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者也会用洛阳铲吗?墓葬里真的有“粽子”吗?考古队员进墓葬前也会在角落里点蜡烛吗?在这些令考古从业者啼笑皆非的疑问之外,更有网友认为“考古等同于盗墓挖宝再上交” 。
考古是官方盗墓?在曹斌看来,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盗墓和考古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盗墓是基于利益驱动的违法行为,无论文物是否上交国家,都对文物古迹破坏性极大 。而考古则是尽量在不损害文物古迹的基础上 , 挖掘并考究其中的历史遗存,发掘更多史实真相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总工程师曹兵武认为 , 抢救文物是非常紧迫的工作,很多文物如果没有响应保护措施,在挖掘出土的一瞬间就会产生变化,失去原有面貌,破坏性的盗墓和专业考古无法同一而论 。
除此之外,还存在一种误解:为什么要把古人挖出来?考古是不是破坏了文物?考古学者孙建曾参与南宋古沉船“南海1号”沉船的考古发掘 。在他看来,考古有着道德观约束 。他表示,考古中碰到人体遗骸要保持尊重和敬畏,绝对不可以拿来开玩笑面对误解和非议,要学,“比如在南海1号沉船里,我们发现了人的下颌骨,要以敬畏心来对待 。
针对考古是否在破坏文物的质疑,曹斌表示,正规的考古发掘必须遵守严格的操作规范 , “我们实习时,有个同学找不到墓口,就先下去了,老师非常生气 , 说他就是个盗墓贼 。”
考古常识普及欠缺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从业人员短缺难题待解
多位学者指出 , 考古常识普及不到位是造成公众误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
“考古一直在宣传 , 但盗墓文化是在营销 。”公众考古新媒体“挖啥呢”创始人奚牧凉指出问题所在 。他认为,盗墓文化跟公众的某种心态形成了契合,但应该看到考古这个行业也契合公众内心深处的情感,考古从业者需要做的是让公众好奇,分享考古的文化,而不是单纯教育观众考古知识 。
如何让大众更准确的理解考古工作及背后的意义 , 是消除误解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对考古从业者而言,文物价值不仅在自身,还在于它所在的位置及与周围各种物品、痕迹的关系 。考古发掘不仅可完整揭露遗址 , 复原一个人的生活 , 还可获取足够多的背景知识,来揭示古代社会方方面面 。“他们有大房子 , 旁边有小房子,中间还有中心广?。?员哂泻竟滴?? ,这是完整的 。如果这是一个盗墓贼发现了,会是什么结果呢?你拿一个陶罐,他拿一个石器 , 还能说明什么呢?”在曹斌看来,考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历史遗存就是国家的身份证明,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历史地位 。
公众的误解 , 只是考古面临的困境之一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我国文物保护从业人员极度缺乏 。据2016年统计数据,全国约14万文物从业者中,博物馆从业人员占一半以上面对误解和非议,要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管理机构从业人员不足4万 。与此相对的是,全国目前有不可移动文物76万余处 ,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95处 。
“其实每个人都跟文物保护有关系 。”曹兵武建议,考古不仅要进行科技创新,同时也必须探讨制度创新 , 构建适合国情的文物保护系统工程,“如果不抢救,文化就不存在了 。”
【考古学者反驳“考古=官方盗墓”:都怪盗墓小说太流行】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 ?夏虫不可语冰怎么反驳
- 维修电动车的基本思路
- ?汪小菲反驳向大 S 求复婚:我的关心变成被人骂,她是孩子母亲
- ?赵今麦插队风波升级!工作人员放锤反驳,官方解释被嘲讽
- 滑雪初学者应该注意点啥——来自不专业人士的不专业分享
- 3年前的流浪大师沈巍 ?沈巍直播成为现代大学者
- 男宝生日含“8”,女宝含“9”越多越好,是真的吗?医生这样反驳
- 马云:“不让孩子玩,30年后他会面临失业”,原因家长无从反驳
- “即使能顺产,我也要选剖腹产”,90后说出理由,让人无法反驳
- 妈妈常唠叨手机边玩边充电会爆炸,用科学方法反驳后唠叨声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