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即育己——在绘本中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本文是我学习家庭教育专业指导师培训课程时写的一篇课程感悟,如果亲喜欢,请分享出去给更多的朋友看到 , 感恩 。
绘本是什么?
一种专为儿童儿童设计 , 依靠一连串图画和为数不多的文字结合,或者完全没有文字,全靠图画来传递信息,讲故事的图书 。因此,绘本中图画书是主体,它不像一般的儿童图画书,图画只是一个配角 , 可看可不看 。
绘本有什么样的好处?
精神品质:
一个复杂的、难以用语言清晰地描述出来的“哲理”、人生感悟,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简单的文字描述,配以寓意深刻的图画的延展,让孩子们再阅读中感受到较高的精神品质,并让这些足以滋养孩子成长的品质内化到了孩子的生命里 。
绘本把孩子成长过程中要遇到的各种问题、挫折、困惑,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 , 同时把每一个阶段、每一件事情所激发的孩子的潜能、能力发展呈现出来 , 在这些能力、品质的支持下,所有的问题、挫折、困惑都有了解决之道,生命的成长也由此得到了支持 。
沟通特殊代码—绘本阅读
当我们还不能十分熟练地掌握与孩子沟通技巧时 , 我们需要一种手段,需要一种特殊代码,优秀的儿童绘本就是一种奇妙的代码心理学上如何接纳自己,它让我们有机会看到更加鲜活的世界,告诉我们如何发掘孩子体内蕴藏的无穷的潜力 。
读书,是一个人或两个人最浪漫的时光
最浪漫的时光—亲子阅读
当妈妈带着全然的接纳与爱,静静地陪孩子读一本图画书 , 不在于普通话说得是否标准,也不在于是否会有高水平的朗诵,更不在于你对那个画面做了什么样的解读 。陪伴、温暖的怀抱、同频 , 那一刻,已经是孩子的全部世界 。在这个有温暖、有陪伴、有图画和情境的世界里,倘若还有一首音乐在缓缓流淌,这将是孩子一生中最美好的生命画面 。这一刻,妈妈与我在一起,这一刻,妈妈全身心地陪伴我;这一刻,我和妈妈一起徜徉在图画书的世界里,我们就这样在彼此的生命中 。我是值得妈妈爱的,我是值得这个世界爱的 。
从来没有一个老师像高老师一样站在心理学的角度这样去解读绘本,这不是在解读绘本,这是在向我们传授一份爱,教我们怎样滋养我们的孩子 。其实教育的最佳状态就在于一个“养“字,如果一个孩子的心在家里面得不到养护,得不到有效的滋养 , 天赋的聪明就没有基?。恢巧淘俑撸?挥星〉钡摹⑾嘤Φ男奶?С牛?天赋很难发挥 。如果家长的心是冷漠、麻木或者焦虑不安,我们很难去点燃孩子的学习热情 。面对孩子不管出现任何状态的时候,保证母亲情绪的平和 , 这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 。那么绘本其实就是这样一个桥梁,让我们女人变得温柔 , 回归生命本来的样子 。让我们学会运用绘本之力去发挥所有我们跟孩子之间想要培养的各种品质 。同时也学会如何给其他的家长讲授怎样高质量的陪孩子去读绘本 。我在高老师的课程中不仅收获了如何高质量的陪孩子读绘本外,还让我看到了自己本来的样子,明白教育的本质是自我成长,育儿即育己 。
永远都像孩子一样肆意的大笑吧!
在这个课堂上高老师主要让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从内在真切去感受什么是真正的亲情 , 什么是真正的温暖,课上我举手尝试做了一名三岁半的孩子 , 去体会做孩子是什么样的感觉,结果收获太意外了,读绘本的时候坐在妈妈右边是什么感觉 , 坐在左边又是什么感觉,我的感性思维特别强,我觉得坐在左边的时候跟妈妈在一起很舒服,结果真是这样的,然后在一起翻书 , 我作为一个三岁半的孩子,妈妈去读绘本我是什么样的感觉,体会了很多不同的感觉 。结果发现孩子的思路和妈妈的思路真的很不一样,不能用妈妈的想法去强加给孩子 。我明白看书的时候要让孩子做一名主导者,我们跟随着孩子的思路去翻书,孩子如果有情绪流动的时候,就让他尽情的去释放 , 妈妈只需陪伴 。
孩子其实是通过哭 , 来唤醒我们的爱,他需要,需要爸爸妈妈的爱,通过情绪,去看到孩子背后的心理需要,满足了他的需要 , 情绪自然化解 。
陪孩子读绘本不是为了让孩子学习词语、句子,而是在培养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个时候让孩子去记忆绘本里面的句子,实际在扼杀孩子的兴趣,而且长大会遗忘 。为避免孩子日后记不起小时候一起读绘本的温馨时光,为人父母者可以帮助孩子记日记 , 等孩子可以独立记日记时,把这本记录了他(她)很多年的日记本交到他(她)手里 , 让他(她)接着记录,形成一本非常有纪念价值的家庭回忆录,日后让他(她)自己慢慢去回忆这些美好的幸福时光 。
我是在做了妈妈以后产生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这种内在动力促使我去不断的寻求自我成长,只因想给孩子最好的榜样力量,身教胜于言传,在我身上表现的特别明显,没有任何一个人去要求我怎么怎么样,我就是那个自性在有了孩子以后出来做功了,没孩子以前生活很平稳,按部就班的生活,家庭-公司-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而有了孩子以后,视野立马开阔起来了 , 我开始跟公司辞职做全职妈妈,如我所愿孩子一岁时做全职妈妈以后 , 一刻都没闲着,陪孩子、做家务、学习成长 , 这半年的学习对我来说是我人生最重要的半年,没有人指导我该去学习什么 , 本着育儿即育己的观点,我不在孩子身上下功夫 , 我就在我自身上面下功夫,如果自己都不勇敢地去面对自己,梳理自己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情感惯性,又哪里有什么葵花宝典可以帮你成就所谓的“智慧女人”和“天使宝贝” 。我得先让自己内在力量强大起来,带动孩子一起成长,确切的说是孩子给了我一次重生的机会,我最应该感谢的就是我的女儿 , 她激活了我内在的一种程序,这个程序是爱、慈悲、悦己,我开始当下自己的状态 , 走上自我觉醒的道路 。
先后学习过的课程:
【育儿即育己——在绘本中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育儿即育己——在绘本中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文章插图
育儿即育己——在绘本中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文章插图
①:POV知见心理学的课程:疗癒了自己内在大部分的创伤;
②:中医育儿的课程:本着“为人父母者,不知医 , 是为不慈”的观点,从中医的角度学习看待小孩的各种常见的疾?。?
③:各种线下家长讲座;
④:著名作家小巫教你讲故事的课程;
⑤:圆满生命终极养生营的课程,让我走上自我修行的道路 。
⑥:推广母乳喂养的课程 , 并在中国青年报上刊登;
⑦:让爱循环,祝福中国奉爱行的课程,让我看到的慈悲心和坚持的力量;
⑧:家庭幸福密码的课程,让我看到了老公本来的样子,开始接纳老公本来的样子,不再去改变他;
⑨:我是一切的根源的课程 , 明白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
⑩:芬兰儿童技能教养法的课程:开始运用方法改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 。
还有很多不在此列举,总之呢 , 学无止境,刻不容缓 。
还有就是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课程,想写的实是太多了,无奈只能寻找其中一个点来发挥,感恩所有在这次课程中付出辛苦和努力的老师们,您们的大爱 , 让我们的学员收获无形的财富 。
换位思考:
在这个课程里,我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无论是为人父母者还是做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我们 , 都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问题 。通常我们成人70%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判断强加到孩子身上,不考虑孩子的感受 , 以为我们想的也正式孩子所想的,这其实没有尊重孩子的感受,只要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问题,我们成人基本上不会犯什么大的错误 。所以 , 时代变了,教养理念也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社会模式 。
教育孩子 , 就是自醒
世界本为一体,当你没有问题了 , 整个世界的问题就结束了,如果我还发现世界是有问题的,那一定是我还有问题 , 当我们不能百分百地接纳这个世界的时候,那说明我的心还没有实现它自己的圆满,看到世界是圆满的 , 只是见证自己内在圆满的一个结果 。回到家庭教育指导师个人成长上面来说,一个好的指导师,也应把教育的重心由教育家长放到教育自己上来 , 对于觉悟的指导师来讲,家庭教育只是一个借口 , 自我教育才是真的呢,当你把自己教育好了,才能更好的帮助更多的家庭及孩子 。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育”
而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逐渐放手的过程,孩子的生命其实是圆融具足的,其实并不需要父母教什么 。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 不是孩子需要被“教育”,而是父母需要通过“教育”孩子来缓解内心的焦虑 。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最成功的教育方式就是让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的教育 。每一个孩子的到来都是为了帮助自己和父母成为最好的自己 。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教育,我们说教育成功=教育系统和孩子系统的匹配程度,两个系统匹配得越好,家教成功的概率就越高,相反心理学上如何接纳自己 , 两个系统不匹配,往往这个孩子就变的很危险 。所以说 , 家庭的成功是概率性的事情,不是百分百的事情,除了有些孩子的父母能发挥的地方外 , 还有很多父母无能为力的地方 , 但是父母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我现在大部分时间把焦点放在自己的成长上 。柔软地拥有自己的观点,对孩子的行为、情绪、需求不批判,接纳一切的发生 。
女儿的降临 , 帮我重新找回了生命的原点,给了我一次珍贵的寻找自己,走向自己 , 完善自己的机会,让我更加懂得理解和宽容,懂得自律和责任,懂得珍惜和感恩 。这个过程,在我看来 , 就是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 。而孩子的成长,又促使我不断地学习、思考 , 增长智慧,逐渐告别昨日的软弱和偏执,超越自身的局限和困境 。
感谢孩子成就了我自己 , 她是帮助我成长的最好的学校 。正所谓育儿即育己,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也是我自己最美好的时光 。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