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钙、铁、锌有哪些表现?该不该补?怎么补?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孩子缺钙、铁、锌有哪些表现?该不该补?怎么补?
虽然小编自己觉得说了很多遍 , 但还是有家长疑惑:
孩子的钙铁锌真的不用补吗?
微量元素检测结果说缺钙铁锌怎么办?
孩子现在有XXXXX的问题 , 是不是缺钙/铁/锌?
好的好的~身为妈妈 , 家长们的焦虑和疑惑小编也能明白 , 所以 ,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道说道传说中的各种“微量元素”到底什么情况下要补 , 怎么判断等问题!
01
—
常说的微量元素包括哪些
你是不是想说“就是钙、铁、锌啊”?
小编要是给这个答案打了× , 你可千万别打我啊~~
事实上 , 还真不是这么简单 。
目前多数科学家认为 , 生命必需的元素共有28种 。
在这28种生命元素中 , 按体内含量的高低 , 可分为常量元素(或称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
---- 孩子缺钙、铁、锌有哪些表现?该不该补?怎么补? //---- http:// //
-
常量元素
指的是占体重0.01%以上的化学元素 。 如碳、氢、氧、氮、磷、硫、氯、钾、钠、钙、镁等 。 全部这类元素共占人体总重量的99.97% 。
---- 孩子缺钙、铁、锌有哪些表现?该不该补?怎么补? //---- http:// //
-
微量元素:
指的是占体重0.01%以下 , 且为人体所必需的一些化学元素 。 如铁、硅、锌、铜、碘、硒、锰等 。 全部微量元素只占人体总重量的约0.03% 。
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中是微量存在的 , 但它们作为酶的组成成分或辅助因子 , 参与各种生物代谢过程 , 影响着孩子的生长发育 , 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 。
另外 , 尽管钙属于常量元素 , 但由于我们常常听到的“微量元素检测”中 , 钙属于必不可少的项目 , 因此 , 小编在今天的文章中 , 也将钙暂且放在微量元素中 , 与铁、锌并列来说 。
---- 孩子缺钙、铁、锌有哪些表现?该不该补?怎么补? //---- http:// //
常见的微量元素检测报告模板
02
—
为什么说微量元素检测不靠谱
其实 , 从上文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定义就可以看出来了:
检测标本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体内含量
什么意思呢?让小编慢慢解释 。
1 怎么检测?
进行微量元素检测 , 首先需要“采集标本” , 常见的 , 有这么几种:
-
头发作为检测标本
这种方法取样方便 , 可以让孩子免受采血的疼痛 , 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
但头发受清洁程度、发质、个体生长发育程度和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影响 , 甚至残留的洗发液都会干扰检测结果 , 所以这种检测方式得出的结果临床价值非常有限 。
-
手指取血
问题是取血过程中 , 可能会有组织液或外界的同种元素混入 , 造成结果偏低或样本污染 , 也不是可靠的方式 。
-
通过静脉取血
这种检测方式 , 采血过程中干扰因素相对较少 , 能比较准确地反映血浆中各元素的含量 。
单从取样方式上来看 , 家长们在部分无良母婴店见到的所谓微量元素检测:
把带有电极的小夹子夹在宝宝小手或小脚上 , 通过仪器配套的电脑 , 很快显示出钙、铁、锌、硒等各种微量元素的数值 。
这种方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 完全是商家推销产品的道具 , 各位家长切莫上当!
---- 孩子缺钙、铁、锌有哪些表现?该不该补?怎么补? //---- http:// //
别被套路了!
2.静脉取血就能说明缺某种元素吗?
家长看到这里肯定有个疑惑:是不是静脉取血就能检测出孩子是不是缺铁、缺锌、缺钙了呢?
不能!
原因很简单:微量元素在人体内不是均匀分布的!
以钙为例:
钙是我们体内非常重要的一种常量元素 。
人体内的钙含量约1~1.25kg , 占体重1.5~2% 。
体内99%以上的钙 , 都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 , 是骨骼和牙齿的必需结构成分 。
剩余不足1%的钙 , 分布在血液、体液及全身各组织器官中 , 参与多种生理活动 。 如参与激素释放、促进血液凝固、调节心律等等 。
为了保证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基本恒定 , 我们人体进化出了一套应对机制:
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降低时 , 会迅速动员骨钙源源不断地进行补充;反之 , 若血钙浓度升高 , 机体会将其沉积于骨中储存起来或经肾脏排出体外 。
这一机制保证了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在不同年龄、性别的个体中无明显差异 , 始终保持着一个基本恒定的浓度 。
也就是说 , 通过抽血测得的钙 , 不能反映体内的钙总量 。
Ps:尽管微量元素检测不能评估是不是缺钙 , 但维生素D3的检测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除钙元素之外 , 人体内的铁元素主要分布于红细胞内;锌元素主要存在肌肉与骨骼中……
所以说 , 血液微量元素检测 , 测得的只是血浆内各元素水平 , 其结果不能反映体内微量元素整体状况 , 也不能作为体内微量元素缺乏的诊断依据 。
事实上 , 早在2013年 , 国家卫计委就已经下发通知 , 明确指出:微量元素检测不宜作为常规体检项目 。
---- 孩子缺钙、铁、锌有哪些表现?该不该补?怎么补? //---- http:// //
临床上诊断相应微量元素缺乏 , 需在儿科医生详细病史评估及体格检查的基础上 , 根据需要选择正确的检测方法和实验室指标进行检测 。
简单地翻译成“人话”就是:微量元素检测的结果单独说明不了问题 , 需要跟其他检查放在一起 , 然后由医生综合考量孩子目前的身体状况 , 才能最终给出孩子是不是缺乏某种元素的结果 。
03
—
钙、铁、锌到底补不补?
说了这么多 , 那么到底什么情况下 , 需要给孩子补钙、铁、锌呢?
我们一一来看一下:
1 钙
---- 孩子缺钙、铁、锌有哪些表现?该不该补?怎么补? //---- http:// //
不需要额外补!
但是一定得记得吃维生素D!
也就说 , 在“补钙”这件事上 , 重点需要考虑的是吸收率 。
-
缺钙的表现:
现在常提到的:腿不直、骨密度低、佝偻、不长牙、肋骨外翻、睡觉不踏实、长不高以及枕秃这些都不是缺钙的直接表现 。
家长们关注的“症状” , 多数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造成的 , 家长们所关注的“缺钙”问题实际上指的是佝偻病 , 其全称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而不是“缺钙性佝偻病” 。
维生素D可以促进骨骼对钙质的吸收 , 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D , 就会导致骨骼发育不良 , 从而患上佝偻病 。
综上:花冤枉钱买钙片 , 不如记得按时按量吃VD 。
2 铁
---- 孩子缺钙、铁、锌有哪些表现?该不该补?怎么补? //---- http:// //
缺铁 , 最早表现出来的就是贫血 。 此前 , 育学园医生也曾介绍过 , 患有长期缺铁性贫血或严重缺铁性贫血的宝宝 , 通常伴有:
- 皮肤发白 , 口唇粘膜、眼结膜也会变白
- 同时还会出现指甲薄脆的现象
- 往往还有食欲下降的情况 , 比如厌奶、不爱吃饭等
-
在情绪上则表现为易烦躁、对周围的事物兴趣下降、注意力易分散、记忆力变差等
但家长要注意的是:上述症状是长期缺铁性贫血 , 或严重的缺铁性贫血 , 才会表现出来的 , 一般轻中度的贫血是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的 。
如果宝宝确实属于严重的缺铁性贫血 , 那么需要及时遵医嘱进行治疗 。
不过 , 日常我们还是应该把重点放在预防上:食补 。
对健康的宝宝来说 , 铁的最好来源是富含铁且容易吸收的食物:
6个月以内的宝宝
- 如果是纯母乳喂养 , 足够的储备加上母乳中的铁能被宝宝很好地吸收 , 纯母乳喂养一般都能满足6个月内宝宝对铁的需求 。
-
如果是配方粉喂养 , 因为大多数配方粉中都含有铁 , 所以宝宝奶量充足的话 , 也能摄入足够的铁 。
6个月以上的宝宝
添加辅食后 , 我们要注重给宝宝选择富含铁的食物 , 比如强化铁婴儿米粉(非家庭自制米粉) 。
根据月龄和宝宝的接受情况 , 逐渐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红肉、青菜等) , 通过饮食满足宝宝对铁的需求 。
3 锌
---- 孩子缺钙、铁、锌有哪些表现?该不该补?怎么补? //---- http:// //
如果宝宝的生长发育都在正常范围内、进食正常、营养摄入均衡 , 就没有必要检测和额外补充锌 。
真正需要补锌的 , 只有这4类孩子:
- 严重腹泻 。 补锌 , 可以缩短腹泻病程并减轻症状 。
- 部分特定的早产儿 。
- 肠病性肢端皮炎(一种先天性的锌缺乏疾病)患儿 。
- 经过专业评估之后 , 确定缺锌的孩子 。
小编必须得提醒各位家长:即使孩子出现上述症状需要补锌 , 也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哦 。
另外 , 有研究显示 , 在缺乏锌的孩子中 , 动物性食物、谷类摄入不足 , 爱吃甜食等是最主要的原因 。
因此 , 孩子摄入足量的动物性食物(贝壳类海鲜、红肉、鸡蛋、牛奶等)、谷类主食等 , 基本无需对是否缺锌过于担心 。
小编说
自从有了娃 , 在“吃”上面可算是操碎了心 。
其实 , 不管是常量元素、微量元素、钙铁锌硒维生素……这些名词相信家长们都不甚在意 , 重点是孩子不缺就好!
其实 , 只要孩子吃的好、吃的均衡 , 啥元素不元素的 , 根本不是事儿!
当然了 , 维生素D是例外!
合作邮箱:marketing@drcuiyutao.com
- 「靠谱育儿说」孩子睡觉不老实别以为是热的!3种表现说明是脾虚,家长别搞错了
- #靠谱育儿说#告诫:别再给孩子吃豆浆油条了!3类早餐易伤脾胃,家长别不在意
- [樱桃育儿经]雨水过后,这3样东西要“扔掉”,很容易让孩子积食不长个!
- 『燕赵晚报』“他们都是生病的孩子,我会像照顾孩子那样去呵护他们!”
- 今日余庆@曝光!余庆的家长们请长点心吧,叮嘱你的孩子戴好口罩!
- 『育儿趣乐园』“黑名单”饮料成娃的最爱,3种饮料孩子经常喝,伤脾胃还不长个
- 每日说育儿知识■孩子免疫差,家长记好“不睡2觉,不吃2物”,强娃脾胃不生病
- 【育儿之百科全书】立春过后,又是“猛长期”,家长做好3件事,孩子蹿高一大截
- #育儿房间#原创儿童已成白血病高发群体:这些水果“隐患”,最好少给孩子吃
- [育儿房间]原创“妈妈,我蛋蛋疼”,本以为孩子只是磕到了,谁知差点出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