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其所有爱孩子,最终却让他得了病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倾其所有爱孩子 , 最终却让他得了病
大多数新生宝宝在吃完奶后都会出现吐奶的现象 , 这让初为父母的准爸妈真是如坐针毡 , 是不是宝宝的肠胃出了问题?会不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呢?难道是乳汁有疾病了……?其实 , 只要宝宝精神状态良好 , 身高体重都在增长范围内 , 没有其他特殊的异常情况 , 一般新爸妈是不用太过于担心的 。
新生宝宝吐奶的常见表现
一般新生宝宝吐奶常常发生在饱餐之后:
● 乳汁顺着宝宝的嘴角流出;
● 乳汁随着打嗝喷出;
● 在宝宝情绪比较兴奋 , 或动作幅度大的情况下 , 很多乳汁瞬间从口腔和鼻腔喷射而出 , 呈喷射状吐奶 。
最后一种情况发生时 , 往往令新爸妈感到害怕 , 但是 , 从生理结构来看 , 鼻子和口腔本来就是相通的 , 因此 , 从鼻子里喷出奶液或者奶块也是属于正常现象 。
但需要提醒的是 , 如果宝宝只是偶尔发生 , 并且生长发育正常、精神好、食欲佳、在吐奶时没有不舒服的表现 , 新爸妈只要注意观察 , 加强看护就可以了 。
学会鉴别病理性吐奶 , 千万别误了大事
如果宝宝吐奶频繁 , 吐奶量多 , 就可能是由于身体不适造成的吐奶 , 而不是简单的生理反应 , 通常造成吐奶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感冒和炎症的刺激
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 会对宝宝的咽部产生刺激引起呕吐 , 呕吐严重的话 , 也可能会发生脱水 。
肥厚性幽门狭窄
胃通向肠道的出口叫做幽门 , 如果幽门附近肌肉肥厚或者收缩异常就会导致通道变得狭窄 , 奶水就会卡在幽门前下不去 , 从而引起吐奶 。
先天性的幽门狭窄需要通过手术解决 , 手术很简单 , 伤口也很小 , 妈妈不用太过担心 。
如果是由于这些疾病所引起的吐奶 , 新爸妈就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看医生 , 以免延误病情 。
预防吐奶四步走
1、拍嗝拍嗝拍嗝;
2、喂奶时最好避免宝宝仰卧位 , 最好让他身体呈45度角;
3、喂奶时不要太急太快 , 若奶水太冲的话 , 可以适当按压乳晕 , 让乳汁流出速度减慢;
4、在喂奶时和喂奶后 , 不要频繁的变换宝宝的体位 。
吐奶之后的家庭护理小技巧
一般情况下的吐奶
如果只是轻微的吐奶 , 新妈妈们大可不必担心 , 这对于小宝宝来说是正常的现象 , 只需要及时把吐出的奶液用干净的纱布擦去即可 。 通常宝宝会自己调节呼吸及吞咽的动作 , 少量的吐奶对宝宝来说 , 没有呛入气管的危险 。
大量吐奶时
如果宝宝大量且频繁地吐奶 , 可能会引起窒息 , 需要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护理 , 并随时观察宝宝的呼吸状况和脸色有没有变化 。
1、侧向一边:发生大量呕吐的话 , 要警惕宝宝被奶水堵塞气管 , 引起窒息 , 应迅速将宝宝的脸侧向一边 , 让奶水从一侧口角流出 。
2、清理口腔:用纱布或手帕卷在手指上 , 伸入到口腔内将奶水清理出来 , 以保持呼吸道顺畅 。 还要仔细观察鼻孔中是否也呛入了奶水 , 如果有的话应用棉棒清理干净 。
3、拍打背部:如果宝宝出现了呼吸不畅或者脸色突变 , 可能是奶水已经呛入到气管中 , 可以把宝宝反过来 , 让他趴在大人的大腿上 , 用力拍打背部 , 让宝宝把异物咳出来 。
- 「靠谱育儿说」孩子睡觉不老实别以为是热的!3种表现说明是脾虚,家长别搞错了
- #靠谱育儿说#告诫:别再给孩子吃豆浆油条了!3类早餐易伤脾胃,家长别不在意
- [樱桃育儿经]雨水过后,这3样东西要“扔掉”,很容易让孩子积食不长个!
- 『燕赵晚报』“他们都是生病的孩子,我会像照顾孩子那样去呵护他们!”
- 今日余庆@曝光!余庆的家长们请长点心吧,叮嘱你的孩子戴好口罩!
- 『育儿趣乐园』“黑名单”饮料成娃的最爱,3种饮料孩子经常喝,伤脾胃还不长个
- 每日说育儿知识■孩子免疫差,家长记好“不睡2觉,不吃2物”,强娃脾胃不生病
- 【育儿之百科全书】立春过后,又是“猛长期”,家长做好3件事,孩子蹿高一大截
- #育儿房间#原创儿童已成白血病高发群体:这些水果“隐患”,最好少给孩子吃
- [育儿房间]原创“妈妈,我蛋蛋疼”,本以为孩子只是磕到了,谁知差点出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