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夏季蚊虫细菌多,家长要留意,娃身上的“蚊子块”别随便扣

文|陈青青说育儿(专注优质原创文章 , 拥有本文章版权 , 欢迎转发分享)

夏季带孩子外出 , 总是免不了一场“人蚊大战” , 被蚊虫叮咬是很难避免的一件事情 , 孩子的皮肤特别细嫩 , 被叮咬时也没有大人的意志力能阻止自己抓痒的行为 , 总是会不断挠发痒的地方 , 不但容易将伤口给挠肿了 , 而且会造成其他的细菌感染 。

“妈妈 , 为什么被蚊子咬到会肿一个小包啊?好痒啊 。 ”这次带孩子出来公园散步 , 没多久孩子的身上就多了两三个小包块 , “因为蚊子觉得你细皮嫩肉的很好吃似的 , 就偷吃了几口 , 所以出门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做好防护措施 , 免得蚊子来偷吃你的肉肉哦!你看你今天就是急着出门 , 都还没来得及喷防蚊液 。 ”我也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解释被蚊虫叮咬过后产生的反应 , 只能把一些预防蚊虫的办法交给孩子 。

“不只人类在演化进步 , 连蚊子和病菌也都在演化” , 被蚊虫咬过的小肿块 , 背后的原因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上许多 。 蚊子是靠着“吸血”才能存活下去的 , 如果在吸血的时候吸得太慢会被人打死 , 所以吸血的时间越短越好 , 于是在蚊子的口水内就有许多种会使人类血管扩张的物质 , 可以让人类的血管变粗 , 好加以吸血 。

当蚊子吸饱飞走后 , 这些物质还是留在了人体体内 , 导致了皮肤上的发炎反应 , 严重的还会导致其他过敏反应的产生 , 那些形成的小种包 , 是体内血管充血而导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