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迫孩子学习还是放任自流?背后折射的是家长的教育焦虑

做家长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我们不是长到20多岁成人之后就不需要进步了 , 也不是有了孩子之后就自动成为成熟的父母了,成为父母只是人生路上一段新征程的开始 。在为人父母这个职业上,我们要持续努力学习、进步 。而且,不是自己努力就可以 , 还要跟孩子、跟其他家庭成员团结协作好 , 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还要不断锤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这个过程还避免不了犯错,所以我们要不断地纠错、学习、调整,然后进步 。
大多数家长的目标是好好培养孩子 , 让孩子成人之后能够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但是,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因为家长理念的不同,导致家长对孩子的管教方式截然不同 。有的家长对孩子严格要求,有的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他们都是什么样的心态呢?看看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事例对比 。
01、女儿发烧38.9度,女儿哭着请求:“妈妈,我能休息十分钟再写作业吗?”孩子的请求却被妈妈拒绝 , 要求她继续写作业 。
02、某小学组织了期中考试,但之后却没有给学生们发成绩,也没有提考试的事情,有些家长感到很疑惑 。过了一段时间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有家长举报学校组织期中考试,违背了教委发布的有关规定 。所以学校考完试也没敢跟学生公布成绩 。
有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不惜狠下心来逼迫孩子学习,发烧到38.9都不舍得让孩子休息10分钟,背后折射出的是家长拼命想让孩子上进的想法;而有的家长连最基本的期中考试都不想让孩子参加:我的孩子上学校是为了感受集体生活的氛围,不需要查验学习知识的效果 。
【逼迫孩子学习还是放任自流?背后折射的是家长的教育焦虑】对第一件事情 , 绝大多数的家长表示同情这个孩子,不理解孩子的妈妈为什么要这么狠心:
太疯狂了!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更重要呢?
这种最后遇到挫折随时跳楼信不信?心理压力太大了
这太狠!妈妈以前受过多大的罪啊,现在拿来用在自己孩子身上!
有的妈妈却表示非常理解这位妈妈的狠心:
有十分钟就有二十分钟,一个晚上什么也别干了
谁都不想逼自己的孩子 , 是一群天天把孩子学习成绩看得比天大,报一堆课外班的家长们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 。
不是当妈妈的狠心,每天作业那么多,课上讲得又很少,不使劲写作业能行吗?
对第二件事情,家长们的观点出奇地一致:
不考试怎么知道自己学得如何,查缺补漏怎么做?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逼迫孩子学习还是放任自流?背后折射的是家长的教育焦虑

文章插图
逼迫孩子学习还是放任自流?背后折射的是家长的教育焦虑

文章插图
自己的孩子学渣也不叫别人孩子好好学 。
不让孩子考试,那送孩子去学校做什么,在家自己教就是了
我觉得这两件事情表面看起来很不同:一位让孩子努力上进,一位让孩子放任自流 。其实,仔细揣摩一下强迫恐惧是否去读书,你会发现,这两位家长背后的心态基本是一样的:焦虑过度 。只不过表现方式截然相反而已 。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在抚育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接触了很多的家长,近两年因为因为一直教育,经常在网上浏览一些教育类的文章 , 平时也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自己也写了一部分教育类的文章,我发现家长们心态真是各不同,什么样的都有 ,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教育焦虑 。
其实,教育焦虑无处不在,只要我们觉得对孩子的前途负有责任,只要我们想让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就避免不了焦虑 。适度的焦虑是有益的:可以让我们有危机感,督促我们保持动力 , 不断进步 。但是,焦虑过多会影响我们的幸福程度,会破坏亲子关系,破坏孩子的学习动力 。
孩子发烧、身体难受时,学习效果会好吗?肯定不好 , 我们自己也不是没生过?。?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连手机都不想看,何况是做脑力劳动 。休息10分钟能影响学习成绩吗?我觉得今天的作业一点儿不写也不会影响的,何况是10分钟 。
而那位投诉学校期中考试的家长,排除掉心理疾病的因素,我觉得他家的孩子大概率学习成绩不会好 。如果他的孩子能够将所学知识都掌握了,我认为他不会如此强烈地抵触考试 。而学得不好就不要考试,在害怕什么?无非是害怕孩子考得太差,丢人,背后还是家长的焦虑心理在作怪 。如果家长坦然接受自己的孩子现阶段没有学好的现实,或者承认自己的孩子就是一个笨一点的孩子,考得差点有什么呢?难过一会之后还要想办法搞好学习对不对?因为自己的情绪而去投诉整个学校真是有点小题大做 。
不得不说,有些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就像前几天炒得沸沸沸扬扬的“我就要退出家长群”的家长,这些家长连替孩子承担这么点风雨都做不了,自己解决不了的事不去想办法解决,而是抱怨、往社会上推、去投诉学校,孩子如果也学习你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上课听不懂怪老师教得不好 , 考试成绩不好怪出题超纲,那怎么能够学得好?怎么能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我自己的体会来说:做家长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我们不是长到20多岁成人之后就不需要进步了,也不是有了孩子之后就自动成为成熟的父母了,成为父母只是人生路上一段新征程的开始,作为父母我们一样要努力学习、进步 。而且,不是自己努力就可以,还要跟孩子、跟其他家庭成员团结协作好,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还要不断锤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这个过程还避免不了犯错,所以我们要不断地纠错、学习、调整,然后进步 。
我家老二上幼儿园,老师在几天前布置作业:每天录孩子表演古诗的视频发在群里 。可是孩子就是不背,我好说歹说他就是不配合 。我故意试探他,他能背下来那首诗 。根据我对孩子的了解,我猜测原因应该是:前面那段表演词他觉得有点别扭 , 说得也不熟练,所以没有自信,逃避表演背诵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 , 我选择尊重他 。
虽然我选择尊重了孩子的意愿:没有做作业 , 但看着其他家长在群里分享人家孩子的作业 , 心里还是有一点愧疚和不安,也想好了如何应对老师的责问 。还好老师并没有点名要求必须完成 。
晚上,我陪孩子玩的时候会无意识地在他旁边背两遍表演词 。终于,第4天晚上,我提议让他试一试,他很开心地让我录了视频,结果已经背得很熟练了 。
在孩子幼小的时候 , 有些外来的风雨需要我们去替他抵挡,给他时间和空间,让他自己慢慢地积蓄力量,慢慢地学会承担压力 。
孩子学习成绩就是差,孩子很多地方不如别的同学强迫恐惧是否去读书,家长经常遭到老师点名…..如果这些容易引起我们焦虑不堪,归根到底还是我们的心理不够强大,做父母的智慧不够高 。
有句很经典的话,叫“育儿先育己”,我觉得这五个字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无论何种教育理念,无论何种教育方式,其实都是这五个字的延伸和展现:先做好自己 , 方能教育好孩子 。其实不用教育,孩子在你平时的言语、行为中已经潜移默化地学习到了做人、做事的观念和做法 , 并表现在为人处事和学习成绩上面 。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