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珈乐
阳光明媚的午后,清风吹拂着嫩绿的杨柳,鸟儿的叫声歌唱着春天,喜欢如此美好灿烂的日子 , 读一本《绿山墙的安妮》,心中充盈着感动与温情,“?。?业南苍玫慕喟字??,我的闪光之湖”,“听,树儿在梦中说话,他们一定在做着美丽的梦” 。
安妮,一个多么有趣又可爱的女孩,她喜欢幻想 , 热爱生活 , 性格倔强而乐观 , 永远充满希望爱的教育出色的行为 , 难怪乎大文豪马克·吐温曾经激动地评价这本书 。
“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 。从没有人能把童年生活描写得如此甜美可爱 。”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 莫德· 蒙哥马利的成名作 , 带有鲜明童话色彩的故事一度掀起“安妮热潮” , 备受喜爱 。小说以作者童年故乡爱德华王子岛为背景 , 讲述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红发女孩安妮被岛上的兄妹马修和马瑞拉收养的成长故事 , 安妮以充满幻想而又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磨砺,以善良美好富有责任感的品质赢得了岛上所有居民的喜爱,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亲情、友情与爱情,同样也感染了世界上的无数读者 。
《绿上墙的安妮》拥有着典型童话故事的人物形象、场景描述与美好主题,与此同时融入了独有的理念与意蕴,在童话的外衣之下,展现的是关于爱的教育与自我成长的内核 。
童话故事:“灰姑娘”式童话的传承、重构与升华
布鲁诺·贝蒂海姆曾说: “童话以想象和象征的形式描写了成长和获得独立存在的基本步骤 。”
《绿山墙的安妮》中深深折射出蒙哥马利内心的“灰姑娘情结” , 在童年的苦难、善良的心地、贵人的相助、美好的爱情、幸福的结局层面 , 《绿山墙的安妮》无疑可以看做是带着灰姑娘式童话故事色彩的传承,但却在此之上加入全新的内核,从爱的教育与自我成长角度实现安妮童话的重构与升华 。
爱的教育: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与爱的能力,是一切教育的核心
①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 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阿德勒在其著作《儿童教育心理学》中将人格统一性放在首要位置,他认为“儿童做每件事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想要理解他所做的事就必须先了解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 。
“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这才是教育孩子的首要目的 。”
安妮刚刚来到绿上墙农舍的时候,面对一切都觉得无比美好,树木、河流、花朵都是如此充满幻想,她一路上喋喋不休的表达着自己内心的喜悦,马修并没有让她闭嘴 , 而是选择静静的倾听 。
好奇心与想象力是孩子的天性,了解孩子的想法爱的教育出色的行为,倾听她的内心,便是给予孩子的最大的认可,让孩子可以始终抱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
安妮在面对林德太太的那句“我想,她的脾气倒挺配她的头发 。”她生气的叫道“我恨你,你这个粗暴无礼的女人” , 因为自尊心受到伤害,她选择同样的方式予以回击,这是安妮自卑人格的体现,马瑞拉尽管不认可对安妮的态度,却并没有选择惩罚安妮也没有纵容她的过错,而是希望她主动去道歉,这既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她责任心的培养 。让孩子拥有是非观,学会主动承担责任,并用实际行动弥补损失与过错 。
因此在安妮每一次犯错后,她都会主动为自己的错误道歉,并发誓改掉自己的缺点,自然也赢得了别人的喜爱,慢慢转变了周边人的看法 。当听到别人叫她“安妮小姐”的时候,她无比满足,觉得“将她当做大人一样平等对待” 。
尊重孩子,必须首先把他们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和大人地位平等的人来看 , 同时也教会孩子懂得怎样去尊重别人 。如果你希望从别人处获得喜爱与尊重,那自己就要学会尊重别人 。
②引导孩子建立自然与社会情感,培养孩子爱的能力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在安妮的心中始终怀着对自然万物的热爱 , 成长中一直拥有自由的心灵,在绿山墙农舍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在她的眼中都是如此美好的存在,她热爱自然,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对万物充满了神奇丰富的想象力与深深的情感,这是自然教育的魅力,在自然教育中,大自然是唯一的老师,蕴含着无穷的智慧 。我们必须顺应孩子热衷探索的天性,让孩子自己去看、去听、去摸,才能充分激发孩子对周围世界的好奇、探索与想象 。
儿童拥有对社会情感的心理诉求,家庭、学校、朋友都是这种情感的外在呈现,当安妮从孤儿院走进绿山墙 , 开始深深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她在这里得到了马修与马瑞拉的爱与呵护 , 也带给了他们无尽的快乐与希望;安妮与戴安娜的友情是那样纯粹而无私,她们彼此信任而又全心付出,一起分享喜怒哀乐,一起成长、体验与学习;在学校老师与同学也给了安妮温暖与爱,老师的智慧与善良深深感染着安妮的内心 。
家、朋友、学校都让安妮感知着爱的美好,让她一步步从孤女成为一个被人喜爱的女孩,也培养了她爱的能力,在马修离开马瑞拉即将失明之时 , 安妮选择放弃进修学习而是陪伴在马瑞拉身边 , 担负起照顾马瑞拉的责任 。安妮由幼稚走向成熟,开始明白爱是彼此付出,爱是奉献也是责任 。
爱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本质,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与拥有爱的能力 , 才能够让孩子更好的实现自我成长,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与未来 。
自我成长:独立自由的精神追求,拥有智慧、爱与责任,实现自我成长
《绿山墙的安妮》中的叙述结构是在围绕着安妮的成长展开的,初进入绿山墙时的无知叛逆;在每次犯错后吸取教训,改掉缺点;进入学校学习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入女王专修学校,获得奖学金;马修离世,绿山墙破产面临考验与抉择;放弃大学选择照顾马瑞拉,承担责任;担任教师,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实现自我成长 。
这一系列的故事情节都在讲述安妮的自我成长之路,这里我想通过“萨提亚模式”来分析安妮的自我成长 。
萨提亚模式由美国首位家庭治疗专家维琴尼亚·萨提亚( Satir)女士所创建的理论体系,不只适用于心理治疗,对于探索自我成长也具有极大地价值 。萨提亚模式的核心是提高自我价值,让人回到生命的中心,做自己,看到自己的选择,并为自己负责 , 发现自己其实一直都拥有爱,并且有能力把这份爱分享出去 。
萨提亚模式是关于⑴“我自己”:内在和谐、做自己的主人;⑵“我”与“另一个人”:关系和睦;⑶“我”所处的人际系统(家庭或组织):社会和谐、家庭或组织成员之间和谐、协作、有凝聚力等的学问 。
①“我自己”的成长:安妮原本是一个身处逆境,对自己的长相感到自卑 , 她的许多想法和做法不被周围的人们所接受,由自卑而引发的幻想 , 是她对美好与爱的渴望;从错误中认识缺点 , 是对自我改变的接受;在学校中努力学习,是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理想与现实的抉择 , 是对爱与责任的承担;担任教师仍然坚持理想,是对精神自由与独立的自我完善,至此安妮完成了自我接受——自我改变——自我奋斗——自我选择——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一个成长过程,活成了她自己喜欢的模样 。
“真诚的工作、崇高的理想、志趣相投的友谊,这一切所带来的快乐都将属于她,任何东西也无法将她那与生俱来的幻想权利与梦幻的理想世界夺走 。”
②“我与另一个人”的成长:在安妮来到绿山墙之后,她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另一个人”,他们彼此也因为一起相处而获益良多 。马修与马瑞拉给予安妮家人的爱与温暖,也收获了安妮真诚的爱;戴安娜与安妮的友谊令我们称羡不已,因为友谊让他们更加快乐;安妮与吉尔伯特的关系从开始的相互对立到学习上互相竞争再到吉尔伯特将教师资格让给安妮以至于最后两人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己 , 因为彼此他们不断成长也不断展现出高尚的品格,获得成长 。
在与他人相处之中 , 我们要始终保有善意,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 帮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
③“我”在所处的人际系统的成长:安妮从一开始进入阿旺利之时,因为不守规矩被大家所不喜 , 也造成了很多错误,但她却一直努力去解决,向林德太太道歉,照顾巴里太太的小女儿,令大家对她放下成见,另眼相看 。最后安妮放弃了去雷德蒙德读大学的机会,为了照顾年迈的马瑞拉,决定在阿旺利当一名教师之后,她的这一举动感动阿旺利的每一个人,也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可和喜爱,也为曾经沉寂的阿旺利带去了更多欢乐与爱 。至此安妮实现了在自身所处的社会人际系统中的成长 。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处理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只有实现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才能够真正实现自我成长 。认识自己的价值,主动承担责任,学会爱己爱人 , 是我们应该始终坚守的信念 。
结语
《绿山墙的安妮》让我们读懂了爱的教育的价值与自我成长的意义 , 爱的教育并不是让孩子获得多大的成功,而是让她怀着自由与梦想成长 。
培养孩子勇敢、坚强、自信、乐观的品质,面对困难毫不畏缩 , 面对挫折努力解决,以温柔、关心、理解的态度去对待孩子 , 拥有智慧、爱与责任,正确处理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真正的自我成长 。
【《绿山墙的安妮》:童话外衣之下,是爱的教育与自我成长的内核】本文到此结束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 图恒宇出车祸不是偶然?《流浪地球2》导演郭帆透露是5000次车祸
- 《穹顶之下》讲述了什么剧情
- 爱的教育随时随地,两碗《荷包蛋》
- 《如果蜗牛有爱情》,别为它的书名所惑,了解变态心理罪犯的世界
- 好书·推荐|ChatGPT引起无数争议?
- 科幻成真!AI观看7万小时视频后学会玩《我的世界》
- 郁达夫《沉沦》|从个人性·苦闷发出的救国呐喊
- 用心理学知识解读《沉沦》,苦索的人生原来只差一份认同
- 情境思维:跳出认知的迷局,深度解析《盗梦空间》
- 《普罗米修斯》电影的剧情到底有哪些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