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母婴」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儿童预防20问
本文原始标题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儿童预防20问
本文引用自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搜狐母婴」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儿童预防20问//
自2019年12月以来 , 在中国武汉出现的病毒性肺炎已经逐渐蔓延至全国 , 导致这个疫情的病原体已经被证实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 属于β冠状病毒群 ,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该病毒临时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1-4] 。 2020年1月30日 , WHO正式宣布本次疫情升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 。
各年龄段人群对此新型冠状病毒普遍易感[5-9] 。 家长面对当前严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需要做好儿童防护 , 既不可掉以轻心 , 也不必陷于恐慌 , 宜沉着应对 。 全国和地方学术机构十分重视这次事件 , 在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的指导和组织下 , 联合儿科呼吸、感染和重症各方面专家就家长关心的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中儿童防护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汇总和解读 , 以期解答家长心中的疑惑、消除不必要的恐慌 。
问题1 何为冠状病毒?何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RNA病毒 , 可以感染人和多种动物 , 从而引起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疾病 。 人类10%~30%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冠状病毒感染导致 , 是普通感冒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 少数特殊类型的冠状病毒 , 可以引起重症感染 , 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 , 当然也包括引起这次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 。
这个引起世界关注的导致病毒性肺炎疫情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以前没有发现过的病毒 , 该病毒传染性很强 , WHO将其暂命名为2019-nCoV 。 病毒可能来自于野生动物 , 其具体来源有待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
问题2 为什么要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防控?
2020年1月20日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 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
目前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具有高传染性及高致病性的特征 , 由该病毒导致的肺炎是可以人与人传播的新发、突发的急性传染病 , 且无有效的治愈手段 。 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呼吸道引起肺炎 , 严重的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 因此 , 国家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归为乙类传染病 , 但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 即一旦发现需立即向患者发病所在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且要对患者进行隔离 。 城镇要求发病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 , 农村不得超过6小时 。
问题3 新型冠状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 , 也有通过气溶胶和消化道传播的可能 。 飞沫传播是指咳嗽、打喷嚏或说话产生的直径大于5微米的含水颗粒 , 可以飞行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后接触易感人群的鼻腔等黏膜表面从而导致感染 。 接触传播通常是指用接触过病毒的手揉鼻子、眼睛、嘴巴等部位导致病毒通过黏膜进入人体 。
问题4 新型冠状病毒在外界环境中能存活多久?如何灭活?
新型冠状病毒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湿度下存活时间不同 。 研究表明 , 病毒随飞沫从人体出来后会很快沉降 , 病毒随之落到物体表面 。 目前发现 , 新型冠状病毒在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光滑物体表面可存活数小时 , 温度湿度合适的环境可以存活1天 , 有报道甚至存活5天 。
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 , 56℃ 30分钟即可灭活 , 常用消毒剂包括75%酒精、含氯消毒剂等也可以消灭 。 儿童餐具可以煮沸20~30分钟进行消毒 , 对于儿童玩具和经常接触的物品 , 如电子产品等 , 可选择75%酒精擦拭消毒 , 家庭环境中可选用含氯消毒剂 , 如84消毒液等擦拭家具表面和地面 。
问题5 传染源是什么?可能被感染的途径有哪些?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传染源是确定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 , 需要注意的是 , 处于潜伏期的病毒感染患者也具有传染性 。 由于传染源可以通过喷嚏、咳嗽、讲话时喷出的飞沫或直接接触等方式传播病毒 , 以下途径均可能导致儿童感染 。
(1)儿童在没有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与传染源密切接触 , 如距离<1米的亲密接触、与传染源共同生活、学习等 。
(2)儿童触摸了被传染源刚刚污染过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钥匙、电子产品等) , 然后用被污染的手触碰嘴巴、鼻子或眼睛等 。
问题6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基本表现有哪些?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1~14天 , 一般为3~7天 。 早期表现与普通感冒症状相似 , 如发热、乏力、咳嗽等 , 可伴鼻塞、流涕、咽痛、咳痰、腹泻、头痛、结膜充血等 , 也有患儿在感染早期并无明显的临床表现 。 体温多为低中热 , 甚至无明显发热 。 因为症状上很难区别 , 所以如果有疫区接触史或有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接触史 , 出现以上症状时需要及时去定点医院就诊 。
目前的资料显示 , 多数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临床表现相对较轻 , 甚至没有发热或肺炎的表现 , 多在1~2周恢复 , 预后良好 。 部分儿童病例可能会发展到下呼吸道感染 。 目前己发现有新生儿与其母同期确诊感染的病例 , 提示可能存在母婴传播途径 , 应予关注 。 但由于儿童病例数较少 , 有待更多的临床数据来进一步观察 。
问题7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
判断有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看儿童近期有无与感染患者的接触史或居住史 。
如果孩子具备以下4条中的任意一条 , 并且目前有发热 , 乏力、咳嗽 , 腹泻、呕吐等症状 , 建议马上到定点医院就医 。
(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 , 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 , 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4)居住地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聚集性发病 。
问题8 孩子出现了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因为各年龄段人群(包括儿童)对新型冠状病毒普遍易感 , 目前诊断的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年龄从1个月~17岁 , 所以只要儿童出现发热、咳嗽、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 , 且怀疑不适症状出现前14天内曾密切接触过疑似或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 , 或者有疫区居住或者旅行史的人 , 就需要去定点医院就诊 。
问题9 孩子出现了什么情况可能发展成重症?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 , 需要注意患儿有发展为重症的可能 , 建议迅速就医 。
(1)呼吸急促:安静状态下 , 2~12月龄 , 呼吸频率>50次/分钟 , 1~5岁儿童>40次/分钟 , 大于5 岁儿童>30次/分钟;(2)持续高热3~5天不退;(3)出现精神反应差、嗜睡、意识障碍等意识改变;(4)拒食或喂养困难;(5)小于3个月的婴儿疑似或确诊感染 。
问题10 如何鉴别孩子是普通感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还是流感病毒感染?
与普通感冒或者流感病毒感染比较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患儿若临床表现较轻 , 单纯从症状上并不好区别 。 需要仔细排查患儿有无疫区接触史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接触史 , 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普通感冒对儿童一般精神状态、饮食等影响不大 , 体温多在3天左右降到正常 , 使用退烧药效果较好 。 不会出现呼吸困难 , 咳嗽往往不严重 。
(2)流感多与季节有关 , 冬季是高发季节 , 往往有流感患者的接触史 。 如果儿童得了流感 , 会有非常明显的高热(小于1岁的婴儿发热可能不典型) , 且发热时间相对比较长 , 一般为3~5天 , 1周左右可恢复 。 流感最典型的症状是伴有肌肉疼痛、乏力、头痛等症状 。 大部分患儿在发病48小时内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等抗流感药物治疗后有效 。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症患儿可能会出现精神差、乏力、食欲明显减退等 , 可能出现反复高热 , 咳嗽可能比较明显 。 与流感病毒感染最不易区别 。
「搜狐母婴」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儿童预防20问。这时 , 如可能孩子有可能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接触史或有疫区居住/旅行史 , 这对于诊断就非常重要了 。
问题11 孩子如果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怎么治疗?
目前尚无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特效药 , 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 , 如卧床休息 , 保证充分热量摄入 , 多饮水 , 注意观察精神状态、体温、呼吸频率等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控制体温 , 根据病情吸氧等 。 某些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可有一定疗效 。
干扰素是人体在受到病毒感染时自身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 是人体抵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天然免疫防线 , 其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病毒的复制 , 并且可激活免疫细胞群 , 对清除病毒有一定的作用 , 干扰素早期使用或可降低病毒载量 , 有助于减轻症状 , 缩短病程 。 多个使用干扰素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手足口病及SARS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及实践对此进行了验证 。 目前临床医生会根据患儿病情上选择干扰素α雾化或干扰素α2b喷雾剂进行治疗 , 具体用法用量请遵医嘱 。
如果确诊合并细菌感染 , 需遵医嘱使用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 不建议自行服用 。
如确诊合并流感病毒感染 , 需遵医嘱在流感病毒感染48小时内加用奥司他韦等特异性抗流感药物进行治疗 。
问题12 孩子如何做到手卫生?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 , 所以勤洗手对于预防病毒感染非常重要 。 以下情况需要洗手:(1)外出回家后 , 饭前、便后;(2)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后;(3)接触过动物后;(4)撕开快递外包装之后 。
为了彻底清洁手部 , 要鼓励小朋友尽量用七步洗手法 , “内、外、夹、弓、大、立、腕” , 顺序不重要 , 重要的是要洗到位 , 时间至少40~50秒 , 而且要用肥皂和流水 。 如果在外面无法用水洗手 , 可以用含酒精的消毒湿巾或手部消毒剂按7步法消毒手部 。
「搜狐母婴」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儿童预防20问//
问题13 什么时候孩子需要佩戴口罩?如何正确佩戴?
以下情况下建议孩子佩戴口罩:(1)到公共场所或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场所时;(2)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3)可能会接近伴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时;(4)可能会接近近期到过疫区者 。
需要注意的是:独处或在空旷场所 , 可以不戴口罩 。
孩子一般可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医用防护口罩 。 对于非疫情高发地区的孩子 , 一次性医用口罩即可 。 护理口罩、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
佩戴口罩的基本流程如下:
(1)先将手洗干净 。
(2)认清口罩正反面:如一次性口罩 , 鼻夹金属条在口罩上方 , 颜色深的是正面 , 正面朝外 , 浅色为反面正对脸部 。
(3)两手拉着口罩的松紧带 , 拉过头颈 , 放在颈后和头中部 。
(4)将口罩佩戴完毕后 , 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 , 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 , 然后向下拉伸口罩 , 使口罩不留有褶皱 , 罩住鼻子、嘴巴及下巴 。 佩戴好后用双手食指压紧鼻梁两侧鼻夹 , 确保贴合皮肤 , 不漏气 。 口罩可能造成孩子呼吸不畅 , 佩戴时请注意密切观察孩子情况 。
通常1岁以内的孩子不适合戴口罩 。 市售口罩主要分为1岁和4岁以上两种选择 , 家长根据孩子年龄选择合适的口罩 。
「搜狐母婴」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儿童预防20问//
切记:(1)口罩内外不能交替使用 , 戴过的口罩 , 外层会积聚很多灰尘、细菌 , 而里层阻拦着呼出的细菌、唾液 , 因此口罩两面不宜交替使用;(2)使用过程中 , 避免用手触摸口罩外侧面;(3)取下后或在无意中触摸了用过的口罩外侧 , 应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清洁双手;(4)尽量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 , 每次使用后应立即丢弃 。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不建议使用棉或纱布口罩 。
问题14 口罩多久需要更换?使用过的口罩怎么处理?
一次性外科医用口罩建议使用时间不超过4小时 , 若口罩被污染应第一时间更换 , N95医用防护口罩建议使用时间为6~8小时 。
使用过的口罩建议如下处理:
(1)脱防护口罩:双手同时抓住两根松紧带 , 脱下;如在医院就诊时 , 直接用手捏住松紧带投入医疗废弃袋中;要记得洗手或手消毒 。
(2)在医疗场所 , 所有使用过后的口罩均应丢入感染性垃圾桶内 。 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普通市民(含儿童) , 可以直接将口罩丢入垃圾桶内 , 也可将装有口罩的密封袋投放到“有害垃圾”箱内;有发热、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市民 , 将口罩放入密闭袋 , 密封丢弃到“有害垃圾”桶 , 有条件的放入前在口罩上喷洒酒精或1﹕99的84消毒液 。 防止废弃口罩成为二次污染源 。
问题15 特殊时期 , 孩子可以进行户外活动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 , 建议孩子尽量不要外出 。 如果要进行适当的户外锻炼 , 建议去空旷、通风、人少的空间进行活动 。 尽量避免或减少去人口密集的场所和不通风的空间 。 家长一定要做到有效看护 , 看到孩子乱摸乱碰的行为 , 要及时制止 。 最好随身携带含有酒精类的一次性手消消毒液及时消毒 , 回家后要及时更换衣物 , 注意手卫生 。
问题16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母亲可以哺乳吗?
不建议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母亲进行哺乳 。 尽量避免感染的母亲跟孩子密切接触 , 且目前尚不确定母乳中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 。 建议感染的母亲定期挤出乳汁 , 保证乳汁分泌功能 , 同时 , 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 直至感染母亲解除隔离后方可接触孩子并进行哺乳 。
截至目前 , 尚不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存在母婴垂直传播的可能 , 因此 , 若产妇确诊感染 , 新生儿与产妇需要分开隔离 , 由医生进行评估 。
问题17 学生返校途中如何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2)随时保持手卫生 , 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和部位;(3)旅途中做好健康监测 , 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 , 留意周围旅客健康状况 , 避免与可疑症状人员近距离接触;(4)若旅途中出现可疑症状 , 应主动戴上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 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员 , 并视病情及时就医;(5)旅途中如需去医疗机构就诊时 , 应主动告诉医生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 , 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6)妥善保存旅行票据信息 , 以配合可能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 。
问题18 在校学生如何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
(1)返校前有过疫情高发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学生 , 建议居家观察14天期满再返校;(2)学生返校后应每日监测体温和健康状况 , 尽量减少不必要外出 , 避免接触其他人员;(3)学生与其他师生发生近距离接触的环境中 , 要正确佩戴口罩 , 尽量缩小活动范围;(4)学校密切监测学生的健康状态 , 每日两次测量体温 , 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 , 如发现学生中出现可疑症状 , 应立刻向疫情管理人员报告 , 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5)学校应尽量避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 , 教室、宿舍、图书馆、活动中心、食堂、礼堂、教师办公室、洗手间等活动区域 , 建议加强通风清洁 , 配备洗手液、手消毒剂等;(6)校方对因病误课的学生开展网络教学、补课 , 对于因病耽误考试者 , 应安排补考 , 不应记入档案 。
问题19 孩子如何增强自身抵抗力?
增强孩子自身抵抗力的方式包括:均衡膳食、保持口腔健康、适量运动、多晒太阳、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 。
均衡营养和充足睡眠对儿童尤其重要 。 在营养不好的情况下儿童容易受感染 , 但不是说吃了某样东西就能预防感染 。 重点强调饮食均衡 , 水果、蔬菜、牛奶、鸡蛋 , 荤素搭配 , 以及有时吃大蒜、喝蜂蜜水及柠檬水 , 一般不会营养缺乏 。 如果有偏食或胃口不好 , 可以适当补充一点维生素 。
此外 , 保持情绪稳定和心理健康 , 也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 在此特殊时期 , 家长要保持微笑和乐观的心态 , 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传递给孩子 。 平时要注意引导孩子养成乐观、开朗和宽容的性格 , 培养孩子爱劳动、爱运动及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 , 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 家长要注意与小孩的交往技巧 , 多倾听 , 多赞赏 , 多耐心 。
问题20 特殊时期 , 孩子能去打疫苗吗?
(1)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 , 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在助产机构及时接种 。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的第2剂和第3剂乙肝疫苗 , 建议与接种单位预约后及时接种 。
(2)用于暴露后免疫的疫苗 , 如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疫苗 , 应按疫苗接种程序及时进行接种 , 赴接种门诊或就近选择开设有犬伤门诊、门诊量较少的医疗机构 。
(3)若所在社区(指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所辖的城乡社区 , 即城市社区和村)未发生社区传播疫情 , 可根据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或疾控机构的具体要求及接种单位的时间安排选择接种 。
(4)若所在社区发生社区传播疫情 , 可暂停除上述4种疫苗以外的其他疫苗接种 , 并需注意在疫情结束后为儿童尽早补种 。
(5)若需前往接种 , 尽可能事先通过网络或电话了解拟接种门诊的情况 , 做好预约、核实和准备 , 也便于接种门诊疏散等待接种、接种后留观的儿童和家长 , 以尽可能减少人群在接种门诊聚集的时间 。
(6)前往接种门诊前 , 建议先自行测量体温 , 评估受种儿童和陪同家长的健康状况 , 若受种儿童有发热等不适症状 , 应暂不前往接种;若家长有发热等不适症状 , 可由健康的家长陪同前往接种 。
(7)接种结束返家后 , 应密切关注受种儿童的身体状况 , 若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 如有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发热、局部红肿等 , 一般能自行缓解 , 无须特殊处理;如有其他不能缓解的不适 , 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
(8)前往接种门诊时的个人防护注意事项请参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公众就医临时指南》 。
建议家长关注当地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的工作动态 , 与接种医生沟通孩子的具体情况 。 建议单独预约、分散接种 。 仍需注意的是 , 就诊时家长和孩子均要做好防护 , 一定要全程佩戴口罩 , 不能乱摸 。 此外 , 家长和孩子的手如果不洁净 , 不能触摸眼、口、鼻 。 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 目前尚处于研发中 。
结束语
俗话说得好:一分预防胜过十二分治疗 。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特殊时期 , 只要做好有效的防护、阻断传播途径、保护好孩子 , 就能很好地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在儿童中的传播与流行 。 家长们要充分理解传染病都是可防可控的 , 对战胜疾病要有必胜的信心和信念 。 中国政府正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 全民动员 , 全面抗疫 , 科学预防的措施将逐步完善 , 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 中国的儿科临床医生将与党中央和中国政府保持一致 , 全力防御疫情发展 , 保护儿童生命健康 。作者:白燕 叶乐平 秦强 高立伟 赵东赤 姜毅 郑跃杰 徐保平 谢正德 林丽开 尚云晓 陆小霞 舒赛男 邓继岿 陆敏 王天有 金润铭 杨永弘 申昆玲
所有作者对本文有同等贡献
「搜狐母婴」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儿童预防20问。参与本文编写的机构或学术组织: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工作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儿童安全用药分会;“六一健康快车”项目专家委员会;全球儿科呼吸联盟
- 「母婴和育儿」原创宝宝鼻腔深处有鼻屎,尝试各种方法后,最后这样做成功了
- 「母婴和育儿」原创宝宝和大人睡?给宝宝睡婴儿床?到底哪个选择才是对的?
- 「松达天然母婴护肤」新生儿睡觉为啥老是一惊一乍,哼哼唧唧……打呼噜?宝妈必知
- 【鲲鹏创意气球】宝宝宴现场气球如何布置
- 伴公丁@【汀关注】为防护竟给孩子全身套塑料袋?路人看呆了
- 佳林母婴大世界■宝宝为什么晚上睡不稳觉?
- 「莹莹育儿」新生儿的视力范围是多少?
- 「育儿网官方号」最怕尿布疹,折磨宝宝的小妖精
- 「爆炸母婴课堂」“你儿子真帅,一看就是遗传了你的长相”,儿子的长相会随妈妈?
- 「育儿网官方号」宝宝又发烧了?别急着给Ta退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