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每一个隔离的人都值得尊重
本文原始标题是:?每一个隔离的人都值得尊重
昨晚有朋友打电话来 , 一家五口 , 父母确诊即将入院 , 她因为一直照顾病人 , 要去集中隔离点隔离 , 丈夫带着孩子在家 。 朋友在电话里痛哭不已:确诊都不怕 , 怕的是这种生离死别的感觉 。
之前她带着二老往返家和医院 , 奔波 , 疲惫、焦虑 , 害怕 , 都没哭过 , 如今面临家人分离 , 哭得不能自抑 。
我理解她的心情 。 比起病毒的阴影 , 孤独和恐惧更难以抵抗 。 一家人互相扶持的时候 , 再难也只是困难本身 , 一旦离开熟悉的家 , 去往陌生的环境 , 独自一人 , 经受病毒的威胁 , 面对未知的日子 , 挂念分离的家人 , 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
从2日开始 , 发热、疑似和密切接触者都要去隔离点集中隔离 。 目前武汉市累计确诊人数为5142例 , 仅2日 , 新增确诊病例为1033例 , 按这个数字推算 , 隔离人数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人群 。
从居家隔离到集中隔离 , 这是一个重大变化 。 有人形容 , 这数万人隔离的意义 , 相当于武汉“封城”对全国的意义 。 但其实 , 与“封城”不同 , 这不是按地理位置封闭 , 而是按病毒扩散的可能性进行隔离 , 这意味着很多家庭可能会在短时内被切割 , 一旦家中有人去隔离点 , 实际上居家的家庭成员也处于近乎隔离的状态 。
一早小区群内有邻居求助 , 她和丈夫疑似发热 , 要去集中隔离 , 家中有两位老人和孩子 , 老人不太会上网 , 买菜又不便 , 恳请邻居帮忙 。 小区群内通过讨论 , 很快成立了一个临时志愿队 , 轮流值班 , 每天定时电话联系老人 , 并负责买菜送物资到门口 。
这样的例子一定会出现很多 。 也许会有极端情况出现 , 如果留守家中的是孩子、残障人士或其他生活能力不足的人 , 生活如何保障?
新的问题 , 需要新的关注 。
武汉晚报@?每一个隔离的人都值得尊重。在这场抗疫的战斗中 , 疫情是我们的敌人 。 如果感染只是一种概率 , 隔离人群是替更多人承受了病毒的威胁 。 “切断传染源”是防染传染病三大法宝之一 , 集中隔离是切断传染源的有效途径 。 但是 , 隔离的目标不是人 , 是他们身上可能携带和扩散的病毒 。 隔离的人们需要在接下来十多天甚至更长的时间里 , 度过一段特殊难熬的生活 。 他们作出了牺牲 , 他们也是战士 , 值得尊重 , 需要呵护 , 更需要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
分离是为了更好的重聚 。 隔离人数不但是数据 , 更是无数个真实的生活片断 , 是无数个脆弱的家庭 。
他们需要信心 , 战胜疫情 , 重归生活 。
他们需要信任 , 在病毒被大面积隔离阻断以后 , 社会动能激活 , 要源源不断给他们力量和支撑 。
武汉晚报@?每一个隔离的人都值得尊重。他们和我们一样 , 需要强大的信念 , 没什么困难挡得住坚强 , 没有什么障碍拦得住前行 。
来源:长江日报
采写:采访人员鲁珊
编辑 | 严峻 校读 | 严峻 值班 主编 | 陈馨
- 『燕赵晚报』“他们都是生病的孩子,我会像照顾孩子那样去呵护他们!”
- [儿科医生鲍秀兰]原创九岁男孩用自己的绘画作品给武汉加油,网友:看起来也太形象了吧
- 星猫广场app:一位武汉妈妈写给女儿的信刷爆朋友圈:等到疫情结束,请你一定要读完它!
- 武汉都市圈杂志@原创武汉小儿推拿师:宝宝生病,很多时候是吃得太好了
- 【德智教育】武汉首批儿童患者出院!那些健康的孩子们,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 #澎湃新闻#战疫者|武汉一线医生魏琦:还能和妻子经常见面,我已很幸福
- 宝宝呵护@武汉宝宝发低烧,全家2天没睡觉,是被感染了吗?
- 『父母堂』大写的赞!武汉7名护士妈妈集体给娃断奶奔赴疫情一线
- 「无锡都市频道」泪目!武汉90岁母亲照顾64岁儿子:我无所谓了,卖房也想让儿子活命
- 「西安晚报」儿童确诊病例多为轻症 孩子身心均需做好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