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
这是一封倡议书
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20年12月2日,南阳二中一学生高空坠亡,疑似校园霸凌 。
21年7月22日 , 课堂玩手机被没收,15岁高二男生跳楼身亡 。
21年8月23日,13岁女孩跳楼身亡,妈妈质疑作业太重 。
21年8月27日 , 河南孟津幼儿园儿童高空坠亡
。
。
。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这是一个个年轻、活泼的生命啊 。
我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 但是我们的孩子们懂吗?
说句实话:我们的家长们真的重视孩子的安全了吗?我们的学校真的将安全落实到位了吗?还是走马观花完成任务而已呢?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仅仅是出现在电视剧里的一句台词而已 。
简单一句话,显示出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希望 。
但是对于生命 , 我们不能等到失去了再去珍惜 。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NG 。
保护下一代,是人类的天性 。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生存环境”,我们该如何去做,才能保障我们下一代花朵的人身安全呢?
01
我们不得不承认,翻看众多悲剧,危险大多与学校有关 。
要么发生在学校,要么与学校老师有关 。
但是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悲剧的高发群体,是处于青春期的初高中生 。”
如果:
没有正确处理好孩子青春期矛盾且敏感的性格
没有做好应有的理解和倾听
没有对孩子的心理有一定的把控
则会大大增加悲剧结局的风险 。
这是家长和老师必须要做的配合 。
家长要生儿育女,老师是教书育人 。
两个角色共有的职责是“育”,而“育”,则是家庭管教和学校教学的根本 。
“育”是家长和老师二者共同的责任!
“育”=“教育”?or“培育”?
“教育”是不平等的,是需要施教者手把手带领,教受教者做事,以施教者为主体的 。
而“培育”则是循循善诱,在孩子有了自己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之后如何对孩子进行受挫教育,加以引导 。先有的是受教者 , 施教者是起到了“培土”的作用 , 所以“培育”是以受教者的孩子为主体的 。
“育”,在孩童时期可以准确理解为“教育”,但是在青春期则要理解为“培育” 。
在孩童时期,如何去“教育”孩子是重中之重,而这个主体 , 则是家长在负责 。
还是那句老话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关键的老师,就是这个道理 。
02
桃子、柑橘、梨、柚子等等水果大家都喜欢吃,既有不同的口味,又满足了人们对于不同维生素的需求 。
但是你知道吗?果树一般前三年是不结果的,他们在扎根!而且哪怕是同一批栽种的同一品种 。
如果因为种植者的失误,很可能造成死苗;如果在小树的生长期,施加的水分和养分不同,不同地块的土质不同,三年以后收获果实的质量则也会不尽相同 。
孩子也是一样,“从小看老”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该如何去教育小孩子呢?
老师在这里给家长们提一些建议:
①底线教育 , 让孩子学会什么事情是永远不要做的,不仅仅是要珍惜生命,爱护健康,还要遵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线等 。
②兴趣教育,学科学习不放松,兴趣培养不间断,让孩子从小就有自己良好的兴趣爱好,有益的兴趣则是学习良好的润滑剂,培养孩子全方位成长 。
③专注力教育 , 教育孩子从小做一件事一定要有始有终,切忌不能半途而废,这一点对于孩子日后学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
④挫折教育 , 不等同于故意为难孩子,而是让孩子学会敢于直面困难,以及遇到困难后的坚韧不屈 , 解决问题后的反思等等 。
⑤自我认知教育,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自己是一个主体,要独立 。但是独立的前提是 , 家长做好孩子坚实的后盾!
⑥榜样教育,这一条是写给父母们的,说不如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执行过程中一定会有阻力,那么在做决定前,多问最初是想要做什么的 。
急功近利少一些 , 谆谆善诱多一些 。
在孩子的眼里,一切都是慢的,很多事都是第一次接触 。
所以需要家长多一点耐心 , 多一点细心,用孩子能听懂的方式去沟通 。
03
对于青春期孩子的“培育” , 则更要讲究方法 。
青春期是介于儿童期和成年期之间的过渡期 。
它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人的青春期是10-20岁 。
青春期本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 但是往往被大多数家长、老师定义为“叛逆期” 。
谈“叛逆”色变 。
家长恐慌,孩子逆反,之间老死不相往来 。
一个小学时还好端端的孩子 , 性格开朗、活泼 。
为什么到了初中,就像换了个人呢?
自闭、不爱讲话、易怒、自以为是、谈恋爱都是他们的标签 。
但是贴标签公平吗?
首先,贴标签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
如果是用到了孩子身上 , 那更是大错特错 。
因为孩子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对于经常和青春期孩子相处的老师我来说 , 个人以为,青春期的孩子绝对是优点大于缺点的 。
以下是在我的眼中,青春期孩子的样子:
①很勇敢如何对孩子进行受挫教育 , 在慢慢学着独立 。
②思维活跃、敏感,在尝试突破思维瓶颈 。
③情感丰富 , 在学如何接触真正的社会 。
④愿意表达,有个性 。
⑤爱美爱耍帅 , 解放天性 。
⑥正义感强,乐于奉献,见义勇为 。
所以我的学生和我的关系都比较融洽 。
对于家长,也是同样的道理,家长和孩子和谐相处的例子,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 。
作为家长 , 如果你公正、平等地看待孩子时,孩子眼中的你也会是愿意沟通的“好人”,否则可能就是孩子眼中的“坏蛋” 。
不要觉得青春期过去后 , 孩子一切不成熟的想法自然会过渡掉 。
不会的!没有人去培养,没有人去引导,无论多大,他们的想法依然会不成熟,这就是青春期心理因素为什么这么关键的原因!
这个培育,自然就看家长、老师的了 。
那么该如何去培育青春期“大孩子”呢?
老师在这里给家长们提一些建议:
①明确底线,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底线、老师的底线、孩子的底线,包括维护自身安全、法律道德底线、父母和老师的底线等,自己心里要有度不超越底线 。
如果有其他人超越自己的底线,则一定要学会如何去处理,不能放任自流,实在不行,老师是你的沟通桥梁,家长是你的永远的保障 , 因为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
②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青春期孩子其实是希望被肯定,为证明自己是闪光的那一个,有时候会做一些看起来低级的事情,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要多理解多沟通,也许孩子是真的遇到了什么难事 。
③改变和小学生相处的模式,探索以幽默的方式,像朋友一样去和孩子日常沟通交流 , 打开沟通的窗口 。
④做孩子的榜样,引领孩子的价值观,不可否认,家长和老师就是比孩子见的多 , 对事理解得更深刻 。
⑤带孩子做人生规划,这是家长必须做的,对于达到孩子初步的人生目的,除了学习,孩子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家长也可以带领孩子,用一些分解法进行分解和辅助执行 。
⑥探讨时事,这是具体的举措,也是很好的切入点和可执行的方法,可以通过这种沟通,来达到以上5个目的 。
当然对于学校来说,安全防范措施一定要到位 。
但是见得太多学校直接把楼道走廊封死,但是依然杜绝不了悲剧的发生 。
这是家庭的悲剧,也是教育的悲剧 。
只有家长(家庭)和老师(学校)共同配合,抓好学生心理建设 。
才能从根源避免悲剧的发生 。
沟通多了 , 误会少了,因误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就少了 。
理解多了,错误少了,因犯错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就少了 。
一件又一件悲剧仍然在上演 。
所有人必须要行动起来
拒绝校园暴力 , 增加学生维权渠道!
拒绝轻生事件!
持续 。。。
【在黑暗的角落里,我们该如何保护好孩子?】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 零写在前面
- 3种野菜大量上市,现在吃正鲜嫩,别不懂
- 在 CentOS 7 CPanel 服务器上安装 MariaDB 10
- U盘明明还有很大空间,为啥在拷文件的时候提示“空间不足”
- 庭审现场为何没有书记员?答案在这里
- 小年为什么要祭灶王
- 网上买东西哪个网站好
- 外地人在天津买车上牌需要什么条件
- 胡桃木在农村有哪些妙用 ?胡桃木是什么木材
- 教育的智慧就是明白在什么时候用怎样的话指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