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妈妈一个动作,宝宝进急诊:这4个部位,再脏也不能洗得太干净!
本文原始标题是:妈妈一个动作 , 宝宝进急诊:这4个部位 , 再脏也不能洗得太干净!
干干净净 , 远离病菌 , 我们从小就知道这句话 , 这是因为很多疾病都是通过细菌和病毒来传播的 。 比如勤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等传染病最简单有效方法 。
[新生儿护理]妈妈一个动作,宝宝进急诊:这4个部位,再脏也不能洗得太干净!。不过 , 身体有些部位并不是洗得越勤 , 越干净越好 , 有时候妈妈们太爱干净了 , 过分清洁一些身体部位 , 有时还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
耳屎不是垃圾 , 当心弄伤耳膜
根据调查显示 , 美国平均每年有12000多名儿童因为棉签而被送进急诊 , 其中85%的孩子 , 都是在试着用棉签清理耳道的时候 , 受到了伤害 。
很多人不知道 , 耳屎其实不是什么脏东西 。 相反 , 它是耳朵的分泌物 , 能保护宝宝的耳朵 , 阻隔水、微生物、小虫子等进入耳朵内 。 一般情况下 , 如果耳屎太多了 , 耳朵会自己排出去 , 用不着我们操心 。
所以说 , 给宝宝掏耳朵实在没啥意义 , 还可能把本来要排出去的耳屎给挤了回去 。
另外 , 给小宝宝掏耳朵 , 非常 容易弄伤耳膜 , 宝宝耳道窄、皮肤免疫力脆弱 , 频繁给他掏耳屎 , 可能会 引起外耳道炎;如果掏耳时 , 你手抖或被人撞到了 , 还可能不慎用棉签或耳勺弄伤耳膜 , 导致不同程度听力下降 。
[新生儿护理]妈妈一个动作 , 宝宝进急诊:这4个部位 , 再脏也不能洗得太干净!//
万一耳朵真的被耳屎堵住了?
[新生儿护理]妈妈一个动作,宝宝进急诊:这4个部位,再脏也不能洗得太干净!。某些时候 , 会出现宝宝被耳屎堵住耳朵的情况 。 这时候不建议自己动手 , 最好寻求医生的帮助 。
通常医生有两种处理方法 , 一是采用专业的工具取出耳屎;二是用氧化氢溶液软化耳屎 。
[新生儿护理]妈妈一个动作 , 宝宝进急诊:这4个部位 , 再脏也不能洗得太干净!//
给宝宝清理鼻子?小心弄伤鼻粘膜
鼻涕不仅严重影响宝宝颜值 , 有时候还会让宝宝难以呼吸 。 碰到宝宝鼻塞不通时 , 有的家长情急之下 , 喜欢用小拇指去挑 , 但是这样做是错误的!
[新生儿护理]妈妈一个动作 , 宝宝进急诊:这4个部位 , 再脏也不能洗得太干净!//
经常给孩子清理鼻分泌物 , 会损伤鼻黏膜 , 致使分泌物更多 。 大人指甲上带有的细菌、病菌 , 也容易让宝宝的鼻腔受到感染 。 如果伸得比较深 , 还会影响鼻腔软骨发育 , 导致鼻孔变大 , 影响到将来的面容 。
所以尽量不要去挖宝宝的鼻孔 , 但如果宝宝鼻塞比较严重 , 你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让孩子侧躺着 , 使用盐水滴鼻剂冲上面的鼻孔 , 注意对着鼻腔冲 , 不要对着鼻中隔冲 , 一下把水挤干净就行了 , 之后擦干净鼻涕 , 再反过来侧躺 , 洗另一侧鼻孔 , 保证冲洗的鼻孔在上面 , 大家可以看看视频 , 就按照视频中的方法进行洗鼻 。
私处别洗得太干净 , 小心弄巧成拙
朋友的婆婆 , 给她家女宝洗澡时 , 总是用力搓搓搓 , 就连私处也搓得红红的 , 觉得这样才干净卫生 。
其实 , 宝宝的私处和我们不一样 , 没必要洗得太干净 , 也不适合用力搓 。 特别是一些妈妈会把女宝宝私处的白色分泌物当做“脏东西” , 刻意擦掉 。
其实 , 这些 白色分泌物并不脏 , 而且对粘膜有保护作用 , 每次洗澡都把它擦掉 , 可能会造成宝宝局部粘膜轻度损失 , 还可能让宝宝粘膜遭到来自肠道的细菌感染 。
正确的清洗方式在这里:
[新生儿护理]妈妈一个动作 , 宝宝进急诊:这4个部位 , 再脏也不能洗得太干净!//
男宝的护理比较简单 , 家有女宝宝的需要注意:
[新生儿护理]妈妈一个动作 , 宝宝进急诊:这4个部位 , 再脏也不能洗得太干净!//
[新生儿护理]妈妈一个动作 , 宝宝进急诊:这4个部位 , 再脏也不能洗得太干净!//
用力搓洗囟门 , 真的很危险
有妈妈发现2个月大的宝宝头上有黄色污垢 , 而且很难清洗 , 于是用力搓洗 , 结果导致宝宝脑部感染 。
其实这位妈妈搓洗的是宝宝的囟门 , 是宝宝脆弱头颅的两个开口 , 用力气搓这些开口或是用硬物触碰它 , 肯定非常容易导致脑部感染!
囟门不是洗不得 , 而是看怎么洗 。
你说洗囟门这么危险 , 要不平时就别碰了吧?不 , 千万别这么做!
如果如果囟门缺乏护理和清洗 , 导致污垢堆积 , 就会硬生生憋出一个脂溢型湿疹(俗称奶癣) , 并且那些病原菌通过囟门跑入宝宝的脑袋 , 容易引起宝宝头皮感染 , 还能引起脑膜炎!
正确的清洗方式应该是:
- 「松达天然母婴护肤」新生儿睡觉为啥老是一惊一乍,哼哼唧唧……打呼噜?宝妈必知
- 【小思妈妈营养餐】脆到开口跪,真鱼真虾,宝宝吃多少都放心!
- [育儿房间]原创“妈妈,我蛋蛋疼”,本以为孩子只是磕到了,谁知差点出了大事
- 儿科医生鲍秀兰:90后男医生抱早产儿做袋鼠护理,大气都不敢出引网友夸赞:好暖啊
- 智灵通妈妈课堂:【专家解析】非常时期,如何帮助孩子做好防护?
- 贴心妈妈■宝宝什么时候用枕头最好?儿科医生:牢记这个时间,有助孩子发育
- 趣儿养母:原创新手妈妈面对宝宝哭常常束手无措,首先如何分辨宝宝的哭声很重要
- 「莹莹育儿」新生儿的视力范围是多少?
- [糖果妈妈]原创妈妈给宝宝洗澡像做SAP,爸爸帮忙把娃当玩具,如何洗澡才安全?
- 妖精妈妈育儿经:原创让孩子长高的食物都在这| 营养高于遗传| 再贵也要给孩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