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和习惯一样,都应该从小培养 。
从孩童时期建立的意识与习惯,是能根深蒂固,伴随终身,甚至影响下一代 。
就比如“储蓄” 。眼下看来,什么也不如有了有钱有底气,才有能力去“有责任感”、“有担当”!
我生于70年代 , 那时的父母辈都是有储蓄习惯的,我从小就跟着父母去银行,存钱、倒折子、算利息、买国库券,当然那个时候的利息是非常高的,我记得应该是七、八或者是十几,相当高,这也是居民储蓄意愿很高的原因之一吧 。
【孩子20多岁,如何建立责任感和担当?】成年以后,家里的这些“跑银行”的体力活、算账活儿,都是由我全权代办了,办好了手续再交给母亲 , 也许“储蓄”这件事情也就顺理成章成为家庭经济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月有了收入,不论多少都要存一部分,“去银行换一张存单”,然后 , 根据各张存单的到期时间,把零零散散的小存单再合并成一张大存单,日积月累,看着不断增加的数额,日子过得相当有安全感 。
但遗憾的是 , 父母留给我的这些习惯,并没有成功传给我的下一代 。那个年代兴起了“富养女儿”的观念,于是女儿是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状态下长大的,“跑银行”也逐渐被“网银”取代,存单、折子也逐渐成为历史 。
女儿成年后,漂泊在外,参加了工作,有了收入,独立意识也很强,慢慢学会回了“计算着过日子”,由最初的入不敷出过渡到了收支平衡,但也基本是月光 。
我常常耳提面命的让她“学着攒钱”,才发现她们这一代年轻人,已经被现代经济学彻底的“洗脑了”,攒钱赶不上GDP发展,赶不上货币贬值,挣钱要及时花掉,储蓄无用 。
我检视过她的生活状态,收入还是有“攒钱”基础的,她用兼职、赚外快、提取公积金等多条渠道 , 维持这她已经习惯的“物质极大丰富”的生活状态,外卖、买廉价大量的服饰,试错率高的化妆品 , 奶茶…..
我常要求她适当存些钱,还给她推荐节俭生活、存钱是底气、45岁实现财务自由的一些连七八糟的网咯链接 , 希望她能慢慢建立“储蓄的习惯”,但效果不明显时才发现 , 没有从小建立起来的观念和习惯,要变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好处,是很难的,就比如 , 我和我女儿 。
我记得有个什么名人、大人物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父母千百次的唠叨,也不如她经过一次生活给她的教训,效果要好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我们也不必花时间赘述,意外突至,骤然失业时如果手头拮据会是何等窘相,因为过来人,和所有经过现实吊打的人都懂的“手有余钱”有多么重要,所以 , 爱子还是“谓之久远”些好 。
总结了一些帮助孩子建立“储蓄意识”的招数,感觉还有些“疗效”,帮助她在人生责任感和担当的路上起步 。
一、 让她尝试不再“提取公积金” 。
她也许并不知道“公积金”的作用,认为反正也没有买房子的打算,没用 。
告诉她:公积金账户是个人资产,账户里的钱,随时可以跟着你转移,随着账户资金的不断积累 , 会给你带来安全感,你可以尝试一下 。除非你有更好、更安全的资金升值渠道 , 否则就一定不要动它,甚至忽视它的存在,有一天,它会带给你惊喜 。
二、 积极相应“个人养老金制度”,开立个人账户 。
根据经验 ,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是不会考虑“养老”问题的,他们甚至希望单位不给参加养老保险 , 而多发一些钱 。
但是,过来人都知道,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在给你退休计算养老金时,你的账户余额和缴纳年限有多么重要!多么重要!多么重要!所以最近才又推出了《个人养老金制度》,如果,当年就有这个制度,我是一定要参加的,所以想方设法动员孩子,一旦开立,要第一时间参与 。
它的好处:有专业的机构替你进行市场化运营,让账户资金不断升;可以实行完全积累;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税前列支 。
总之 , 一定动员孩子,按每年最高1万2顶格缴纳 。
三、 是不是给她“洗脑” , 百善孝为先,她要是时常孝敬你,那你就笑纳好了,开个账户替她“储蓄”起来 。
她的钱是她的而不是你的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好处,她未来的家的钱不一定是她的,更不是你的,但你的钱将来一定也是她的,只有让她有了足够的底气 , 才谈得上有条件“承担“ 。
本文到此结束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 楼上熊孩子不停跑来跑去怎么办?
- 一 如何对待校园欺凌
- 青少年心理咨询需要多少钱:青少年心理专家孩子叛逆怎么办好?
- 为什么二婚的女人不想生孩子了 ?二婚不想生小孩怎么办
- ?怎么哄女孩子开心
- 适合40岁女人的衣服品牌有哪些 ?适合四十多岁女人穿的品牌
- Excel如何算出重复次数?
- 如何练就一字马 ?怎么快速练出一字马
- 喝酒如何千杯不醉 ?怎么喝酒才能不醉
- 教你如何穿衣打扮如何搭配 ?怎么样才能学会穿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