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学知识解读《沉沦》,苦索的人生原来只差一份认同

1919年 , 郁达夫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毕业(现名古屋大学)毕业 , 在去往东京的路上,他以自己四年读书经历写了这部短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沉沦》 。
如今在名古屋大学大丰田讲堂前,还有一块郁达夫文学碑,是学校用来纪念郁达夫和他的作品《沉沦》 。
这本书深受当时日本文学的影响,“自叙传”形式,大胆暴露的笔法,对“零余者”形象的描写,讲述了一个天生敏感,柔软的留日男学生,融入不了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在日本艰难孤独的求学生涯 。除此以外,困扰他的还有强烈的性冲动 。在各种煎熬和纠结中,他一步步走向绝望,最后投海自杀 。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上大学的时候 , 书中对人性私密情感的描写深深震撼了我 。同时也感受到在那个时代,身处异国的留学生所遭受的心理折磨 。
如今再读这本小说 , 我更能感受到主人公因自身性格特质导致的悲剧宿命 , 这样一个缺乏认同的人,最后难逃悲惨收场 。本人从“自我认同”、“社会认同”、“民族认同”三个方面解读这位可怜孤独的主人公,并提出这本小说对如今的我们有何现实意义 。
01 丧失的自我认同,无法解答下的踌躇,自卑是“他”的人生底色
《沉沦》中的主人公甚至都没有一个名字,全文的称呼只有一个“他” 。而将“他”换成“我”读起来也没有不适,所以在看起来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上,实际是一个人物的自白 。
用“他”来叙述,可能只是作者想要营造一种他者的视角,而与后面的暴露内容形成一定的审美距离 , 不让读者感觉厌恶 。
在这样的自白中,我们能明显感觉到主人公对自己怀疑和否定,也就是缺乏“自我认同” 。
【用心理学知识解读《沉沦》,苦索的人生原来只差一份认同】自我认同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首先提出来的一个心理学概念:你知道自己是谁 , 并且对所认知的自己,抱有一种持续的、稳定的认同感 。
“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 。”这是小说开头的第一句话,也是全篇人物感情的根基 , 这样的孤冷可怜情绪,一直笼罩着他 。
和长兄来日本求学后,他始终自卑自怜,痛苦万分 。看到身边同学在一边说笑,便觉得那是在嘲笑他;看书入迷,被自己想法逗笑时 , 却因为一个老头的注意而立马转向忧郁的样子,“好像他的笑容是怕被人看见一样”;看到日本女生不敢上去打招呼,过后又懊悔万分,对自己百般职责 。就好像是那个总坐在教室的角落里,独来独往 , 羞涩万分孩子,大家不了解他,却能感受到他深深的自卑感 。
美麦考尔在阐述“角色认同”这一概念时 , 曾说: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角色,寻找着自身的位置和追求的理想角色 。
显然《沉沦》里的“他”并没有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在日本的求学过程中他始终怀疑自己 , 找不到自身的位置和价值 。而这种状态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他自身的性格和生活教育经历中来 。
“他”曾说自己“天性敏感”,而敏感的人,最大的特点便是很看重周围人的看法,你可以对他说不要想那么多 , 然而对他们来说,想的多是本性使然,就好像吃进去东西会咀嚼一样 。
故而“他”总是通过周围人的反应去猜测大家对他的看法,加之他中国留学生的特殊身份,与班里的同学格格不入,也更加怀疑别人会轻视他,而实则是他始终没有认同自己 。
而且,他在出去求学之前一直呆在自己的小书斋中,以他敏感多情的性格,想必看的书,不是儒家经典 , 便是才子佳人的之作,中国文人向来柔弱多情,作品中也是感性情感的肆意外露,这也影响了他总是为自己可怜可悲 。
曾有人说心理分析批评 沉沦,幼年丧父,对男孩来说,会缺少男孩该有的刚强,做事缺乏担当,缺血性 , 对女孩而言,缺少来自父亲的安全感 。在我看来,两方面的不良影响,无论女孩还是男孩均都存在 。一个缺少父爱的孩子,在缺乏安全感的同时,面对生活也必然少了一份勇气和坚强 。
由此他便会怀疑自身的力量而陷入自卑的境地 。
这篇小说的自传性质是很明显的 , 文中的他“三岁丧父”而郁达夫也确实是三岁丧父,所以就像郁达夫说自己“一出生结构并不好而尚未完的悲剧”这般的自卑苦痛 , 小说中的他又何尝不是 。
虽然文中并没有讲述他丧父后的成长经历,但我们却还可以通过郁达夫本人窥出一二来,在父亲去世后,家境困窘,他由母亲和养姐艰难带大,所以女人带给他的温暖远比男人要多 。
文中的他大概也是如此 , 故而他才会那么渴望想要寻求一个女伴,离开母亲在外求学 , 其实他要的是一份渴望已久的如母亲般的女子的认同 。

用心理学知识解读《沉沦》,苦索的人生原来只差一份认同

文章插图
用心理学知识解读《沉沦》,苦索的人生原来只差一份认同

文章插图
所以在我看来,他对性欲的渴求 , 除了青春年少男子本能的身体萌动,更多的是想要在女子身上寻求认同 , 求之不得,最后幻化成了身体的欲望,他不得不自己来解决 。
然而 , 他书斋里的仁义礼智又时刻提醒他要克己节欲 。懊悔于自己的行为是多么得违反礼教,“他犯了罪之后,每深自痛悔 , 切齿地说下次不要再犯了,然而到了第二天的那个时候,种种幻想,又活泼泼地到他的跟前来 。”
就是在这样一边渴求认同,而一边又反复否定自己的过程中,他越发没有办法接受自己,越发厌恶自己 。
“他”在自我认同上的苦闷情绪,让我想到了路遥小说《人生》中高家林 , 他是农民的孩子,却有才华,有知识,向往城市文明和自由 , 然而他到了城市后,身上的农民气质却始终让他无法真正地融入城市人和城市生活 。他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无法获取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不知道自己是谁,应该是谁?
高家林和《沉沦》中的“他”一样 , 都是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闯荡,然而又都在自我认同上出现了问题 , 但是,他却不具有高家林身上目的性极强的特质,生命力蓬勃的气质,故而,在自我认同的路上,更显得可怜可悲 。
02 被边缘的“零余者”,没有接收他的家园,他还是那个孤独的自己
主人公的自我认同感的缺失,除了他自身的性格和经历问题 , 还来自于他没有得到社会认同 。当时中国国力弱小,中国留学生始终是日本学生群体中的异类,社会认同的丧失下 , 他是最孤独的孩子 。
社会认同:社会认同与群体相关,是某个群体在社会化和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形成的一致认同 。
作为留学生 , 首先要能融入到日本的学生群体中,这样他才能对自己的社会身份有所认同 。然而他却在教室里感到坐立难安 。
他在班里听不进去课 , 同时又总是觉得,自己国家的弱?。?萌毡狙??荚诔靶λ?。最后发出:
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富强起来,我不能再隐忍过去了 。
薄弱的社会认同,在当时中国国力弱这一客观因素下,也同样存在着他自身的主观因素在其中 。
郁达夫居所
未出国前 , 他曾在美国长老会捐钱创办的学校中学习,然而学校专制又压抑人性心理分析批评 沉沦,他因为热爱自由而选择了主动退学 , 这里足以见得他的理性主义精神 。
理想主义一方面是对自由美好事物的推崇,而另一方面又会显现出对社会现实的逃避 。《沉沦》中的“他”便是如此,对于留学生的艰难处境 , 他并没有选择在认清现实后刻苦学习,获得独立健康的人格,而是一味地抱怨现实,为自己可怜,最终只能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知所以地败下阵来 。
为了感受孤独,西方人就会上街去,但东方人就会进入到自然中去 。
——三木清
其实这里的“感受孤独”是一反语,应该是“消解孤独”才对 , 就像村上春树说的: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喜欢失望罢了 。中国人走向自然 , 是因为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下,认为自己可以和自然沟通,在现实社会中遭遇困顿时 , 这里就成了一个寄托情感的地方 。
《沉沦》中的”他“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中国文人形象,大自然是身处异国的他最忠诚的朋友 。但是与陶渊明“结庐在人境 , 而无车马喧 。”后又“采菊东篱下,有人见南山 。”中无畏与现实社会打交道 , 而是能在其中保持一颗纯粹的心灵不同 。
大自然对他来说,成了逃避的理由和借口,他在寄情于山水之后,将自己与现实生活对立 。彻底断开与“人”的联系 , 这不是“修身”,而是一种畸形的人生观 。在他主观上与社会为敌的同时,当然是感受不到社会认同的 。
沉沦中的“他”在的孤独境地,让我们不免想到《无声告白》中的莉迪亚的“爸爸”,作为一个中国男人,无论他多么优秀,最渴望的还是融入到美国白人中去 , 所以他娶了白人妻子,但也残酷地将自己的“融入”心愿灌输给孩子们 , 最终,孩子不堪重负 , 成了父母的牺牲品 。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