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墨迹”?家长懂得这三点,不吼不叫也能教出自律好孩子

前几天我和几个朋友聊天,大家的话题都是围绕孩子在家这段时间的生活,小梅是个全职妈妈,她女儿暖暖去年刚上幼儿园大班 , 他平时陪伴孩子很多,但这段时间寸步不离在家带孩子,还是变得非常暴躁 。她说孩子非常不听话 , 做什么都磨磨唧唧的,每天吃饭、刷牙、洗脸这样的事都要她喊不下十遍,更不要说乖乖写作业了 , 她经常忍不住冲孩子大吼大叫,但暖暖还是经常屏蔽她的话,像没听见一样做自己的事情 。
小梅也很纳闷 , 孩子在学校也不是这样的呀,老师说很听话,为什么在家会这样呢?她甚至怀疑孩子是不是心理受了什么刺激 。很多家长都存在这样的担忧,孩子墨迹孩子的四种性格认知性 , 用什么方法都不管用,只能提高音量用“吼叫”来解决问题 。
孩子做事墨迹 , 并非是故意为之,而是每个孩子的人格气质不同 , 气质决定认知行为 。经典书籍《你的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一书中提出:气质是一个人的行事风格 。气质不是“做什么”或者“为什么”,而是“怎样做” 。所以,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人格气质 , 才能够理解孩子平时的行为 。
如何确定孩子的人格气质呢?
1.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心理学上的“气质”与我们平常所说的“这个人很有气质”不是一个概念,心理学上的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人格特征 。气质与我们通常说的秉性类似,是一种不会轻易改变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
《普通心理学》中将气质分为四类:
胆汁质:这一类人精力旺盛、情绪发生快而强、言语动作急速、热情、直率、朴实真诚、急躁、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做事也常常感情用事、难于自制 。
多血质:这一类人活泼好动、情感发生快而多变、思维言语动作敏捷、易适应环境、亲切、乐观、浮躁、稳定性差 。
粘液质:这类人沉着冷静、情绪发生慢而弱、思维言语动作迟缓、稳定、安静、坚韧、有自制力、执拗、淡漠 。
抑郁质:这类人软弱萎缩、情绪发生慢而强、富于自我体验、孤僻、言语动作细小无力、敏感、羞怯 。
根据以上气质理论,可以判定出,做事墨迹的孩子属于粘液质人格,其外在行为表现为节律性差、敏感度低、注意力分散度较低、坚持度差 。这就不难解释,小梅的孩子为什么总是磨磨唧唧,并且怎么吼叫都不奏效的原因了 。
2.如何判定孩子的气质类型呢?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与父母合作》一书的作者,罗娜.雷纳给出了四种气质所关联的九种外在行为表现:即敏感度、活动量、反应度、适应性、情绪特质(开心、严肃)、坚持度、友好度、规律性和注意力分散度 。
孩子的气质不同,行为特征也不同
胆汁质的孩子:活动量大,每天都跑来跑去,对于任何外界的声音、事件反应都很强烈,能够很快适应环境,情绪外放 , 经常大哭大叫,对一件事情的坚持度不高、注意力也更容易被分散 。
多血质的孩子:与胆汁质接近 , 精力旺盛,不喜欢睡午觉,爱闹腾,情绪不会那么外放,但也是喜形于色 , 有相对的规律性,可以控制,对人友好 。
粘液质的孩子:相对慢热,喜欢观察 , 做事有自己的规律 , 不愿意被人打搅,注意力也不容易被分散,规律性较好,做一件事有坚持的耐心 。
抑郁质的孩子:情绪相对比较封闭,每天也比较安静,经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力不强,但坚持力很好 。
将孩子的气质类型与外在行为相对应起来 , 就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沟通和教育了 , 不必每次都大吼大叫,孩子依然会配合 。
如何不吼不叫,教出自律的孩子 。
家长学会控制情绪
1.家长用科学方法自我控制情绪 。
我有个同事有一对儿双胞胎女儿,因为自己的妈妈只能白天帮忙照顾孩子,所以她一下班就要把孩子接回家,然后开始做饭,带孩子玩儿,哄睡等一系列工作完成后,也到了快要睡觉的时候了 。养双胞胎对于一个家庭来说 , 经济压力也很大,她经常情绪失控,对孩子发脾气,但很显然,让他发脾气的不是孩子,而是“带孩子”这件事 。所以做父母的应该首先学会帮助自己减压 。
a.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自己减少吼叫行为 。认知行为疗法是很多心理咨询师都会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 这种方法主张诚实面对自己的情绪 , 包括负面的,不论做了什么,都不自责,不羞愧 , 正确对待自己 。当人们陷入某种情绪不能自已,甚至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的时候,需要用认知行为疗法来改变这一切 。
父母对孩子的吼叫,不会让孩子的不当行为结束,反而会让父母陷入自责和后悔 。这个时候需要观察自己的想法,分辨自己的情绪,然后追踪行为的根源,这是控制情绪的关键过程,也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 。
b.练习“正念减压”,改变吼叫的行为习惯 。正念减压疗法是乔.卡巴.金博士创造的,它教会人们如何改变自己对待身体疼痛的态度,如何有耐心和不作评判,如何善待自己 , 以及如何对健康抱有更接纳的态度 。平时可以多自己的呼吸、冥想和自我观察 , 并规定好次数,做好自我评估表格 。
我以前也是个容易暴躁的妈妈 , 后来经常使用正念减压法,一天冥想呼吸两次,当自己有任何不良情绪的时候,会第一时间记录到自我评估表上,久而久之,就可以改变心态脾气,改变评判和职责的态度,从而减少吼叫的习惯 。
家长认知自我 , 正念减压
c.不吼不叫的ABCDE法则 。当家长感觉被孩子激怒,情绪难以控制,马上要迸发的时候,可以使用不吼不叫的“ABCDE”法则:
A:自问(Ask)
B:呼吸()
C:平静自我(Calm )
D:确定孩子的需求( What your child needs)
E:同理心()
自问:是问自己的情绪,自己现在感觉如何 , 是不是评判或者指责了孩子的行为?
呼吸:腹式呼吸,3-5次缓慢进行,呼吸 。
平静自我:积极暗示法,让自己的心态尽量积极孩子的四种性格认知性 , 趋于平静 。
确定孩子的需要:想一想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的气质,孩子的行为传递了什么信息?
同理心:和孩子共情,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 。
做好以上五部,我们可以尝试去跟孩子沟通,并且以自己看到的事情为沟通的内容 , 抛弃一切主观的情绪和指责 。
例如,孩子一进门就把衣服书包扔到地上,不管不顾地去玩儿了 , 你看到满屋子的乱糟糟的东西,心里想,已经糟透了,怎么你还往地上扔东西 , 一点都不体谅妈妈的辛苦 。当你这么想的时候,一定会爆发 。但是如果你对孩子说:”宝贝儿 , 我看到你把衣服和书包扔到地上了,妈妈收拾这些东西需要花一定的时间,你能来帮我吗?这样我们就可以早点吃晚饭了 。“这样只是描述了事实情况,没有负面情绪和主观指责,孩子也会养成关心体谅的习惯 。
不吼不叫,观察沟通
2.让养育方式适应孩子的气质 。
a.观察孩子的行为 。根据我们前文讲到的9中气质行为类型,先来观察孩子的行为,然后分析出孩子当下的气质形态,再做出进一步的决定 。例如,孩子早上起床很墨迹,叫了很多遍都不起来 , 好不容易起来了 , 根本不配合大人洗漱,也不穿衣服,拖拖拉拉的就是不想出门,这个时候,家长通常都会忍无可忍而大发雷霆 。孩子因为恐惧服从,可孩子的行为习惯没有改变 。
如果家长可以先观察,判断孩子的气质为什么会导致这种行为的话,会事半功倍 。早上起床墨迹的孩子一定是节律性差、敏感度低、坚持度也较差的 , 这个时候家长需要给孩子锻炼一个每天早上起来都能坚持的一件事情,比如家里的小猫每天早上这个时候要喝水或者吃猫粮,或者家里的鱼这个时候要喂食,又或者和他一起养的小花要浇水,总之一定有一件他自己参与的事情需要他来负责人,这是培养孩子坚持度很好的方法 。
我当初是通过养植物来解决孩子赖床拖沓的问题的,孩子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他的小花有没有长高,有没有开花,无需吼叫,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 。
b.将养育方法与孩子的气质相结合 。家长也要判断出自己的气质 , 看看你和孩子之间的气质是相冲突还是相协调 。比如我是个敏感度2分 , 情绪高反应强度的妈妈,很容易被外界的因素影响,且很容易做出情绪外露的反应,但我的孩子偏偏是个活动量5分,节律性2分的孩子 。
有一天中午,孩子不午睡,一直在客厅跑来跑去,这让我很烦躁 , 我叫孩子去睡觉,要么就安静地呆在客厅里,可是我说十遍这个孩子都不会听的,因为他的活动量导致他很兴奋 , 而这个时候除了发脾气 , 我似乎没有别的办法了 。
方法与孩子的气质结合
如果我们提前掌握了气质认知行为方式 , 那么在做出一系列行为之前,我们会有预判,会根据孩子的气质类型做出调整 。节律性差的孩子,注意力分散度一定是高的 , 这个时候如果我想要让孩子做什么,我可以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来达成目的,无需吼叫 。
3.科学运用管教方法 。
判断了孩子和自己的气质行为后,有了行之有效的养育方式,减少吼叫,不发脾气,我们就可以设立规则,加强管教,让孩子乖乖配合了 。
a.管教4C法则:
沟通()
选择()
结果()
【孩子总是“墨迹”?家长懂得这三点,不吼不叫也能教出自律好孩子】链接()
沟通:刚开始的沟通一定要简短有效,客观陈述事实,沟通情感 。多鼓励,少抱怨 。
选择: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权利,让孩子参与决策,自己做决定 。
结果:根据孩子参与的决策,顺势制定规则,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
连接:孩子的感受,与孩子做情感连接,表示共情 。
举个例子:孩子晚饭后不肯写作业,非要玩一会儿电子游戏才去写,但是你的原则是一定要写完作业才能玩儿,这个时候孩子用哭闹来逼你妥协 。这又是一个触发怒吼的直接因素 。
4C法则教会家长:我知道你想要玩儿游戏,可是我们已经说过每天写完作业才可以玩儿,难道你忘了吗?孩子这个时候会耍无赖:我就要玩儿,我今天就像先玩儿再去写作业 。你可以告诉他,我可以同意你的要求,但是你自己控制好时间,今天作业时一定要写完的 。这个时候不用管他,他一定玩儿的忘乎所以 。等到了差不多的时间,你可以提醒孩子,该写作业了 。
运用4C管教法则
两种结果:一是孩子选择写作业,但是会写到很晚,他甚至困到写不完 , 二是他压根不写 。那么我们就让他直接承担这两种后果 , 第一种是再困也要写完,他会非常难受 。第二种是第二天去学校无法向老师交代,他会感受那种被老师质问的窘迫和不知所措 。下相信不论哪种,他都会深深记住自己选择的代价 。最后 , 一定要连接,妈妈知道你很难受,妈妈也很难过 , 以后你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 , 如果你愿意,妈妈也会帮忙提醒你的,好吗?
学会这一套法则,不愁你的孩子不听话 。
b.共同建立家庭愿景,让孩子对生活有规划 。我们家习惯一起去设定计划,比如,在每年的跨年夜,我们会一起许下每个人的愿望清单 , 大家写在纸上,然后拿出来念给所有的家庭成员听,最后,包括孩子在内的家庭成员都会参与为家庭设立一个可实现的目标 。
比如,今年我的孩子提出的家庭目标是:可以给家里多增添几条小鱼吗?他说家里鱼缸里的那两条鱼太孤单了,没有小伙伴 。我们非常赞同他的说法,于是我们就开始鼓励他攒钱,攒够一条鱼的钱就去买一条,最终我们家又新添置了5条鱼 , 而照顾这五条鱼的责任就落在了小伙子身上 。
这一系列,都培养了孩子设立目标,如何去完成目标 , 最后达成结果后要怎么样的一个过程,相信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感受到什么叫自律 , 什么叫规则 。
陪孩子共同成长
我是梅三倌儿,也是愿意陪孩子成长的心灵导师 ,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独一无二 。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