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抱怨人心越来越冷漠,大家都习惯袖手旁观,甚至常常是见死不救,更让人心寒的,是有些受害人即便是遭受痛苦甚至命悬一线时大声呼救 , 也很少有人愿意站出来,施以援手 。针对这种现象,很多人认为因为人们的自私和恐惧心理,可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冷漠,并不一定是因为自私和恐惧 。
心理学家在研究和分析冷漠这种社会现象的背后成因之后 , 提出了另一套解释,并将其称之为“旁观者效应”,认为旁观者的存在与否 , 绝对会影响我们是冷漠,还是施以援手 。从“旁观者效应”的角度讲,人心,为什么会越来越冷漠?并不全是因为自私,心理学道出真相,可能是因为以下这三点,看看你中招没?
第一,冷漠可能是源于对事情的不了解 。
当我们在平凡的日子 , 平凡的地方,正常地向前行时,我们对四周环境的警觉性会减低 , 对周围所发生的事情不甚留意 。但是,如果我们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时,我们便会非常留意四周人物的一举一动 , 也比较容易发现周围的危险性 。
所以,我们能否注意到周围有人受到伤害的第一个重要因素是我们的警觉程度,在越熟悉的环境下,我们便越容易忽略四周的突发事件 , 所以,很多时候,冷漠并不是因为自私,而是没有意识到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 , 甚至很多所谓的“旁观者” , 都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又如何能强求他们不冷漠呢?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第二 , 冷漠与否的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判断一件事 。
比如,当我们察觉有两个人搂作一团时,如果我们认为他们是在亲热的话,我们自然会装作看不见;可如果认为他们是在打斗的话,就会拔脚就跑,或者代为报警;如果认为是劫案 , 或甲殴打乙而乙又力有不逮的话,我们可能会出于正义感而站出来,大声喝止,甚至施以援助 。
所以,在事发的时候心理学 责任分散 , 如何判断这件事,与我们如何反应有直接的关系 , 也就是说 , 有些旁观者之所以冷漠 , 是因为他对这件事的判断 , 而不是因为他的自私和恐惧 。这正好说明,为什么在公共地方被袭击时要呼救 , 因为这样才可以帮助旁观者明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旁观者才会做出正确的反应,而不是冷漠以待 。
第三,冷漠很多时候是源于旁观者效应 。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在一处寂静的地方中发生袭击事件,而旁观者只有一个人的话心理学 责任分散,那么,旁观者施以援助的机会是七成,而当有两名旁观者时,机会反而会跌至四成,随着旁观人数继续增加的话,援助机会便会不断下跌 。
这其实是心理学中的责任分散效应在发挥作用,也正好说明了“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道理 。因为大家都会先假设别人会有所行动,谁也不想因为判断错误而招致笑话 。所以,当我们发觉其他人都裹足不前时,我们便开始怀疑自己的直觉,开始相信耳闻目睹的不是什么袭击事件,而是不值得留意的小问题,于是采取了置之不理的冷漠态度 。
另外,因为有其他人的存在,所以我们也可能会假设其他人已经代为处理了 。这种想法有一些分担或者说推卸责任的心态,觉得可以由别人来处理 , 自己还是少管闲事为妙 。如此一来 , 你推我让,结果就是大家都很冷漠,没有任何人去救援 。如果在事情刚发生时,最开始的目击者不作任何行动的话,后来的目击者有所反应的机会便更低了,而选择冷漠以待的几率就更大了 。
【冷漠,并不一定是因为自私和恐惧,可能是因为这三点,你中招没?】本文到此结束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 如何解释“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并规避这种心态的产生?
- 能与科大讯飞相提并论的人工智能股票还有吗?
- 男人沉默不一定是冷战,还有可能是这两种情况,别误解了伤了感情
- Java并发之同步器设计
- 高并发性什么意思 ?高并发是什么意思
- 孩子单亲,并不是缺陷,心理专家教您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 能救命的电子系统,帮助你稳定路线和安全并线!
- 新手程序员写秒杀接口不懂如何限流!阿里P6:我来教你高并发限流
- 只要男人使用逆向思维来推理并粉碎女人,女人的言行就早就给男人
- 鸿萌易备数据备份软件——加载并打开 .VMDK 文件,导出其中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