6个月以内的宝宝耳温(鼓膜)测量值是不准确的 。
「DrG 科学育儿」原创重磅!2岁前 , 家长必须要知道这些事!//
宝宝发烧不需要捂汗 , 但如果宝宝体温是在上升期 , 寒颤 , 手脚冰凉 , 给宝宝适当保暖 , 宝宝感觉不冷为宜 。 (注意:适度保暖不等于捂汗)等到宝宝感觉热了(高温持续期、体温下降期) , 一定要及时散热 , 减少衣被 。 一切以宝宝舒适为主 。 (不明白的家长可以看看视频 , 有详解)
「DrG 科学育儿」原创重磅!2岁前 , 家长必须要知道这些事!//
宝宝睡觉总摇头是怎么了?
家长不需要担心的情况:
环境不舒适;
还在潜睡周期
发育中的常见现象
家长需要注意的情况:
是否有痱子或湿疹对症处理
是否没有补过维生素D,赶紧补起啦
是否存在耳部感染
「DrG 科学育儿」原创重磅!2岁前 , 家长必须要知道这些事!//
什么时候要用抗生素?
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 使用抗生素无效 , 家长不要主动要求医生开抗生素 , 不要滥用 。
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 , 不要盲目拒绝 。 医生会开处方 , 需遵医嘱 。
判断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 , 是医生要做的事 。
有个很简单的判断方式看看哪些药是抗生素?
看药名 , 大家记住 10 个字就好:
XX西林、头孢XX、XX霉素、XX沙星、X硝唑
今天就先回答到这 , 如果阅读量好 , 说明大家喜欢这类内容 , 以后就会多出现集中答疑 。 如果觉得有用 , 一定要记得推荐给有困惑的家长们哦~!
愿意分享的 , 欢迎分享给有需要的人!
- 「靠谱育儿说」孩子睡觉不老实别以为是热的!3种表现说明是脾虚,家长别搞错了
- #靠谱育儿说#告诫:别再给孩子吃豆浆油条了!3类早餐易伤脾胃,家长别不在意
- 「母婴和育儿」原创宝宝鼻腔深处有鼻屎,尝试各种方法后,最后这样做成功了
- 「母婴和育儿」原创宝宝和大人睡?给宝宝睡婴儿床?到底哪个选择才是对的?
- [樱桃育儿经]雨水过后,这3样东西要“扔掉”,很容易让孩子积食不长个!
- 『育儿趣乐园』“黑名单”饮料成娃的最爱,3种饮料孩子经常喝,伤脾胃还不长个
- 每日说育儿知识■孩子免疫差,家长记好“不睡2觉,不吃2物”,强娃脾胃不生病
- 【育儿之百科全书】立春过后,又是“猛长期”,家长做好3件事,孩子蹿高一大截
- #育儿房间#原创儿童已成白血病高发群体:这些水果“隐患”,最好少给孩子吃
- [育儿房间]原创“妈妈,我蛋蛋疼”,本以为孩子只是磕到了,谁知差点出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