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鲜花敬挽、哨声嘹亮 对话李文亮父母:学医是他的志愿,他喜欢这个
本文原始标题是:鲜花敬挽、哨声嘹亮 对话李文亮父母:学医是他的志愿 , 他喜欢这个
每经采访人员:岳琦 丁舟洋 滑昂 鄢银婵 每经编辑:宋红 温梦华
2月7日0—24时 ,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 新增确诊病例3399例(湖北2841例) 。
截至2月7日24时 ,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 , 现有确诊病例31774例(其中重症病例6101例) , 累计治愈出院2050例 , 累计死亡722例 , 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4546例(黑龙江省核减14例) , 现有疑似病例27657例 。
【每日经济新闻】鲜花敬挽、哨声嘹亮 对话李文亮父母:学医是他的志愿 , 他喜欢这个//
“我从今开始守望 , 至死方休 。 ——羞愧者们敬挽”
2月7日下午 , 李文亮医生的工作单位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 , 一束黄白菊花搭配粉色康乃馨的花束上 , 放着一张卡片 , 上面这样写到 。 在临时关闭的门诊大门前 , 三十多束鲜花堆集在一起 。
从夕阳西斜到夜幕降临 , 在这个自发而临时的祭奠场所 , 不断有哀悼者前来致敬 , 有穿着防护服从岗位上临时下来的医疗人员 , 更多的是普通民众 。 “我今天一天就送了16束 , 明天还有 。 ”跑腿小哥将来自全国各地订单的花束送到这里 。
傍晚时分 , 苍凉的哨声在医院门前响起 。 两位云豹救援队队员齐声吹响挂在胸前的哨子 , 然后将哨子挂在花束上方 , 献给了李医生 , “因为他是吹哨人 。 ”
“我现在就后悔 , 我该把手机给医生 , 让他们给我拍几张他的照片 。 ”在武昌一个寂静的小区内 , 李文亮的母亲坐在沙发上静静地说 。 电视机里播放着综艺节目 , 李文亮儿子的玩具车摆在客厅里 , 但这个家庭已经回不到原来的轨迹 。 2月7日凌晨 , 李文亮医生经过漫长的抢救最终倒下 。
2月7日晚上9点多 ,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来到李文亮父母的居所 , 当面表达了哀思 , 他们将采访人员迎进门 , 不用太多的问题 , 老两口第一次向外界细数这个儿子的倔强和成长 。 从彻夜的抢救到家庭的点滴 , 两位老人回忆起来都显得异常坚韧 。 李文亮的母亲形容儿子最多的话是 , “特别善良的孩子 , 你看他的面容 , 都非常善良 。 ”
【每日经济新闻】鲜花敬挽、哨声嘹亮 对话李文亮父母:学医是他的志愿 , 他喜欢这个//
救援队队员用红色的带子将一只口哨挂在了武汉市中心医院门诊大门上 , 献给李医生(图片来源:每经采访人员 张建 摄)
丨忆儿子:没想到他走那么快
2月7日凌晨 , 李文亮医生去世的消息公布之后 , 互联网中关于其亲属的各类传言出现 。 敲开李文亮父母家的门 , 采访人员本想确认一下他们的情况 , 送一束花表达哀悼 。 “进来坐一会吧 , 你们都这么大老远来了 。 ”一口辽宁锦州方言的李文亮父亲把采访人员迎了进来 。
一进客厅 , 李文亮儿子的大号玩具车很是显眼 。 在这个装修略显简陋的屋子里 , 李文亮父母白天送走了医院和政府的慰问人员 。 不用多问 , 这对老两口回忆起最近的境况 。
从病危到离世 , 这一天 , 李文亮父母彻夜不眠 。 “她媳妇也给我打电话说 , 大儿子(5岁的儿子)好像有感应似的 , 那天晚上就是不睡 。 ”
“2月6日晚上 , 我们接到媳妇的电话 , 一直在哭泣地说 , 他情况突然不好了 。 媳妇带着孩子在襄阳老家 , 晚上十点左右院领导来接我们去医院 。 ”李文亮的妈妈回忆 , “到了医院让我们在六楼待着 , 院领导告诉我们抢救方案 , 但因为怕传染 , 有规定 , 我们不能见他 。 去世后他被直接送到殡仪馆 , 院领导说你们赶去殡仪馆 , 兴许还能让你们见一面 , 可殡仪馆说这个病都只能立即火化 , 怕传染 , 所以也没见着 。 ”
“我想象中 , 这孩子折腾的肯定不像样了 , 肯定糟了不少罪 。 ”李文亮的母亲坐下来 , 在沙发上感叹 。
【每日经济新闻】鲜花敬挽、哨声嘹亮 对话李文亮父母:学医是他的志愿 , 他喜欢这个//
鲜花前的这张黑白素描 , 也许是无数人知晓这位“吹哨人”时眼中的定格 。 (图片来源:每经采访人员 张建 摄)
“我都没想到我儿子走那么快 , 都说稳定了 , 还能下床吃饭 。 突然间病情就转这么重 , 我们都接受不了 。 一周多前 , 他还给我们发微信 , 说一定积极配合治疗 , 让我们不用担心 。 ”这是这位母亲和儿子最后一次联系 。 而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 还是在李文亮感染之前 。
“他最开始在同学群里发这个病的情况 , 是为了提醒家人和同学 , 这不成为‘造谣者’了吗 。 后来这个事越来越严重 , 他说的事情成为现实了 。 ”李文亮母亲说 。
说到为孩子的“正名” , 两位老人毫不含糊 。 “那必须的 , 现在都成事实了 , 国家都要求调查了 。 ”
李文亮因接治感染病人 , 自己也被感染了 。 李文亮先是将孩子送回妻子的老家襄阳 , 再去酒店自我隔离 , 两三天后发现还是不行 , 便住进了武汉市中心医院 。 而彼时 , 父母也因感染了新冠肺炎在住院中 。
“我儿子来我们这接孩子 , 他也不知道他传染上这个病了 , 那时候口罩给我们拿来了 , 还没戴呢 。 那时候也没觉得那么严重 。 ”李文亮的父亲说 。
1月31日 , 住了十多天院的李文亮父母治愈出院了 。 “核酸检测两次都是阴性 , 也不发烧了 , 要不然也不让出院 。 ”李文亮的父亲言语间也显得身体硬朗 。
可是因为新冠肺炎的收治要求和极高的传染性 , 家属不允许去医院探视李文亮 , 在襄阳老家的妻子怀着身孕 , 再加上现在交通管制 , 亦无法回到武汉 。 家人们都只能通过微信和李文亮联系 , 李文亮的微博 , 二老也一直关注着 。
李文亮母亲还能很快的记起儿子说过的话 。 “‘很多网友肯定了我的行为 , 我心里很欣慰的 。 我病好了以后 , 还会回一线 , 绝不当逃兵 。 ’这都是我儿子写的 , 在我印象中 , 无论怎样都挥之不去 。 ”
【每日经济新闻】鲜花敬挽、哨声嘹亮 对话李文亮父母:学医是他的志愿 , 他喜欢这个//
【每日经济新闻】鲜花敬挽、哨声嘹亮 对话李文亮父母:学医是他的志愿,他喜欢这个。李文亮生前曾在微博中讲述事情过程 , 并称“感谢大家的支持 , 我一定积极配合治疗 , 争取早日出院 。 ”
丨说日后:我们必须挺住
李文亮一直是父母的骄傲 。 “网上说他英年早逝 , 真是这样 , 多好一个孩子 , 在哪都很优秀 。 ”
“成绩一直特别好 , 考上我们老家的重点高中 。 学医是他自己选的志愿 , 他喜欢这个 。 ”锦州小伙李文亮考上武汉大学七年制的临床医学专业 , 毕业实习的时候认识了他现在的妻子 。 “毕业后他先去厦门工作了三年 , 为了和女朋友团聚 , 又回到了武汉安了家 。 ”
五年前 , 李文亮和妻子的第一个孩子出生 。 父母从东北老家来到武汉帮忙带孩子 。 “现在媳妇又怀了老二 , 你看他的头像都是一个四口之家 , 小亮很爱他的家庭、他的孩子 。 ”
“我们平时不去他的医院 , 这次去医院 , 他的同事都跟我们说 , 他是个非常好的人 。 我们这个孩子有求必应 , 宁可自己吃亏 , 也要把别人求助的事办好 , 非常非常非常善 。 硬汉子 , 遇到什么事情报喜不报忧 , 自己扛 , 怕让我们老人担心 。 想的非常周到 。 ”
从微博里的字里行间 , 还能感受到李文亮的坚韧与达观 。 “你看他自己还挺淡定的 , 2月1日发微博还说 , 确诊了 , 尘埃落定了 。 他的高中校长 , 看到微博 , 还给他发微信 , 说你这么淡定吗 , 自己也是人啊 。 ”
【每日经济新闻】鲜花敬挽、哨声嘹亮 对话李文亮父母:学医是他的志愿 , 他喜欢这个//
武汉市中心医院门诊大门口 , 一束束哀悼的鲜花和那句守夜人誓言为李文亮医生写下生命的注脚 。 (图片来源:每经采访人员 张建 摄)
在采访李爸爸李妈妈的时间里 , 不断有亲友的电话打来 。
“晚上吃了 , 昨天晚上到现在 , 就今天晚上吃了点 , 不吃得饿死了 。 那咋办呢 , 还有那么多事需要料理 。 她(指媳妇)还没回来呢 , 现在不让过来呢 , 现在他们院长带着一拨人上她那去了 。 哪都不好受 , 一晚上都没睡 。 ”李妈妈对着亲友的电话说 , “你放心吧 , 我必须挺住 。 现在事情已经这样了 , 怎么办呢 , 也不能挽回 。 ”
不难发现 , 李文亮的坚韧品质是从何而来 。 “我们必须挺过来 , 不挺过来怎么办 。 家里还有那么多事需要我来做 。 他还有孩子 , 还有怀着老二的媳妇 。 ”
“今天有领导来看我们 , 都说你们有啥需要 , 就跟我打招呼 。 我说我们没什么要求 。 好多人打电话来想给他捐款的 , 我们说现在不需要 。 ”
坚强如此 , 聊起他们以后的生活 , 也有很多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 。 “我们工资加起来四千多 , 在老家县城可以 , 但是在武汉大城市这些钱就不行了 。 而且老了 , 别说以后了 , 就是现在也说不准要得什么病 , 上医院就很多钱 。 关键是儿子没了 , 要不说养儿防老呢 , 我儿子本来就很孝顺 , 对我们各方面很照顾 。 每次来我们这儿都在看缺什么 , 什么东西都给买到 , 像个女孩子似的 , 心特别细 。 ”
“我们身体还好 , 他爸63岁 , 我61岁 。 没得过什么病 , 就这场病 , 特别严重 , 我们进去都没寻思回来 。 没想到……反而是 , 你看我儿子多精神的一个人 , 说没就没了 。 ”
李文亮的母亲也显得豁达明理 , 谈及对李文亮的悼念活动 , 她说 , “我们还没跟医院研究追悼会这个事情 , 现在疫情还没过去 , 开追悼会人多了也不合适 。 ”
丨友人说:他是一个普通人 温柔 善良 体贴
2月6日晚 , 陈小文一夜未眠 , 和数万网友一样 , 她也在期待那个奇迹 。
陈小文和李文亮相识于厦门 , 是李文亮在厦门眼科中心时的同事 。 2011年到2014年李文亮生活在厦门期间 , 他们和其他朋友多次一起走遍厦门的大街小巷搜罗人间美味 。 “他请过我好几次 , 福佑大饭店的日料自助、莲坂的烤羊排、茶元舍 , 这些记忆都还历历在目 , 但我只请过他一次 。 ”陈小文说 。
2013年4月到2013年9月 , 陈小文和李文亮先后去福州市二医院轮岗 , 二人的情谊也更为深厚一些 。 “我们被同一个主任骂过 , 同样整理病例到崩溃 。 ”在2013年8月 , 李文亮曾发博“人家被骂了” , 陈小文彼时安抚他“可怜的娃” 。
在陈小文的记忆中 , 李文亮在生活中爱发朋友圈 , 在厦门时最常见的内容是各种美食近距离图片 , 回武汉以后分享的则是爱人和儿子的幸福瞬间 。 “他会将同样内容在各个社交平台同时发布 , 我还问过他是不是有什么特殊软件 , 他则嘲笑我竟然会生出这种脑洞 。 ”
【每日经济新闻】鲜花敬挽、哨声嘹亮 对话李文亮父母:学医是他的志愿 , 他喜欢这个//
李文亮的微博琐碎又平凡 , 却透露着他对生活的热爱 。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陈小文记得 , 李文亮还是苹果忠粉 , 2011年4月iPhone4刚在国内上市时他就买了 , 此后基本上只要苹果出新品就会购买 , 甚至为了买苹果电脑还曾被医院工作的司机骗了一万多元 , 陈小文问他为什么不报警 , 他也只是笑着说“算了 , 算了” 。
“我是通过微博才知道他的事 , 1月23日我给他发了微信问他近况 , 他一直没有回复 , 1月29日我又发了微信 , ‘亮哥 , 原来这段时间经历了这么多这么多 , 话不多说 , 唯有希望你及家人尽快康复 , 一切都会好的 , 后面都是光明坦途’ , 他回复我‘谢谢’ 。 ”
“假如你留在了厦门 , 我们一起做快乐肥宅 , 你还像以前一样天天发美食图片多好 , 我不希望大家以这种方式认识你!每个人最后都会相逢 , 只是早晚 。 再见再见再见再见 。 ”陈小文发博称 。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 温柔、善良、体贴、优秀 , 他真的是少有的当得起这几个词的人 。 ”陈小文期待着这场疫情早日过去 ,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脱掉口罩 , 在阳光下散步 。
2019年9月7日的苏州眼科年会上 , 陈小文最后一次与李文亮一起吃了大餐 , 她摸着李文亮有些凸起的肚子 , 说“你在武汉的日子过的真好!”
丨齐悼念:谢谢你来过 , 希望有交待
“乃至众生疾 尚未治愈前 愿为医与药 并作看护士 ——入行论”
这是佛经《入菩萨行》的其中一句 , 意思是 , 直到众生的病苦没有治愈之前 , 我们都要为一切众生提供医与药 , 看护他们、守护他们 。
这也是写在武汉中心医院门前花束上一张卡片上的一段话 。
“本来是没开门做生意了 , 但今天打电话问花的人太多了 , 所以才在中午的时候开始营业 , 今天卖了平时的八到十倍 。 ”一位医院附近花店店主对采访人员说 , 他刚刚接到“云南曲靖”“重庆市民”从网上预定的追悼花束 。
“今天一天送了16束 。 ”一家派送平台的工作人员称 , “明天还会有订单 , 今天晚上还有人下单 , 明天还要来送 。 ”
【每日经济新闻】鲜花敬挽、哨声嘹亮 对话李文亮父母:学医是他的志愿 , 他喜欢这个//
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门前 , 一位外卖小哥送上各地网友预定的鲜花 。 (图片来源:每经采访人员 张建 摄)
在全国隔离的特殊时期 , 四面八方的民众选择用这种方式送别他们敬爱的李文亮医生 。 “李文亮医生 , 谢谢你来过”“说真话、做真人 , 向李文亮医生致敬”“李文亮医生一路走好 , 谢谢您曾经的勇敢”……细读花束上附着的敬挽文字 , 字字都是大家的心声 。
有人将李文亮医生的照片用黑白素描描摹下来 , 放在门前 , 旁边放着几支烟 。 有的照片旁 , 还放着一瓶酒 。
2019年12月30日 , 李文亮医生率先在微信群披露不明肺炎有关情况 , 被截图转发而后 , 1月3日受到警方的警示、训诫 , 称其在网上发布不实言论 。 之后工作过程中 , 在接诊了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后 , 李文亮被传染上了新冠病毒肺炎 , 其父母和多名同事也被感染 。
2月6日深夜 , 李文亮生命垂危 。
“文亮不醒 , 我们不睡 。 ”2月7日凌晨 , 网友们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微博下评论道 。 最后 , 34岁的李文亮还是倒在了这个武汉大风中的晚上 。
【每日经济新闻】鲜花敬挽、哨声嘹亮 对话李文亮父母:学医是他的志愿 , 他喜欢这个//
2月7日晚 , 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灯光亮起 , 前一晚无数网友祈祷的奇迹终究没能发生 。 (图片来源:每经采访人员 张建 摄)
2月7日 , 中国医师协会发文悼念李文亮医生 。 中国医师协会表示 , “在疫情最初 , 李文亮医生敏锐的提醒周围同事注意感染和防控 , 我们对他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表示敬佩 。 ”
“到目前为止 , 李文亮还背着造谣者的名份 , 只是给他定论的是他情节比较轻微 , 他还是一个违法行为人 , 还没有给他正名 , 希望能给他正名 , 这也是对他的一个交待 。 ”一位在武汉市中心医院门口陪同父亲看病的武汉市民对采访人员说 。
“作为老百姓来讲 , 挺遗憾、挺可惜 。 ”一位来陪同朋友看门诊的小伙向采访人员表示 , “政府这方面还是需要反思 , 任何事情不能过于早的下决定 。 毕竟医生有自己的专业领域 , 也是有一定把握 , 才会去提醒 。 疾病这种事情 , 只有让更多人更早重视 , 才能尽量减少它造成的损失 。 ”
丨国家卫健委:认真研究病例
丨国家监察委:全面调查
李文亮的去世在刺激着公众神经的同时 , 也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
2月7日 ,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宋树立表示 , 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李文亮医生在抗击疫情中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经全力救治不幸逝世 , 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深切哀悼 , 向李文亮医生的家属表示诚挚慰问 。
央视新闻 , 新华社、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多家媒体也都对李文亮作为医生的专业精神、医德给予了高度肯定:李文亮的身上 , 闪耀着医德之光 。 他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优秀代表 , 是我们身边的平凡英雄 。
“文亮已逝 , 战斗未止!李文亮生前的作为和心愿 , 就是阻断疫情魔鬼肆虐 , 保我同胞健康 。 我们必须继续抖擞精神 , 坚决遏制住疫情蔓延势头 , 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 ”央视新闻在2月7日《战胜疫情魔鬼 告慰李文亮医生》的文章中写道 。
引人关注的是 , 由于核酸检测多次为阴性 , 从1月10日开始出现症状直到1月30日 , 李文亮并没有算作确诊病人 , 1月24日 , 他甚至被送去了重症监护室 , 他的病情恶化突然离世也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人们对新冠肺炎的认知 。
国家卫健委表态称 , 将认真研究李文亮病例 。 疫情发生以来 , 广大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迎难而上、英勇奋战在抗疫最前线 , 为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 , 我们表示崇高敬意 。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 , 经中央批准 , 国家监察委员会决定派出调查组赴湖北省武汉市 , 就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的有关问题作全面调查 。
【每日经济新闻】鲜花敬挽、哨声嘹亮 对话李文亮父母:学医是他的志愿 , 他喜欢这个//
图片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对此 , 在2月7日晚上的湖北省政府第17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 , 武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亚波表示 , 武汉市将全力配合调查组做好相关工作 。 ”
而在7日白天更早些时候 , 武汉市政府、湖北省卫健委等官微也发布公告肯定了李文亮:“我们深表哀悼 , 万分惋惜!对其坚守一线抗击疫情表示敬意 , 对其家人表示诚挚慰问!”
【每日经济新闻】鲜花敬挽、哨声嘹亮 对话李文亮父母:学医是他的志愿 , 他喜欢这个//
正如这句悼唁:致李文亮医生 , 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 , 愿逝者安息 。 (图片来源:每经采访人员 张建 摄)
今天是大年十五 , 元宵节 , 很多家庭都会吃汤圆 , 寓意着新的一年圆满平安 。 但李文亮的父母妻子 , 还有五岁的儿子再也没有机会与这样一位好儿子、好丈夫、好爸爸 , 一家人一起过元宵节了 。 我们也永远失去了一位好大夫 , 一位温柔善良体贴的普通人 , 就是这位普通人做的事 、他的遭遇打动了所有中国人的心 。
一路走好 , 文亮医生 , 愿天堂里没有泪水 , 没有病痛 , 更没有谎言 。
(应采访者要求 , 陈小文为化名)
【每日经济新闻】鲜花敬挽、哨声嘹亮 对话李文亮父母:学医是他的志愿,他喜欢这个。每日经济新闻
- 每日说育儿知识■孩子免疫差,家长记好“不睡2觉,不吃2物”,强娃脾胃不生病
- 每日说育儿知识@儿科医生:疫情期间,家长带娃注意5点,帮娃增强免疫防感染
- #澎湃新闻#张文宏医生儿子的一封信:您也会和春天一起,回到我们身边
- 930老友记@泪目!广西11岁女孩脑死亡,父母做出伟大决定:让她以另一种方式重生【930新闻眼】
- #每日说育儿知识#儿科医生:春季带娃记好“四不吃”,不然孩子积食,还会影响发育
- 娄底新闻网■超人妈妈
- 「每日说育儿知识」打死都不能喂孩子吃的3种辅食,没营养还伤脾,降低免疫易生病
- 中国衡阳新闻网■《居民楼前惊现一弃婴》事件后续:孩子正在市妇幼接受治疗
- 「上游新闻」“你写在背上的话,我天天都在看!”
- 每日说育儿知识■伤娃脾胃“特别猛”的3种行为,尤其是第二种,很多家长都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