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到了,这些习俗应该让宝宝知道【推荐收藏】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元宵节到了 , 这些习俗应该让宝宝知道【推荐收藏】
闹元宵 , 月正圆 , 闽台同胞心相依 , 扶老携幼返故里 , 了却两岸长相思 。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闹元宵 , 煮汤圆 , 骨肉团聚满心喜 , 男女老幼围桌边 , 一家同吃上元丸 。 摇篮血迹难割离 , 叶落归根是正理 。
---- 元宵节到了 , 这些习俗应该让宝宝知道【推荐收藏】 //---- http:// //
一、元宵节
元宵节 , 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 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 , 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 , 古人称"夜"为“宵” , 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
二、 元宵节习俗
---- 元宵节到了 , 这些习俗应该让宝宝知道【推荐收藏】 //---- http:// //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 , “元宵”作为食品 , 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 宋代 , 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 。 这种食品 , 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 有团圆美满之意 。 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 , 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 , 或煮司或油炸 , 热热火火 , 团团圆圆 。 北方“滚”元宵 , 南方“包”汤圆 , 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
---- 元宵节到了 , 这些习俗应该让宝宝知道【推荐收藏】 //---- http:// //
2、闹花灯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 此节日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灯习俗 , 故也称灯节 。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 , 始于西汉 , 兴盛于隋唐 。 隋唐以后 , 历代灯火之风盛行 , 并沿袭传于后世 。 而正月十五 , 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 。 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山西的县城一级城廓甚至乡 , 镇中 , 这些居民集中地 , 繁华热闹区 , 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 , 满街挂满灯笼 , 到处花团锦簇 , 灯光摇曳 , 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 。
---- 元宵节到了 , 这些习俗应该让宝宝知道【推荐收藏】 //---- http:// //
3、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 , 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 , 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 , 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 , 燃放焰火 , 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 , 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 , 所以响应的人众多 , 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 灯谜增添节日气氛 , 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 元宵节到了 , 这些习俗应该让宝宝知道【推荐收藏】 //---- http:// //
4、耍龙灯
耍龙灯 , 也称舞龙灯或龙舞 。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 。 传说 , 早在黄帝时期 , 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 , 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 , 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 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 , 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 , 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 。 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 , 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 , 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 。 中华民族崇尚龙 , 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
---- 元宵节到了 , 这些习俗应该让宝宝知道【推荐收藏】 //---- http:// //
5、踩高跷
踩高跷 , 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 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 , 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 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 , 以技干宋元 。 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
---- 元宵节到了 , 这些习俗应该让宝宝知道【推荐收藏】 //---- http:// //
6、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 , 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 , 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 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 , 南北朝时开始流行 , 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
“舞狮子”始于魏晋 , 盛于唐 , 又称“狮子舞”、“太平乐” , 一般由三人完成 , 二人装扮成狮子 , 一人充当狮头 , 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 , 另一人当引狮人 , 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 , 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 , 有抖毛、打滚等动作 , 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 , 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
---- 元宵节到了 , 这些习俗应该让宝宝知道【推荐收藏】 //---- http:// //
7、划旱船
划旱船 , 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 。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 , 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 , 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 旱船不是真船 , 多用两片薄板 , 锯成船形 , 以竹木扎成 , 再蒙以彩布 , 套系在姑娘的腰间 , 如同坐于船中一样 , 手里拿着桨 , 做划行的姿势 , 一面跑 , 一面唱些地方小调 , 边歌边舞 , 这就是划旱船了 。 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 , 搭档着表演 , 则多半扮成丑角 , 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 。 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
8、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 , 这是其中的两种 。 祭祀的方法是 , 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 , 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 , 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
9、逐鼠
逐鼠是一项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 , 始于魏晋时期 。 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 。 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 , 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 , 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
《荆楚岁时记》中说 , 正月十五的时候 , 有一个神仙下凡到一个姓陈的人家 , 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祭祀我 , 就让你们的桑蚕丰收 。 后来就形成了风俗 。
10、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 , 也称“送花灯”等 , 即在元宵节前 , 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 , 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 , 以求添丁吉兆 , 因为“灯”与“丁”谐音 。 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 , 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 , 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 , 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 , 则除大宫灯外 , 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 , 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
11、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 , 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 。 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 , 占卜蚕桑 , 并占众事 。 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 , 为大妇所妒 , 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 , 成为厕神 。 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 , 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 , 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 。 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 , 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
12、走百病
“走百病” , 也叫游百病 , 散百病 , 烤百病 , 走桥等 , 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 。 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 , 结伴而行 , 见桥必过 , 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 , 有的在十五日 , 但多在十六日进行 。 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 , 成群结队走出家门 , 走桥渡危 , 登城 , 摸钉求子 , 直到夜半 , 始归 。
今天就是元宵节啦 , 婴享小编在这里提醒各位宝爸宝妈 , 宝宝吃汤圆的时候 , 不要贪吃 , 小心宝宝积食 。 别忘了带上自家宝贝上街去看花灯哦! 预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 芝麻关门:影响儿童体态的7个不良姿势 由此带来的这些影响不可忽视
- #育儿房间#原创儿童已成白血病高发群体:这些水果“隐患”,最好少给孩子吃
- [育儿房间]原创“妈妈,我蛋蛋疼”,本以为孩子只是磕到了,谁知差点出了大事
- 「爱儿康」4岁男童被桌子夹头致死!家里这些“要命”的安全隐患,一个都别忽视
- 「jason妈咪有办法」原创孩子打喷嚏流鼻涕发烧时,不妨试试这些绿色疗法,管用
- 【新华网】暖心!这些孩子为战”疫”捐出了自己的压岁钱
- 【淘妈育婴】原创家有“小夜猫”,熬坏了老母亲?何不试试这些方法
- #春龙和宝宝#3岁女儿满口蛀牙,原因却不是糖果!家长的这些习惯才是“元凶”
- 【简单心理】伟哥可能引发视觉障碍,以及,一位母亲见到了逝去的女儿 | WEEKLY
- #重庆妈妈网社区#带娃宅家的第20天,这些宝宝护理细节妈妈们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