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里3个妈妈,给我的警示

最近我在追《小欢喜》 , 里面的3个妈妈很典型 ,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 。


《小欢喜》里3个妈妈,给我的警示

----《小欢喜》里3个妈妈 , 给我的警示//---- http:// //

在这里 , 我们首先要理解每一个角色 , 都有因经历和性格原因所导致的局限性 。

有句话说的很对:你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 你没有资格评判我 。


《小欢喜》里3个妈妈,给我的警示

----《小欢喜》里3个妈妈 , 给我的警示//---- http:// //

虽然大家都说陶虹饰演的英子妈妈与孩子相处的方式不好 , 但她也有她的苦衷和难处 。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英子在亲子关系中的窒息和压抑 。

曾经我们都想要一个杨杨那样的妈妈 , 然而自己当妈后 , 我们却都不自觉地成为了方一凡的妈妈 , 甚至一不留神成了英子妈妈 。

在看这部剧的时候 , 我时不时会想到 , 温尼科特在《父母-婴儿关系的理论》中所提到的“足够好的妈妈”(good-enough mother) 。

“足够好的妈妈”指的是母亲在开始的时候几乎完全适应她的婴儿的需要 ,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 她逐渐地适应得越来越少 , 并根据婴儿逐渐增长的能力来应对她的失败 。

曾奇峰曾解释这句话说:

一个妈妈越能够面对和接纳她逐步被抛弃、失败的命运 , 就越能做一个好妈妈 。

这句话我深有体会 。

之前出差的时候 , 涵涵总是会经常打电话 , 哭着说:”妈妈 , 你回来 , 我想你 。 “

可是从去年开始电话就少了 , 今年压根儿人家忙的没时间给我打 。

失落吗?一开始会有 。 后面肯定也会有时有 。

但更多的是开心 , 证明她慢慢地内心开始独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