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父母给孩子立规则的关键期,但也最容易出问题

我朋友大花 , 最近快要疯了 。

她说 , 心累 。 因为2半岁的儿子 , 白天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特乖 , 晚上大花下班回来后就开始各种“作” 。

明明可以自己吃饭的 , 非要妈妈喂 。

妈妈接个电话要离开 , 就扯开嗓门开始哼唧 。

有时冷不丁袭击妈妈一把 , 有时叉着胳膊说 , 妈妈我生气了 , 我不要你了 。

大花老公这个时候就特别看不了 , 他说:都是你惯的!在我面前怎么就老实了 。

这个话 , 直接让大花憋成内伤 。

当天晚上等孩子睡了 , 夫妻俩大半夜又为了这个事争起来了 , 最后闹到大花眼泪汪汪 , 愤怒地朝着死倔的丈夫大喊:咱们离婚!

这个事我肯定站大花 。 她是真冤 。

为什么妈妈一回来 , 孩子就变得特别作?换位思考下就能理解了 。

假设我们在职场中遭遇挫败 , 我们会对同事发怒吗?不会 , 因为不安全 , 因为职场环境默认的是不允许表达攻击和愤怒 。

可一见到了爱人 , 我们可就再也忍不住了 , 要拿小拳拳捶他胸口 , 各种撒娇、各种作 。

孩子也如此 。

当一个孩子到了妈妈面前就变得特别作的时候 , 他其实是在说:

妈妈 , 因为我知道你爱我 , 不会真的离开我 , 我才敢跟你作 , 才敢说不要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