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比,他代表了我由衷鄙夷的一切”——
从爱的心理学角度解读盖茨比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李雪莹 王小笛 刘祎哲
(北京外国语大学)
【摘要】 盖茨比这一人物来源于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一著作由名为“尼克”的叙事者讲述 , 是围绕盖茨比和黛西两个身份迥异的昔日恋人 , 因社会阶层、人生理念、行为方式、婚姻事业等原因无法重修旧好,最后导致悲剧的故事 。盖茨比对黛西虚无却真挚的感情使得读者印象极深 。《盖茨比》展现了美国历史上短暂而特殊的“喧嚣年代”——20世纪20年代 。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国内经济形势一片大好 , 在享乐主义、斯宾塞的进化论和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哲学大肆影响下,财富的多少成了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 。而时代的缩影都得以在盖茨比身上体现 , 他的消逝也隐喻着喧嚣的退场 。本文从爱的心理学角度解读盖茨比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利用Rubin爱的二分法观点、 & 爱情类型划分等理论角度,旨在从盖茨比早期人生经历与爱情形态发现悲剧存在的合理性 。
【关键词】盖茨比 黛西 爱的二分法观点 爱情类型论
一、前言
1925年,年仅28岁的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挥笔写就《了不起的盖茨比》,宛如一声悲婉华丽的叹息 , 自此在这浮生迷醉依旧的世间留下了一串永恒的谜题——这盖茨比是谁?又为何“了不起”?(要知道,开篇作家就以异乎寻常的态度表明了“盖茨比代表了我由衷鄙夷的一切”) 。他为何如此执着于上层社会?又为何如此执着于让黛西回到身边?这些问题,幻化成巨大而苦涩的泡沫 , 漂浮在历史中惶惶无终;却也正是这些问题的思考,长久抚慰着浸润在物欲横流世界与陷于失意境况的读者们 。
《了不起的盖茨比》所呈现的情感之丰富,蕴含信息之多,是美国近代文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无论是从文学、语言学,还是从心理学、史学角度 , 《盖茨比》都存在着极大的挖掘价值,向来为无数学者青睐与倾倒 。小说中盖茨比与黛西充满戏剧性的爱情故事,更是惹人心绪万千,却常常只得静默以对 。而它更迷人处在于文风体现的精妙陡转——面对人生,面对爱情,一切都是在命运的齿轮下精巧地发生转变的——并非一成不变,而却注定走向悲剧 。盖茨比的唯一结局是历历写在纸上的 。
在这种情况下,便有甚多读者在为盖茨比命运扼腕叹息之时,做出这样的疑问:如果当初盖茨比的做法或选择不同 , 是否这个爱情悲剧的结局会不一样?而是盖茨比与黛西冲破层层“枷锁”,昨日重现般厮守终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旨在从爱的心理学角度深入探讨——解读盖茨比爱情悲剧的必然性(而非由于机缘巧合的选择) 。从Rubin爱的二分法观点、 & 爱情类型划分等理论角度,用爱的心理学相关知识重新解读这部鸿篇巨制,从盖茨比早期人生经历与爱情形态发现悲剧存在的合理性 。此外,两人爱情极大的典型性和可分析性,及这部著作的极高完整度,也为我们的理论分析提供了偌大帮助 。
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黛西成长轨迹及其对比
2.1 童年与少年时代
由于《盖茨比》的叙事为插叙,我们是随着笔者逐渐揭开的真相了解盖茨比的 。
盖茨比——或许说詹姆斯·盖兹更为贴切——的双亲,是西部北达科特州碌碌的庄稼人,在盖茨比童年时,就因环境的窘困而产生了难以言喻的豪情壮志——他怀着无比的决心,在一片废墟中为自己的未来勾画蓝图;为了实现这种目标 , 为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定下了严格的时间表,并依照时间表不懈努力 , 靠品性、勤劳和节俭的品行追逐梦想——他一直坚信这种自我约束会让他收获成功 。而有趣的是 , 这种真相被持久地掩盖,直到盖茨比无人参加的葬礼上,他寒酸的老父骄傲掏出儿子曾经的日程表——他也认为是这种奋斗的精神成就了盖茨比——虽然儿子已经早就和自己划清界限 。
盖茨比的少年是矛盾的 。十六岁,他在目标清单上,有“每月攒5美元”的雄心壮志,但常常经历入不敷出的窘迫;有“善待父母”这一条 , 但很快为摆脱出身毅然决然离开;在艰苦岁月无数的摸索中,他终于发现看起来可使一切都迎刃而解的路径——变得有钱 。变得有钱,就不用小小年纪就干维持生计的活,疲于奔命却最后悲惨;变得有钱,就能让日子过得舒服惬意,就能让从前将他踩在脚下的人一一甩开 。
而盖茨比的童年也是充满幻想的——虽然这个年龄段还未有爱情出现 , 这却是他日后对黛西产生幻想的源头,因为若无这种幻想,就不会有富裕的盖茨比,而只有那个穷困的、被现实生活的车轮碾压的盖兹;这种幻想是充满力量的,足以推动一个少年的所有奋斗行为 。
“但是他的内心却始终处于躁乱不安中 。夜晚入睡时行为暗示心理学,各种最为诡异怪诞的念头就会纠缠着他 。……每个夜晚 , 他都会给这些幻想中的美景描绘几笔,直到睡意不知不觉地袭来,合上这生动多姿的画面 。有一段时间,这些幻梦为他的想象力提供了一个发泄的出口 。”
“杰伊·盖茨比是从他自己柏拉图般的幻想中诞生的 。他是上帝之子——这个词语如果有什么意义,他想要表达的就是它字面上的意义——他必须效命于他的天父,追求一种博大、世俗、华而不实的美 。所以,他虚构出这样一个盖茨比,恰恰也是一个十七岁男孩想要虚构的人物,而他自始至终忠于这一理想形象 。”
他离家出走去往明尼苏达州南部路德教的小圣奥拉夫学院,却因学院不关心他的幻想失望返程;直到在苏必利尔湖的岸边,他遇到自己人生的机遇……
总而言之,盖茨比的童年与少年时代,只言片语便足以让读者体会一个大志少年的压抑 。他宛如一个包裹着物质与现实的浪漫主义者,浪漫是驱动他的内核,现实是他生活的枷锁 。
与之相比,黛西的童年却是生长在温润的西部上层社会 , “黛西·费伊家的旗子和草坪都是最大的” , 从小便养尊处优 。
“整栋房子透着一股引人入胜的神秘感,仿佛在暗示楼上有许多卧室比其他地方更优雅凉爽,走廊里到处是欢声笑语,赏心乐事,还有风情韵史——不是发了霉、用薰衣草保存起来的历史,而是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浪漫故事,就像今年崭新锃亮的汽车,就像鲜花仍未凋零的舞会 。”在这个情窦未开的阶段 , 黛西的物质条件富足而无牵挂,幼稚烂漫的个性和思维方式也长久地保留下来,这也养成她的云淡风轻的个性——从未缺少使她难懂珍惜 。这种颇富阶级意味的养育,决定了她日后可接受的生活水准(以及抉择点时的选择) 。
她更像一个包装为天真烂漫的现实主义者,现实是她的骨骼 , 浪漫是她次于现实趋之若鹜的血肉 。
2.2 机遇与转变
17岁的盖茨比正沿着苏必利尔湖的南岸做着维持生计的活,如同他的阶层、他的年纪的青年应该做的那样 。
“他那黝黑、愈加健壮的身体应付着时而辛苦时而闲散的工作,日子过得舒心惬意 。他很早就了解女人 , 因为女人们都宠爱他 , 他反倒瞧不起她们 。他瞧不起年轻的处女,因为她们无知;他也瞧不起其他的女人,因为她们容易对一些事歇斯底里,而在他那颗势不可挡的自负心里,那些事都是理所当然的 。”
这是盖茨比对于女人的初印象——一种脱除了两性间神秘的感受 , 唯独排斥得以剩余 。在光辉的未来面前,其他的事情都不值得放在心上 。按说盖茨比这不甘寻常却注定平凡的一生就会这样继续下去了,而仅仅一年之后的1907年,丹·科迪的游艇驶入“少女湾” , 却成了盖茨比命运的转折点 。
“年轻的盖兹两手支在船桨上 , 抬头看着栏杆围起的甲板,对他而言,这游艇凝聚了世界上所有的美感与荣耀 。科迪问了他几个问题(其中之一引出了他的新名字),发现他聪明伶俐,颇具野心 。等‘托洛美号’启程前往西印度群岛和柏柏里海岸的时候,盖茨比也一起走了 。”
在随船环行美国5年后,丹·科迪过世,盖茨比只收到他极小的一笔遗赠,更为珍贵的却是——上流社会的一切秘密铺展在他眼前 。“留给他的是一份独特而恰当的教育:杰伊·盖茨比的模糊轮廓已经充实起来,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男人了 。”
2.3 青年与参军生活
1917年 , 军中的二十七岁的盖茨比在路易斯维尔遇到了一个特别的人 , 黛西 。
“她是他认识的第一个‘名门闺秀’ , 以前他也曾以各种未表明的身份接触过这样的淑女 , 但却总有一道无形的篱笆隔在中间 。他觉得她是最可心的一位 。”
而盖茨比是以仪表堂堂的军人形象与科迪随行中掌握的上流社会交往技巧 , 略带欺骗地登堂入室的,他原想在这段感情中“能占有多少就占有多少”,而在将离开时却“已然献身于一种理想”——事实是黛西可以毫无代价地返回她的生活,而自己却被抛入从前的生活深渊 。
“盖茨比显得心慌意乱,好像自己受了某种欺骗 。……盖茨比深切地体会到财富是怎样令青春和神秘永远长驻,体会到一身华服如何让人保持清新靓丽,体会到黛西像白银一样闪亮耀眼,在穷人激烈的生存斗争上,安然而高傲地活着 。”
盖茨比的贵族初接触使他震撼了,在此之前他未曾有过如此明晰的图景;却更加坚定了信仰:永恒的财富面前,人显得卑微渺?。?而把金钱握在手里 , 就能掌握到自己想要的所有 。而他唯一忽视了一点——这闪亮而挑逗的黛西,也是因金钱与地位簇拥下显得明艳动人 。他把她及她的附属物看作一体,却拒不承认她作为人也应有的烟火气息与世俗考虑 。在他的眼里,黛西更是成为了永恒的财富与一切美的事物的化身 。
1917年末,盖茨比被调往一战欧洲战场 。他在战争中表现出色,上尉、少校、连长……他由于复杂的情况被送往牛津,不得归国 。与此同时,与黛西的通信中,形势也在陡然发生着扭转 。
“她不明白他为什么不能回来 。她开始感到外界的压力,一心想要见他,想感受他的陪伴,想确认自己做的没错 。”
可以看出,黛西为盖茨比做过等待——虽然可能极其短暂 。在小说凌乱的时间线中,我们可整理得出:直到1918年,盖茨比仍与她保持着书信交流 , 甚至“有人说一个冬天晚上 , 她母亲发现她在收拾行李,准备去纽约跟一位要赴海外的军人道别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可是1919年的秋天,毕竟
“那时的黛西还年轻,她那虚华的世界里充溢着兰花的芬芳、社交的愉悦和乐队的欢歌,正是那些歌舞乐曲为逝水年华定下了基调,用新的旋律演绎着人世的启示和忧伤 。……黛西重新开始繁忙起来 。忽然间,她每天又有五六次约会 , 跟五六个男人见面,直到黎明才昏昏入睡 。”
是的,为何一个妙龄少女要如同一个苦行僧般生活?这个妙龄少女只是到了做出选择的年龄,何况她有数不清的选择 。“这整个时期,她的内心都渴望作出一个决定 。她想现在就安排好未来的人生,事不宜迟 。而且这必须由近在眼前的某种力量去推动——爱情,金钱,总之要实实在在的东西 。” 虚无的承诺她本来就甚为怀疑,如今更伤她太甚,黛西想通了——事实上将感情玩弄于股掌的她势必选择这条道路——1920年春 , 她“毫无意外”地嫁给了身形和地位都使她光彩十足的汤姆·布坎南 。
2.4 发展与结局
本文笔者刻意将前三部分拉长 , 这绝非作者菲茨杰拉德本意,因为小说的主要部分只集中在这第四段 。而这一段之所以如此绚烂而快速凋零,皆因前三段——这没有展开说明的悲剧的伏笔而注定 。
作为一个普通士兵的盖茨比,虽然军功累累,却依然一穷二白 。彻底失去了黛西这缕曙光的他,在偶然的机会下至黑社会头目沃尔夫麾下贩卖私酒 , 在一战后的美国 , “禁酒令”的表象下笼罩的黑市交易让盖茨比大发横财,几乎一夜暴富;他开始置办豪华别墅(位于黛西东卵岛的家海岸正对面)及举办大型宴会 , 一方面为吸引名流牵引贩酒链,一方面为再次吸引出他梦寐以求的爱人黛西 。
他做到了 。黛西受困于丈夫无底线地与情妇联系 , 正对当初放弃浪漫感到后悔;正在这时,盖茨比以绅士的形象重新现形行为暗示心理学,向她表示:这一切恢弘的场景与未来都是为她而存在,他的衷心始终未变 。毫无疑问,黛西四年以来压抑和逐渐磨灭的浪漫与激情被瞬间点燃 , 她迫不及待地投入盖茨比的怀抱——虽然初衷仍如少女时期那样,为了新鲜感和情调,并加入了几分对丈夫的复仇 。而事情情态趋于失控,盖茨比好胜的欲望驱使他必须让黛西离开丈夫,“回到”他身边 。在谈判破裂的那天,黛西开车竟意外撞死了丈夫的情妇,盖茨比为不让黛西负责 , 谎称自己是开车的人 。而情妇的丈夫则到盖茨比家的后院中枪杀了盖茨比 , 彼时,盖茨比正不顾作者的劝阻,在泳池中苦苦等待永远不会响起的电话 。
盖茨比的一生,为梦想空守太久,付出太昂贵的代价 。我们不得而知他死时心中怀着希望还是业已绝望 。他的爱情也是他梦想的一部分 , 似乎乔丹那一句无心之言一语成谶:
“世间只有追求者和被追求着 , 忙碌的人与疲倦的人 。”
三、关于盖茨比的爱情类型分析
3.1 Rubin爱的二分法观点
爱的二分法 , 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对爱一种分类法:将浪漫关系分为“爱”和“喜欢” , 认为喜欢和爱有着不同的本质 。Rubin认为“爱”以下三个特征:
“喜欢”也包括三个成分:
盖茨比对黛西的感觉是“爱”与“喜欢”的混合物,虽然全然是单恋 。在他的心中有一个幻化的黛西形象,他全然依赖这个形象给自己的指引:
他因誓要与她在一起而撒下弥天大谎前往欧洲战?。?并因此所向披靡;
他因誓要夺回黛西而不顾一切地发财,却又害怕她远离而对身世欲盖弥彰;
最终也因对她的依赖而走向毁灭 。
在他的世界中 , 别的女人都是乏味与无知的象征,唯有黛西是完美的集合 , 因此排他性很强 。而他又对她怀着百分之百的尊敬 , 以至于他略有触碰,就觉得这种美好的憧憬受到了损毁,书中曾有这样一段发生于两人重逢偷情,盖茨比的心理描写:
“我看到那种困惑的神情又浮现在盖茨比的脸上,他似乎对眼下的幸福有点隐隐的怀疑 。将近五年了!那个下午一定有某些时刻,黛西并不如他梦想中的那般,但这不是黛西的错 , 而是因为他的幻想生命力过于旺盛 。这种幻想已经超越了她,超越了一切 。他以创造的激情投入到这场梦幻中,不断地给他增添色彩,用飘来的每一根绚丽的羽毛点缀着它 。再炙热的火焰,再饱满的活力,都比不上一个男人孤独的内心积聚起的情思 。”
在盖茨比心里 , 一切赞许的评价都比不过他脑海中黛西的形象 。而接触到现实的那一刻,或许他有所失望,但继续用他天真的秉性坚守那根维系自己从小至大渴望的弦 。
黛西对盖茨比的感觉却是在“喜欢”和“无爱”间摇摆 。在她十八岁时首次遇见盖茨比,她漂亮的容颜、天生的挑逗宠溺、物质的富足,都使她在伙伴和异性间成为人上人,极富优越感;在长期的成功社交中,她渐渐习惯并享受众星捧月的感受 。因此,对感情这件事情,少女时期的黛西视若儿戏 。当盖茨比以富裕军官的身份进入她的生活,巨大的新鲜感和激情将她影响,似乎显得这段感情如此不同,她对盖茨比很是赞许,“每个女孩都会希望有人用这样的眼神注视着自己 。”但这段感情仅限于此 , 没有排他性、没有接纳,盖茨比长期的离去与虚无缥缈的维系,不能给成熟中的少女依赖 , 更不可能提供帮助;黛西的阶级和经历让她最终选择“现在就安排好未来的人生,事不宜迟”“总之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
可见,盖茨比的“爱”并不能换来黛西摇摆的真心,在对待浪漫关系这一层面,两人存在不对等与分歧 。
3.2&爱情类型划分
1993年 , 与按照是否包含性的因素,将爱划分为友谊式的爱情( love)和激情式的爱( love) 。
盖茨比对黛西主要为激情式的爱情(除却时长特征) 。他自与黛西相识,就“渴望占有更多”,并且迅速与黛西发生了性关系 , 他的情感温柔与狂野、狂喜和痛苦、焦虑和追逐共存,他为主宰他一生的激情所控,不可抗拒地希望黛西能在他身边 。因害怕被她拒绝,他努力编造自己的身世经历、刻意创造黛西为之兴奋的狂欢派对(事实证明黛西并不十分感兴趣),在情敌面前极为紧张却宣示主权的心态、渴望完全占据黛西不惜用决裂谈判的方式、在脑海中过度理想化黛西形象……但不同于激情式爱情的一点是,因为最终并未得到爱情 , 他的爱持续很久,但仍可以从与黛西距离拉近后的心里变化看出这种爱情的脆弱与不堪一击 。
而黛西对于盖茨比为典型的激情式的爱情 。少女时期她的眼中,盖茨比的温柔与野性,对她构成极大的性暗示 , 她挑逗的天性也并不排斥与他深交,性欲望、对盖茨比形象的理想化、强烈的喜悦,让她初识时陷入爱情 。而短暂的激情褪去,她很快把他抛到脑后,投入下一段激情 。果不其然,激情不能延续太久 , 面对丈夫的背叛,盖茨比的出现无疑是她追逐激情的良药 , 她又欣喜地重回这个怀抱 。讽刺的是,她的丈夫汤姆和她也是一类人,在发觉“妻子和情妇突然都从手中溜走”后 , 他重审了婚姻的甜头,两个人重归就好,将悲剧死去的盖茨比抛之脑后 。而夫妻俩的后续发展,也能看得出苗头……
综上,盖茨比与黛西的爱都是激情式的爱情 , 两人都对对方期许过高,爱情发展来去皆快 。缺乏为长久关系打下的坚实基?。?显得虚无不实际 。
四、结语
从爱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找寻支持,我们遗憾地宣告了盖茨比与黛西感情的必然终点——终将分离 。不是哪一个契机的更改可以使这对佳人相濡以沫,而是起点的差异和意识终点的迥异,让他们的结局有了一个定论 。
菲茨杰拉德用一代人,书写了一个盖茨比 。
那些经历他都有走过:他无心学业,常常缺课考试不及格,几乎全部精力都放在社会活动上 , 如同文中尼克一样善于观察社会变化;美国宣布参加一战,菲茨杰拉德也参军了 , 但他还未及被派上战场,一战就结束了 , 这也自然导致了盖茨比战时经历描写的缺失(按说这样英雄主义色彩的渲染对于盖茨比是重要的,而菲茨杰拉德忠于写实 , 没有经历以便描写);1919年,他的妻子泽尔达失去耐心提出终止婚约,时间也恰与盖茨比与黛西第一次分手相吻合,早年的种种经历,造成了菲茨杰拉德一生都对金钱二字格外敏感,却格外深刻;1920年因《人间天堂》一炮而红,各家杂志开始争相向约稿,如同盖茨比一夜暴富的对照;1919-1929年,菲茨杰拉德的年收入极多,夫妇俩纵情享乐,挥金如土,行为出格 , 正如同回到盖茨比身边的黛西与其挥霍唯一的快乐时光;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同时他开始酒精沉迷 , 妻子泽尔达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进入医院,如同盖茨比与她的关系走向衰败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属于菲茨杰拉德的黄金时代也悄然逝去 。1934年《夜色温柔》已不负盛名 。酗酒成为作家逃避生活的唯一方式,也挥霍着仅存的天才 。经常拖欠稿件的恶习、不合时宜的风格,使得杂志和报社陆续中断了向他约稿 。1940年他死于酗酒导致的心脏病突发 。
可是否真的是泽尔达害了菲茨拉杰德?是否真的是黛西害了盖茨比呢?
盖茨比彼时正穿上泳衣走向泳池,迎接自己生命的终点 , 书中说着这样一句话,读来有一种令人困惑的应召与预示:
“我其实觉得,盖茨比本人并不相信会有电话来,他也已经不在乎了 。”
换一种思路:盖茨比,也就是菲茨杰拉德的一部分,已经敏锐地察觉到悲剧结局的必然性,他以最大的力气玩弄终将衰败的命运,以最大的力气争取终不属于自己的爱情与阶级,他或许对结局的戏谑是默然接受的,不过他依然用尽全力,因为他站在生命的终点时,可以如他骄傲的一生一样高贵地回首 , 然后走向他所追求这条路的,必然的湮灭 。
也正如本书被镌刻在菲茨拉杰德墓碑上的最后一句所言:
“我们奋力前行 , 小舟逆水而上,不断地被浪潮推回到过去 。”
一切的结局已根据开端与伏笔写好 , 在盖茨比的身上,他的结局是望得见的,生命也好,爱情也罢 。
而每个人也是如此 。《了不起的盖茨比》,既是对盖茨比爱情与人生的悼唁,也是不知所终也能勇往直前懵懂时代的骊歌 。
【本文节选自《爱的心理学》通选课程李雪莹、王小笛、刘祎哲小组撰写的期末作业 。禁止转载!】
[1] Rubin, Z. (1970).oflove.ofand, 16:265-273.
[2] , E., & , R. L. Love, sex, and : Their , , and . New York: ; 1993.
【盖茨比爱情悲剧–从爱的心理学角度解读】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 吃饺子的美好寓意 一碗水饺的爱情寓意?
- 想象力比孩子的标准答案更珍贵
- Windows 7和Windows 10系统全面对比评测
- 国产红酒哪一款比较好喝 ?国内哪款红酒好喝性价比高
- 女生和女生恋爱是一种什么体验 ?跟比自己大的女生恋爱是种什么感觉
- 咖啡代表爱情 代表爱情的奶茶有哪些?
- 二婚比一婚幸福面相 ?找老婆漂亮重要吗
- 矮子馅饼的制作方法 武汉饼子街比较出名的?
- 比自由恋爱的更靠谱 ?自由恋爱和相亲哪个更靠谱
- 如何比同龄人年轻十岁 ?怎样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