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父母要通过早期的学习奠定孩子一生的健康基础?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为什么父母要通过早期的学习奠定孩子一生的健康基础?
---- 为什么父母要通过早期的学习奠定孩子一生的健康基础? //---- http:// //
文 育己讲堂 · 排版 育己小姐夫
---- 为什么父母要通过早期的学习奠定孩子一生的健康基础? //---- http:// //
0-3岁对一个孩子来说如此重要 , 为什么父母要通过早期的学习奠定孩子一生的健康基础?
去年我们社群中一位妈妈的分享
感谢郑老师的分享 。 我是在怀孕的时候加入的这个学习群 , 现在回想一下 , 真的非常庆幸自己当时做的决定 。
在入群学习之前 , 作为一个孕妈妈 , 总是会翻阅各种微博小红书 , 记下各种孕期必备 , 待产包 , 母婴618清单 , 双十一必买母婴用品 。
各种育儿知识 , 也还停留在上一辈人的闲谈中 , 觉得月子里 , 有月嫂就万事足 。
随着群里的各种课堂的开展 , 还有母乳指导顶顶小可爱的科普 , 我才发现 , 原来我所知道的育儿知识 , 有多少坑 。
第一点 , 和买买买有关 。 在购物车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待产用品之后 , 我把目光转向了奶粉 。 在我当时的认知里 , 生孩子之前要备上两罐婴儿奶粉以备不时之需 。 但是市面上的奶粉种类太多啦 , 眼花缭乱之余 , 根本不知道应该选哪一种 。
很幸运的是 , 这个时候我学习了母乳喂养的课程 , 了解到孕期 , 我们的乳房就已经开始为宝宝的口粮做准备 , 只有乳腺发育不良(极少) , 重度营养不良以上的产妇才会产不出乳汁 。
在我25周左右 , 我还自己试着按照标准手挤奶的方法 , 挤了一挤 , 没想到被我挤出了一点点透明的液体 , 就是初乳 。
我还学习到 , 宝宝刚出生时 , 胃容量是那么的小 , 这样一滴滴的初乳 , 可能十几滴就能让他吃个饱了 。
慢慢地我放下了寻找奶粉的念头 , 专心学习母乳喂养知识 , 而且被“未来宝宝能够自己爬到妈妈身上拱着要吃奶”这个想法迷得七荤八素 , 坚决拒绝了要给我准备初生奶粉的各种好意 。
生下宝宝之后 , 坚持喂奶 , 记录体重 , 给便便拍照 , 数尿片数量 。 成功躲开了“宝宝吃不吃得饱”“宝宝怎么又要吃了”“宝宝看起来好瘦”等攻击 。
郑寰对于母乳喂养对孩子重要性的解说
一、人类的孩子都是早产儿
对于人类的孩子来说 , 虽然我们将40周出生的婴儿称为足月儿 , 但其实他们仍然是早产的 。
就像袋鼠宝宝在8周左右就从子宫里爬到了妈妈的育儿袋里 , 仍需要在袋子里吃奶38周才能离开妈妈的育儿袋 , 而出来以后还得吃奶4个月 。
人类的孩子在妈妈的子宫里本来应该待21个月或者更长时间 。 但是由于长期的演化过程 , 如今人类的脑容量不断增加 , 脑体积变大 , 同时直立行走使得妈妈的骨盆变窄 。 所以 , 我们不得不提早十多个月把孩子生出来 。
那么 , 我们该怎么做 , 才能保持孩子在宫外仍然像宫内一样呢?
就是至少一年的哺乳期 , 我们称之为“第四孕期” 。
在第四孕期里 , 乳汁里富含来自妈妈的白细胞、抗体、生长因子等 , 让孩子在宫外的生长阶段 , 仍然可以从母体获得营养和保护 。
我们成人的肠道 , 肠道的小肠绒毛细胞和细胞之间 , 是有致密链接的 。
但是 , 新生儿的肠道 , 细胞和细胞之间则没有形成致密链接 , 很容易被有毒有害过敏物质入侵 。
---- 为什么父母要通过早期的学习奠定孩子一生的健康基础? //---- http:// //
如果我们把新生儿的肠道比作墙面 , 那么细胞就是砌墙用的砖块 , 而细胞和细胞之间的致密链接就是砖块和砖块之间的水泥 , 如果一堵墙上砖块和砖块之间的水泥被我“挖”掉了 , 那么当倾盆大雨时 , 墙外的雨水、飞尘之类的东西肯定会从这个镂空的地方进入房间 。
---- 为什么父母要通过早期的学习奠定孩子一生的健康基础? //---- http:// //
而配方奶中未消化的酪蛋白 , 会延迟婴儿肠道细胞和细胞之间致密链接的形成 , 使得他们更长时间地暴露在外来的过敏原、细菌和有毒物质之中 , 导致比如感染性腹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疾病发生率的增加 。
与之相反的是 , 母乳中却有许多生长因子 , 它们会作用于小肠 , 帮助小肠黏膜的吸收和屏障功能的发育 。
而母乳对于肠道屏障的保护 , 不仅仅限于这道由细胞和致密链接构成的屏障 , 还有在细胞表面的一层“百毒难侵的保护漆”——粘液层 。
这层粘液层 , 包括粘液蛋白、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肠道菌群 , 有它的存在 , 无论是致病菌还是共生菌都难以穿透 , 这就对婴儿的小肠起到了保护作用 。 其中sIgA是粘液层重要的组成成分 , 它可以在粘液层中游动 , 和病原体结合 , 并且刺激粘液分泌 , 排出病原体 。
1995年 , 在《儿科胃肠病学与营养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献 , 阐述在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的情况下 , 肠道通透性的区别 。
如果肠道通透性越高 , 那么病原体就更容易渗透 。 研究发现奶粉喂养的孩子 , 肠道的通透性更高 , 更易促进病原体和过敏物质的渗透 。 而母乳喂养的新生儿 , 肠道的发育更加完善 。
哺乳期 , 是延伸到宫外的子宫营养阶段 。 人类的孩子在生命的早期肺部、肠道等身体的很多部分都发育不完善 , 即使出生了 , 也需要依靠母体提供营养 。
母乳中的抗体和白细胞 , 可以帮助孩子杀灭病原体;母乳中生长因子 , 可以帮助孩子的视力、肠道的发育 。
而配方奶中缺乏了几百种母乳所拥有的营养物质 , 如果中断母乳喂养 , 则会使孩子失去相应的保和以及在母体营养保护下发育的机会 。
二、新生儿黄疸是病吗?
很多妈妈会说 , “在学习之前 , 我一直以为 , 宝宝黄疸是一种病 , 是需要吃药才能退黄的 , 上完了黄疸的课程我才知道 , 原来黄疸 , 是一种现象 , 它不是一种疾病 。 ”
是的 , 对于新生儿来说 , 大部分宝宝都会在出生后发生黄疸 , 但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宝宝会出现病理性黄疸 , 而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生理性黄疸 , 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
宝宝在子宫里因为处于相对缺氧的环境 , 所以需要更多的红细胞 , 而当他们离开子宫后 , 这些多余的红细胞就会被废弃 , 需要被代谢掉 , 破裂的红细胞里的胆红素变成了胆红素染黄了宝宝的皮肤和黏膜 , 最终再通过肠道和泌尿道——大小便——排泄到体外 。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发现宝宝出生后胎便会从黑色变成绿色 , 再慢慢变成黄色 。
因此 , 我们真正需要帮助宝宝做的应该是多吃奶、多排泄 。
而退黄神药“茵栀黄”的机制其实就是通过刺激肠道 , 让宝宝增加排便次数以加快代谢 , 但这一过程中会增加腹泻、皮疹及过敏的风险 。
全球目前每年有几百万的儿童死于腹泻 , 腹泻导致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对于新生儿来说尤其危险 。 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
所以 , 当孩子出现黄疸时 , 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静 , 配合医生观察黄疸指数 , 如果不是病理性黄疸 , 希望妈妈们可以避开中药、中成药这个坑 。
如果是病理性黄疸 , 则根据医嘱进行蓝光治疗 。 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 , 保证宝宝大量、不限制地吸吮妈妈的初乳 , 才能拉得多 , 退得快 。
三、中药真的没有副作用吗?
很多人都想当然地认为 , 既然中药是纯天然的 , 那么肯定副作用比西药小 。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 为什么父母要通过早期的学习奠定孩子一生的健康基础? //---- http:// //
但如果你曾经仔细观察过中药、中成药的说明书 , 就会发现在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一栏 , 多半写着“尚不明确”四个字 。
---- 为什么父母要通过早期的学习奠定孩子一生的健康基础? //---- http:// //
对于一个药物 , 从研发到上市 , 通常需要经过大量的科研和临床试验 , 并在投入使用后接受长期持续的监管和研究 。 这个过程可以有效地确认这个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 , 知道它有没有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但是很多中药、中成药缺少这一步骤 , 这也就导致了“尚不明确”的发生 , 我们根本不知道它是否有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不知道 , 就可以当作没有吗?显然不可以!
---- 为什么父母要通过早期的学习奠定孩子一生的健康基础? //---- http:// //
对于孩子来说 , 他们的身体发育尚不完善 , 相对成年人来说 , 机体的清除能力较弱 , 即使他是40周足月出生 , 相对母体来说也只能清除50%的药物成分 , 如果它是早产儿、新生儿或者肝肾功能有损的患病儿 , 那么这个清除能力会更差 。
这些我们不知道究竟是什么 , 也没有被验证过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副作用的成分 , 就这样进入到宝宝体内 , 无法被有效代谢和清除 , 你真的还能安心吗?
所以我们建议 , 新生儿婴儿的用药需要严格遵照医嘱执行 , 而且只用有严格验证的儿科用药 。 比如退烧用的泰诺林 。
四、“育儿神器”益生菌真的有用吗?
我们社群里有一位妈妈刚生完宝宝 , 月嫂就告诉她 , “记得让医生开一点妈咪爱 , 以后用得上 。 ” 这位妈妈曾经在育己社区里学习了很长时间 , 她问月嫂 , “为什么要开?” 月嫂显然被问懵了 , 似乎她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 她服务的妈妈们也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益生菌 , 常常被冠以“育儿神器”的名号 , 出现在很多阅读量很大的待产包分享里 。 也的确有不少妈妈抱着 , “吃了就算没用 , 也没什么关系”的心态来看待它 。
但实际上 , 益生菌 , 还真不是这么“人畜无害” 。
在人体内住着很多的细菌 , 他们有的是好细菌 , 帮助人类抵御疾病 , 有的则是坏细菌 , 可以使人类生病 。 而益生菌顾名思义 , 就是那些好细菌 。
而对于新生宝宝初生的无菌小肠道来说 , 第一口“益生菌”最好的来源应该是妈妈的乳房和乳汁 , 它从孕期开始 , 就在聚集真正的“妈咪爱益生菌” 。
母乳喂养被称为“有菌喂养” , 一个宝宝 , 每天如果喝800ML来自妈妈的乳汁 , 就可以得到10万到1000万的细菌量 。 (Fernandezet.al.)
有研究发现 , 母乳喂养的宝宝肠道里的细菌组成和妈妈乳汁里的细菌组成是很相近的 。 这些母乳中的细菌可以使婴儿感染的几率降低 , 或者即使感染 , 也比较不严重 。
妈妈通过乳汁将乳酸菌(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等菌群传递给孩子 , 可以使宝宝的胃肠道感染几率降低约46%、上呼吸道感染几率降低约27%、总感染几率降低约30% , 并且可以降低将来肥胖、糖尿病等的发生率 。
换言之 , 如果不进行母乳喂养的话 , 孩子不仅因为无法得到来自妈妈的这些有益菌群 , 有可能导致更高的胃肠道、上呼吸道感染 , 更有可能增加将来发生肥胖 , 糖尿病的几率 。
可是 , 却有人偷换概念 , 把“来自妈妈的有益菌群”的概念 , 偷换成了“包治百病的益生菌产品” 。 (见下图)
---- 为什么父母要通过早期的学习奠定孩子一生的健康基础? //---- http:// //
---- 为什么父母要通过早期的学习奠定孩子一生的健康基础? //---- http:// //
---- 为什么父母要通过早期的学习奠定孩子一生的健康基础? //---- http:// //
---- 为什么父母要通过早期的学习奠定孩子一生的健康基础? //---- http:// //
---- 为什么父母要通过早期的学习奠定孩子一生的健康基础? //---- http:// //
2018~2019 年 , 几乎是益生菌各类研究的“突破之年” 。
几篇发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Cell》《柳叶刀》的研究都取得了新进展 。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 , 那就是——
益生菌只对特定人群的特定状况有效 , 它不是什么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
NEJM 在针对益生菌是否有效的问题上 , 刊登了一篇重磅研究 。 这项研究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案 , 纳入了971名参与者 , 发现在患急性肠炎的学龄前儿童当中 , 益生菌疗法(鼠李糖乳杆菌GG)与安慰剂疗法(Placebo)没有区别 。
公众号【热心肠先生 】在《益生菌不是灵丹妙药和空头支票 , 更不是骗局!》中指出:
①我们反对“益生菌万能论”和“益生菌无用论”两种极端观点 , 我们反对认为益生菌行业是骗局 , 对特定益生菌、整个益生菌行业的评价应以全面而非片面甚至单一的科学事实和证据为依据;
②我们反对别有用心的商家和媒体炒作益生菌 , 并将益生菌神话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 大部分疾病和症状或不能靠吃益生菌来改善和治愈;
③我们反对将肠道菌群的强大功能演绎成益生菌产品的功能 , 我们反对并会明确揭露这样偷换概念、伤害益生菌行业健康发展的害群之马;
④我们反对向健康的婴幼儿以及免疫受损、老年或危重个体等人群推荐益生菌 , 除非有足够证据支持益生菌带来的益处大于其安全性风险;
⑤我们反对忽视和隐瞒益生菌的潜在安全性风险 , 在基础和转化研究中应时刻积累更多安全性证据;
⑥我们反对媒体不准确、过度解读益生菌相关研究 , 特别是对单一研究的解读 , 应结合对历史文献进行充分调研和评估再做结论 。
宣传益生菌包治百病功能的人 , 到底是恶毒 , 还是无知呢?
我想 , 还是以无知居多 , 但是 , 作为父母的我们要为了孩子而擦亮双眼 。
---- 为什么父母要通过早期的学习奠定孩子一生的健康基础? //---- http:// //
好久没下雨了 , 植物的叶子卷了起来 , 这个动作 , 是为了让自己保留更多的水分 。 有三位园丁经过了花园 。
第一位看到了 , 就给植物浇了水; 第二位看到了 , 没管; 第三位 , 看到了 , 把叶子一片一片的掰开来 。 最后 , 第一个植物因为有了水活了 , 第二个植物因为等来了雨活了 , 第三个植物却因为园丁把叶子强行打开 , 失水过多 , 死了 。对于人类来说 , 即使是40周出生的足月孩子 , 仍然是“早产”的 , 有很多身体的很多技能和发育都需要不断完善 , 他们需要来自母乳的呵护 , 也经不起中药、中成药和益生菌的破坏 。
作为父母的我们 , 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园丁呢?是第一种 , 第二种还是第三种?
期待来自你的思考和回答 。
---- 为什么父母要通过早期的学习奠定孩子一生的健康基础? //---- http:// //
- 佳林母婴大世界■宝宝为什么晚上睡不稳觉?
- #书里缘#原创父母的洁癖会破坏孩子的免疫力,你信吗?
- 930老友记@泪目!广西11岁女孩脑死亡,父母做出伟大决定:让她以另一种方式重生【930新闻眼】
- 「糖果妈妈」原创为什么说春季是孩子的“猛长期”?做好三件事,让娃多长10公分
- 育儿趣乐园@孩子体质差易生病,医生:最伤脾胃的“3件事”,很多父母天天做
- 「产前产后护理」为什么要让宝宝多俯趴?
- #儿科医生雨滴#原创鼻屎多影响呼吸,别愁!新手父母用这4招帮宝宝清理
- 开心说育儿@孩子睡觉错过这个好时间,日后难长高,尤其在发育期,父母别大意
- 「挚爱宝宝一生」妈妈:我为什么是个矮子?儿童缺锌影响大,吃这些食物可以补锌
- 母婴参考■矮个父母要想生出高个宝宝,孕期做好两件事,娃出生后“猛涨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