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人都是什么样的(科学家揭示凡尔赛行为)
你最不愿在朋友圈看到什么内容?
是五花八门的代购,还是长辈疯传的毒鸡汤?
虽然它们都颇具杀伤力 , 但依不少网友之见,最让人反感的,莫属每天都会见到的各种花式炫耀:从房子、车子、票子,到伴侣、长相、身材 。再从数码产品、化妆品、奢侈品,到餐饮、旅游、学习、工作……

文章插图
“秀!秀!秀!有什么好秀的!”
炫耀者们好像也感受到了这种反感情绪,但他们还是忍不?。?恍阋幌滦睦锞脱鞯媚咽?。于是,一种不那么直白的炫耀方式开始流行,并最终形成了一门学问——“凡尔赛文学” 。
近期,科学家们还对这些“凡尔赛人”的行为进行了研究 。
意料之外的是,原来 , 他们不止自恋那么简单!
01
凡尔赛文学是什么?
小编举个例子:“我好烦公司的同事介绍我时 , 都叫我‘公司颜值担当’ 。”

文章插图
◎ 凡尔赛话题讨论 。/ 微博截图
【科学家揭示凡尔赛行为 ?凡尔赛人都是什么样的】“凡尔赛文学”发迹于网络,网友从日本少女漫画《凡尔赛玫瑰》(讲述18世纪末法国凡尔赛宫殿里富贵奢靡的贵族故事)之中找到了灵感,“凡尔赛”便被用来嘲讽那些喜欢用最低调的话,炫最高调的耀,来表达高人一等的人 。
我们不难发现 , 身边的这些“凡尔赛”人们通常都有这些特质:拥有老板父母、有一些“英文名”好友、奢侈品永远不合身、光吃不胖……

文章插图
不光如此,“凡尔赛人”们的自恋无处不在,万事皆可凡尔赛 。在朋友圈等社交软件炫耀自己,对于他们来说早也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 。
但是,这种凡尔赛行为实际上是自恋型人格特征的一种表现,同时,执着于凡尔赛的背后,是一种对身份的焦虑:通过这种形式美化自己的生活 , 希望让别人看得起自己 。
02
凡尔赛行为:过于自恋是一种?。?
虽然日常生活中凡尔赛行为越发普遍,人们对此已经见怪不怪 。但是,过于自恋是一种?。?
作为成人人格行为障碍之一,自恋一直被精神病理学、临床心理学、精神分析学列为重点关注课题 。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中, 自恋型人格障碍被列入第十三章“成人人格和行为障碍”的第八节中 。[1]

文章插图
03
凡尔赛,其实是更缺乏安全感
近期,美国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人格与个体差异》)上的一项研究中发现,自恋可能从根本上被误解了,它其实是更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2]

文章插图
研究人员考察了270位中位年龄为20岁的研究对象,并评估每个参与者的不同特质,包括自恋、自尊和精神病态 。结果发现,自恋 , 是一种掩盖低自我价值的补偿性适应,那些“凡尔赛”行为跟高内疚感、极度缺乏安全感显著有关 。
自恋者没有安全感,他们只是希望通过炫耀来应对极强的不安全感 。但长期而言 , 这种“凡尔赛”行为反而容易使得周围的人不太喜欢他们,此举进一步使他们的安全感降低,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凡凡”不息 。

文章插图
“凡尔赛人”们想要炫耀自己,但又不想让别人反感,于是便选择用假装谦虚的方式表达自我、炫耀自己 , 想要以此赢得更多的鼓励与赞美而非嫉妒或嘲讽 。但是,事实真能如此吗?
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这种“谦虚炫耀法”反而会适得其反 。研究做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并设计了相关实验,来探究抱怨式的谦虚、自我贬低式的谦虚和直接炫耀这三种自我呈现策略哪种更令人反感 。[4]
经过多次实验 , 研究人员发现抱怨式的谦虚是最令他人厌恶的 , 其次是自我贬低式的谦虚 。显然,当谦虚变成“虚伪”的呈现时,会比直接炫耀更令人反感 。
- ?王祖蓝的爸爸王严化是谁 回忆录里揭示了什么
-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原创让你痛恨的疫情,揭示了这4个真相,快告诉孩子
- 科学家庭育儿■原创新冠病毒、腺病毒都没特效药!要防住,先增强宝宝抵抗力!
- 「科学家庭育儿」原创宝宝不会爬、坐不稳、走路慢,是生长发育异常?别瞎猜!看表
- 科学家庭育儿:钟南山强调目前不要出行!别慌,宅家里做对4件事,娃多长8cm
- 「科学家庭育儿」原创疫情扩散,孕妇、宝宝如何做好防护?牢记3点
- 科学家庭育儿■@所有人!快过年了,请不要喂孩子吃这些东西,一口都不行
- 「科学家庭育儿」原创8岁女孩再也长不高?53万儿童“性早熟”,就诊率竟不到3成
- 科学家庭育儿■原创网友炸锅:4个月女婴推拿后离世,是治病还是害命?
- 「科学家庭育儿」原创发烧又出大事,一个动作,2岁男童身亡!退烧,谨记2要2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