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书影
古人读书不容易 , 一遇好书,常常有痴迷不已者 。
【《汉书》下酒 古人读书二三事】北宋诗人苏舜钦,性情豪爽,不但爱读书,也好喝酒 。有一回,苏舜钦住在岳父杜正献家中,每一天晚上看书都要喝一斗酒 。岳父心中有个疑难,女婿如何一晚就能喝下一斗酒,便派人暗里察看 。
这晚,苏舜钦打开《汉书》,翻到了《张良传》 。张良乃西汉开国元勋,人生阅历很有一些传奇性,张良的父祖辈都在韩国担任过相,秦灭韩后,张良为报亡国之仇,招募宾客欲刺秦王 。张良蓄势待发,只等一个时机,终于,嬴政东游至博浪沙 , 张良与宾客出动了,但误中副车,以失败告终 。苏舜钦读到这段时,着急地拍案大叫:“惜乎!击之不中 。”于是端过一个大羽觞,满上,一饮而尽 。
张良与刘邦最初在留县这个处所相会,从此张良辅佐刘邦 , 成绩了西汉开国的大业 。汉六年(公元前201年)正月,刘邦分封有功之臣,张良虽无军功,但刘邦认为:“运筹策帷帐中 , 决胜千里外,子房(张良的字)功也”,令其自择齐地三万户为自己的食邑 。张良说:“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 , 读到这里,苏舜钦又拍案大呼:“君臣相遇,其难如斯!”于是又把酒满上,一饮而尽 。
这下,岳父终于知道女婿何以一晚能喝一斗酒了 , 有《汉书》这么好的下酒菜,一斗也算不上多 。
《汉书》真有这么大的魅力?咱们无妨再来看一则故事 。隋唐之际的风云人物李密,年青的时候也爱读书 。李密家世很好,依照当时惯例 , 可通过恩荫入值宿卫,可是隋炀帝却以像貌上的缘由,不准李密入值,宇文述点拨李密:“君世素贵,当以才学显”,李密这才奋发读书 。李密的老师是国子助教包恺 , 他要去造访老师,路途不短,将《汉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读 。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碰见了李密,但杨素此时其实不认识李密 , 只是对这位勤恳的书生感到好奇,便跟在李密身后 。杨素发话:“何书生勤如斯 。”李密下马拜会,自报家门 。杨素又问他读的是什么,李密回道《项羽传》 。
这便是“牛角挂书”的典故的由来,古人常以此夸奖一个人勤恳读书 , 牛角上最初挂的书便是让后世苏舜钦拍案叫绝的《汉书》 。
牛角挂书,倒也有一份不迟不疾,这不迟不疾来自于明了自己的目标 。《汉书》诞生于东汉 , 东汉时代的书还是用竹简制成的,高档的则以丝绸为载体,所谓“书于竹帛”是也 。
这时候的书籍得来更为难题 , 而能够在此环境下成为博学之人必有无比之举 。《论衡》的作者王充可说是他所在的时期博学善思而又特立独行的人 。他家贫无书可读 , 只能留连于洛阳的市场中,看看市场上出售什么书,好在王充有惊人的记忆力,在市场这样喧闹的环境中读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必是对书极其痴迷,才有这样的热忱与动力 。后来,王充著书更显痴,杜门不出,拒绝朋友来往 , 家里墙边、窗边都筹备好书写工具,一有想法就随时写下,如斯终成二十万言《论衡》,以当时的书写前提论,这二十万言也可称巨著了 。后来,《千字文》中有一句写王充读书的话——“耽读玩市,寓目囊箱” , 在市场中耽于读书,眼睛只盯着装书的箱子,这样的专注也是明了自己的目标 。
开卷有利,方寸之间,思接千载,神游八方,痴迷读书确乎是人生中一件美妙的事 。(陈彧之)
以上就是本站小编关于“《汉书》下酒 古人读书二三事”的详细内容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中国历史常识:《论衡》
- 《惩罚者》
- 王宠行草书大字《诗帖》卷
- 文史巨著《左传》:浓缩精髓15句,背下来吧
- 从机器人眼中看《真实的人类》这部剧值得反复刷
- 人工智能会终将取代人工吗?
- 《猎毒人》最美警花侯梦莎的进阶史,看江依楠小姐姐的C位出道
- 姜花的花语早就暗示了《凉生》的结局……
- 七绝《壬寅重阳节抒情有感》十二首
- 高品质中国创意栏目《暴走大事件》有多少人还在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