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夏老师一起学习,分享交流,敬请!
别以为小学生助人为乐都是些搀扶盲人过马路、拾金不昧之类的小事,其实,这反映了孩子会不会做人,父母对孩子有没有教养等大问题 。现代社会靠单打独斗很难闯出一番事业来 , 助人为乐培养的正是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李小路同学,在他还没有出生时,他的爷爷就因为中风几乎成了一个植物人,一家人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爷爷 。
他是看着爷爷渐渐地从只有眼珠会动 , 到会翻身、会说话、会走路、会玩的恢复过程的 , 亲身领悟到了什么叫“关爱”。
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他从小就知道把最好吃的东西给爷爷吃、把最好玩的东西给爷爷玩 。
上学后,他隔三差五地给爷爷打电话 , 嘘寒问暖 。每到周末,总是早早做好作业,以便星期天能够有时间全身心地陪爷爷说说话 。
在学校,他是一名懂事的“小大人” 。每当同学为一些小事吵闹 , 他总会主动上前劝阻 。他和颜悦色、娓娓动听地解说,总会使犯错的同学沉下气来认错,并表示坚决改正 。同学和老师都非常佩服他 。
李小路有位同学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下肢肌肉萎缩,几乎完全没有行动能力 。当他得知这种病可以手术治疗,但每次手术费要二十多万元之后,主动把这位同学面临的困境写成书面材料,向全校各中队散发;同时,他以身作则,加班加点给家里做家务 , 以争取妈妈多给一些零用钱,把它全部捐给同学治病 。
在李小路的带动下,全校师生多都为这个生病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帮这个同学度过难关 。
后来,李小路同学还被上级表彰为“十佳少先队员” 。
案例分析
案例中的李小路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小学生 。那么,什么是助人为乐呢?助人为乐就是把帮助别人当作自己的快乐 。
助人为乐是一个人思想境界的行为体现 。小学生如果从小就进行系统的道德教育,具备帮助别人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标准,就会在日常行动中以帮助别人作为自己的快乐 。
助人为乐的价值体现在:关心他人、竭尽全力地去帮助他人,使自己变得慷慨,关心他人的痛苦和不幸,想方设法帮助别人减轻、消除痛苦和不幸,想别人之所想、忧别人之所忧,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涵养 。
让孩子经常对别人说一声“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这会大大增强孩子的亲和力,让孩子讨人喜欢 。
相反,如果孩子凡事只会想到自己,就必定会变得自私狭隘 , 难以和同伴友好相处 。将来走向社会,也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会影响事业发展和婚姻幸福的 。
方法指导
助人为乐是发自内心的,并不是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 。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得到的是快乐 , 思想境界和道德风尚也会由此变得高尚起来 。
现在的社会很复杂 , 助人为乐不但可能被误解 , 还可能带来麻烦 , 甚至招致敲诈勒索 。这样的事成年人都很难处理如何提高孩子的同伴交往能力 , 更别说缺乏社会经验的小学生了 。因此,培养孩子助人为乐时要立足于自身安全、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 。
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怎样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助人为乐的品质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放手 。
1.教育孩子遵守社会公德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实际上牵涉做人的问题 。也就是说,父母从小.对孩子灌输要不要遵守社会公德 , 实质上就是教育孩子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试想,孩子如果处处损人利己、想占小便宜 ,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还怎么在社会上立足?
对于小学生来说,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就是“五爱”,即《宪法》中表述的“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这表明,教育孩子遵守社会公德,是父母义不容辞的一项责任 。
2.心胸宽广 , 不怕被人误解
在过去,助人为乐是一种社会风尚,从中小学生到成年人,都以能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为荣 。而现在,助人为乐容易被人误解,甚至受到嘲笑 。所以助人为乐的人一定要心胸宽广,不怕被人误解 。
案例中的李小路,在“十佳少先队员”颁奖会上有人问:“有没有人说你在作秀?”他稚气却又真诚地说:“为了面子去帮助别人,是没有意义的!”原来,在他发动全校同学募捐时,确实有人造谣他是“另有所图” 。他当时感觉很受伤,但只作了一些力所能及的解释 。
3.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家长用这9个方法,培养孩子养成助人为乐的品质】父母要让小学生知道,发自内心地去帮助、关心别人是一种美德,也是一个少先队员应该做到的 。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就不怕别人误解,甚至讥讽 。许多杰出小学生都是这样做的 。
有一个叫林旭的同学,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一位家在农村的同学骨折了,他主动组织同学去探望,号召全班同学为他解决家庭困难 。
在他的带领下,全班44名同学到受伤同学的家里帮助秋收,共扒了7亩地玉米 , 不但解决了该同学的家庭之忧,而且还增强了全班同学的凝聚力,培养了集体劳动精神 。
4.助人为乐会使孩子的心灵更高尚
助人为乐会使人的心灵变得更高尚,这是许多伟人小时候的经历所一再证明了的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毛泽东八岁上私塾时 , 一位同学家里穷 , 经常带不起午饭 。毛泽东本来是回家吃饭的,发现这情形后就对母亲说,自己中午也要带饭到学堂里去吃 。就这样 , 他悄悄地将自已带去的饭菜匀一半给那位不带饭的同学吃,宁可自己吃不饱饿肚子,也要这样做 。后来,这个秘密被母亲发现了,每次带饭时 , 母亲都会特地给他盛得满满的 。
有一年秋收时节,毛泽东在外面放牛,天上下起了大雨,于是他赶快回家准备收拾晾晒的谷子 。
当他路过邻居家口时 , 看到邻居毛四阿婆正在吃力地收谷子,他顾不上回家,就立刻帮她盖谷堆 。他对父亲解释说:“阿婆是个佃户,本来谷子就少,还要交租,我们是应该多帮帮她的 。”
虽说毛泽东后来的丰功伟绩不一定与这次助人为乐有关 , 但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 。经常助人为乐,心灵一定会变得高尚起来 。
5.不以善小而不为
发生在小学生身上的助人为乐,不一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如果能坚持“不以善小而不为”,就一定会陶冶情操甚至改变人生 。
以前有报道说,哈尔滨市奋斗小学的孙慧熙同学,从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共捡了7万多个饮料瓶 。他把这些饮料瓶卖成钱,与自己平时的稿费、摆地摊收入、不坐公共汽车省下来的车资共计8000多元,建立了一份“做好事、献爱心”基金 。
他用这笔基金买了800多册图书,送给“中华红丝带家园”艾滋病孤儿院,价值4000多元;帮助两名小学生交学费440元 , 买图书、文具等,给社会福利院送去衬衫、笔记本、文具等856件实用物品,价值1600多元;为一所农村小学建图书馆,价值1000多 元,为印度洋海啸捐款142元;两次为“希望工程”捐款200多元,以及书籍、玩具等 。
无论哪个孩子,通过这一系列发自内心的举措,都会使自己的心灵受到震撼如何提高孩子的同伴交往能力 , 变得懂事起来,而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主体内容 。
6.立足安全,力所能及
小学生助人为乐的领域非常广 ,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胜任的 。所以在助人为乐的同时 , 有必要指导孩子对坏人坏事抱有一份警惕 。应该说,这个要求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高的 。
一方面,在他们眼里,这个世界是非常单纯的,他们只具备是与非、对与错的简单识别力 。要求他们]明辨是非、有选择地帮助别人,有些过于理想化 。
另一方面,又不能启发孩子凡事总往坏处想,否则会在幼小的心灵落下“怀疑一切”的疤痕 , 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不利 。
正确处理好这对矛盾 , 有赖于父母对孩子平时的教育和指导 。总的原则是:立足安全,力所能及 。
7.指导孩子怎样防范意外风险
除了口头教育外,父母有必要举出一些实例,对孩子具体说明要怎样进行处理,并且从中增长经验 。
新密市某小学的一名学生,发现一位男青年醉酒后趴在广场上不停地呕吐,脸上和身上全是秽物,便好心地去路旁小店买了一卷卫生纸,帮他将脸上、身上的秽物擦拭干净 。
没想到,当他要离开时,那男子一把抓住他,用小刀在他胳膊上划了一刀,然后威胁他交出身,上仅剩的十八元钱,然后挟持他一同回家去逼他拿钱 。
这可谓一则现代版“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 。这里就引出了一个所有父母都关心的问题:小学生助人为乐,如果遇到这样好心没好报的事该怎么办?究竟是要孩子助人为乐不计后果,还是要他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让这个社会越来越冷漠?这就是应当注意的一个问题 。
8.父母以身作则,经常鼓励孩子帮助别人
父母经常鼓励孩子帮助别人,并且拿出实际行动来,就会给孩子以实际行动的鼓舞,培养孩子的善心 。
一位城里的母亲 , 很早就想帮助一位与自 己女儿同龄的女孩 。她去妇联了解到 , 二十多公里外的一所农村小学,正好有一位读四年级的女孩家境贫困,多次面临失学威胁,于是决定帮帮她 。
国庆长假期间 , 他们夫妻俩和十岁的女儿一起带着课外读物、本子、钢笔、书包等文具去看望那个女孩 。不料,正好女孩家有事全家出去了,于是他们就把东西托付给邻居,带着几分遗憾回家了 。
回家后,他们很快就收到了这位女孩的感谢信 。信中说:“非常感谢您们一家送来的礼物,我很喜欢,特别是那些书 。我长这么大还从来没读过这么精彩的书呢!”
母亲把来信给女儿看 , 女儿看了很激动 。女儿写过很多次日记、作文,也写过多种卡片、明信片 , 就是没有正式写过信 。这次她感到太新鲜了 , 马上有了给这位还没见过面的朋友回信的冲动 , 并且一口气就写了两百多字 , 密密麻麻写满了一张信纸 。
9.送人玫瑰之手 , 历久犹有余香
父母鼓励孩子帮助别人,目的是让孩子有一颗爱心 。父母无形中所做的一切,对孩子来说都是一面镜子 。
上面的这位小学生,除了在信中表达自己多了这位新朋友的兴奋之情,还作了一番自我介绍,欢迎对方来家做客 。
然后 , 她把母女俩的一张近照夹在信里,特地选了一个漂亮的信封,用一个精美的蝴蝶结、几张好看的贴画,把信封装饰-番,工工整整地写上收信人地址 。
做完这一切,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好像完成了一项多么伟大的事业 。她一边开心地哼着小曲,一边不停地说:“我今 天太激动、太高兴了!”
母亲故意问:“为什么只写了一封信,就这么高兴呢?”女儿回答说:“我们帮助了别人,自己收获的却是快乐,快乐无价?。∥蚁衷谡娴奶寤岬街?宋?终飧龃视锏暮?辶?。”
夏老师箴言
1. 教育孩子助人为乐是一件终身大事 。华盛顿美国青年服务组织副主席麦克.迈克凯博有3个孩子,他就经常带他们去参加志愿者活动 。他说,向孩子灌输助人为乐的价值观永远都不晚 。
2.对于学龄前儿童.父母一般都会鼓励他们助人为乐,上学后态度却有所改变.要坚持一如既往 。最有效也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孩子从负责家庭环保开始,慢慢扩展到打扫公共场所的卫生上 。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 女儿上初中,早恋了怎么办?家长的处理方法,对孩子以后影响极大
- 建议转发 家长必知:校园霸凌带给孩子的心理危害
- 磨洋工的宝宝一说就哭,家长应该怎么办?
- 校园欺凌现象再引,家长们注意了
- 00后家长必看:中国的孩子早已变了,不要再用传统模式教育孩子了
- 聊天还是说教?老师家长你真的知道这5个要点让孩子对你滔滔不绝
- 早恋没有模式,但家长的态度有模式,如何让早恋不影响学习?
- 面对孩子早恋,家长如何正确疏导?
- 小孩早恋家长要怎样去跟他沟通?家长看过来!
- 孩子早恋家长应该如何应对?这位妈妈的做法,让人心生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