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平台#新生宝宝呕吐不用慌,12大原因供参考
本文原始标题是:新生宝宝呕吐不用慌 , 12大原因供参考
呕吐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 , 是由于消化道及其他有关的器官借一系列复杂的神经反射来完成的 。 中国孕婴本文为您讲解新生宝宝常见的病症呕吐相关的知识 。
新生儿呕吐常见12种原因
1、喂养不良
因喂养不当而引起新生儿呕吐者临床最为常见 。 新生儿一出生即有吸吮、吞咽等非条件反射 。 早产儿这些反射不一定完善 , 喂奶后常可发生吐奶 , 尤其是 喂奶的量太多就更易发生 。 新生儿口腔和咽部较小 , 一次猛吸较多的奶汁 , 可引起呛咳、呕吐 。
新生儿胃容量小 , 一次喂哺量太多或在喂养之后立即平卧或过多翻动 小儿也可以引起呕吐 。 奶头孔太小 , 小儿需要过分用力吸吮也能引起呕吐 。 牛奶太烫太冷 , 新生儿含奶头过深而刺激咽部等都可引起呕吐 。
2、生理性呕吐
新生儿因食道相对较短 , 胃大弯起始部呈水平位 , 喂食过快、过慢或奶瓶呈水平均可造成吞气过多而引起呕吐 。
3、感染因素
新生儿易受感染 , 呕吐可以是首先出现的症状 。 肠道感染可引起呕吐 , 肠道外的感染 , 如上感、肺炎、脐炎、皮肤感染、脑膜炎、肾盂肾炎、败血症等也可引起反射性消化功能紊乱而发生呕吐 。
4、消化道先天因素
呕吐是此病主要症状 , 但随着病变部位的不同 , 呕吐出现时间和呕吐内容都不一样:
a、食管性呕吐
这种呕吐是奶未进入胃之前 , 在食道中就反吐出来 。 呕吐之前没有任何先兆 , 常在奶未吃完就出现呕吐 。 吐出的奶由于未进入胃 , 因此吐的奶不含奶块 , 不混胃酸 , 没有酸臭味 。 常见于食道闭锁、幽门松弛和贲门痉挛引起的呕吐 。
b、胃性呕吐
这种呕吐是食物已进入胃后 , 由胃再往外吐 。 呕吐之前先有恶心动作 。 患儿躁动不安 , 胃内容物含有胃液 , 所以有酸臭味 。 先天性幽门肥大性狭窄和胃扭转等疾病 。
c、小肠性呕吐
是小肠部位发生狭窄或小肠受到压迫而发生肠道阻塞所引起的呕吐 。 如果病变是在小肠上端 , 如12指肠部位发生阻塞 , 患儿常有上 腹部胀 , 而且往往有腹胀之后才出现呕吐 。 呕吐内容除奶之外 , 还有黄绿色的胆汁;如果在小肠下端 , 如回盲瓣处发生阻塞 , 患儿腹胀就不限于上腹部 , 而且中腹部 也腹胀 。 呕吐出现时间较晚 , 呕吐内容含有胆汁 。
d、大肠性呕吐
是大肠部位阻塞而引起呕吐 。 巨结肠症、直肠肛门闭锁所引起的呕吐是属于这一类 。 巨结肠症的患儿表现首先是便秘 , 几天才见排便 一次 , 大便奇臭 。 由于大便排不出 , 腹胀愈来愈重 , 腹部皮肤既亮又薄 , 继后出现呕吐 。 呕吐内容物除奶、胆汁外 , 还可以吐出大便 。 直肠肛门闭锁 , 生后一直不排 胎粪 , 随后腹胀 , 呕吐频繁 。
5、咽下羊水
由于分娩时婴儿吞入较多羊水、产道分泌物、血液等而引起呕吐 。 此种呕吐从婴儿出生后尚未进食时开始 , 吐出物为泡沫粘液 , 有时可带棕红血样粘液 , 一旦将咽下的内容物吐净之后 , 呕吐随之而止 。
6、药物反应
婴儿因病服用金霉素、红霉素以及苦味强烈的药物等 。 婴儿吸吮母亲服用磺胺药、四环素、红霉素的乳汁 , 由于药物刺激胃肠道而引起呕吐 。 一般在停用药之后呕吐即停止 。
7、中枢性呕吐
分娩时的头颅产伤、颅内出血、先天性大脑发育不全都可出现呕吐 , 此类患儿同时可伴有和神经系统有关的症状 。
8、新生儿便秘
新生儿出生后3-5天排便1次 , 便秘一久就引起呕吐 , 排便通畅呕吐就消失 。 此病多在满月后自行缓解 。
9、新生儿出血症
因胃内出血 , 血液刺激胃内粘膜而引起呕吐 。 呕吐物为咖啡色或鲜红色 。 经维生素K治疗之后出血就可停止 , 呕吐也随之消失 。
10、胎粪性便秘
新生儿出生后数日 , 排便极少或胎粪排出时间延长 , 婴儿逐渐出现腹胀 , 继之呕吐 。 吐出物常为胆汁 。 肛门指检时 , 若能带出大量粘稠胎粪 , 则腹胀、呕吐随之消失 。 腹部X线检查 , 显肠梗阻及胎粪颗粒阴影 。
11、先天性肾上腺增大性发育不良
生后数小时就可以出现顽固性的呕吐、腹泻及水电解质紊乱 。 可伴有两种畸形 , 女性多见于男性 。 小便检查可发现17酮固醇和血钾增加而血钠低等表现 。
12、先天性代谢疾病
呕吐是常见的最初的临床表现 , 如半乳糖血症、高血钙症、苯丙酮酸尿症等 。
前面介绍的是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原因 , 其严重程度也不一样 , 应予警惕 , 要送孩子到医院诊查 , 找出原因 , 给予治疗 。
新生宝宝呕吐诊断与鉴别诊断
1、呕吐类型
a、溢乳
由于新生儿胃呈水平状 , 贲门松弛 , 哺乳后即从口角溢出奶汁 , 不影响生长发育 , 常于生后6个月左右消失 , 不属于真正的呕吐 。
b、一般呕吐
常伴恶心 , 每次吐得不重 , 多为胃内容物 , 多见于喂养不当、胃肠道感染或全身感染的伴随症状 , 常见于内科疾病 。
c、反复呕吐
无规律性 , 呕吐一般不含胆汁 , 主要见于胃食管反流 。
d、喷射性呕吐
突然发生 , 呕吐量较大 , 随日龄增加呕吐物可为奶样、乳酪样 , 具酸腐味 , 不含胆汁 。 主要见于大量空气吞入、胃扭转、幽门梗阻 。 在颅内压增高性疾病时可呕吐大量含胆汁样液 。
2、呕吐发生时间
生后7天内发生的早期新生儿呕吐应重点考虑食管闭锁、咽下综合征、胃食管反流、胎粪性便秘、胃扭转等;生后7天后发病的中晚期新生儿呕吐应考虑肥厚性幽门狭窄、肠梗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 。
3、呕吐伴随症状
a、呕吐物颜色
清谈或透明色黏液 , 可能是食管内容物;伴有酸味、有奶汁或凝块 , 多来自胃内;乳凝块多、伴酸腐味 , 有持久的规律性 , 多为幽门及十二指肠梗阻;呕吐物为绿色 , 可能为较高位肠梗阻 , 首先要除外先天畸形 , 如呈均匀绿色 , 应考虑是否有肠旋转不良 , 也可能为败血症所致;呕吐物为粪性有臭味 , 多为低位肠梗阻;呕吐物有血首先考虑消化道黏膜出血 。
b、呕吐与腹部
上腹部膨隆下腹部塌陷 , 提示梗阻位置较高;腹部异常膨隆呈球形 , 皮肤紧张发亮 , 则是低位梗阻;肠鸣音消失 , 是麻痹性肠梗阻的表现 。
c、呕吐与排便
呕吐同时伴有稀便、水样便、蛋花样便等 , 为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肠炎等所致 , 最为常见;伴血便 , 内科要考虑肠道感染、出血性疾病、过敏性肠炎等 , 外科要考虑有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肛门直肠炎症、肛裂、肠道畸形;伴排便逐渐减少到停止 , 膨隆不减轻 , 则可能为完全性肠梗阻 , 伴排便为不完全性梗阻 。 肛查时有气体溢出 , 则为麻痹性肠梗阻 。
新生宝宝呕吐护理5要点
1、提倡抱起喂奶 , 必须卧位哺乳时 , 采用头高脚低位
用母乳喂养的新妈妈 , 应该在每意次奶水喂养以前用温开水擦洗一下自己的乳头 , 还需要她们用四指托起乳房 , 拇指置于乳头上乳晕处 , 减慢乳汁的流出;人工喂养者每次哺乳前开水泡洗奶具 , 奶液充 满奶头后再给予哺乳 , 乳头孔不易过大 。 哺乳后直立抱起并拍背 , 使新生儿将吞咽的空气排出 , 哺乳后不易短时间内抬起下肢更换尿布 。
2、防止胃食道返流
对经常呕吐的小宝宝假设排除了器质病变、消化道炎症 , 那么大多是胃食道返流 。 可以为小宝宝选择头高脚低的侧卧位睡眠姿势 , 让小宝宝的头部抬高15度左右为最佳 , 这样对胃食管返流患儿可取头侧俯卧位 , 每次20分钟 , 每日2-4次 。 但是俯卧期间一定有专人护理 , 防止呼吸暂停 , 这样可降低返流频率 , 减少呕吐次数 , 防止呕吐物误吸 , 避免吸入性肺炎及窒息的发生 。
3、再发性呕吐和神经性呕吐
爸爸妈妈们应该要加强小宝宝的体育锻炼 , 增强他们的体质 , 保持生活规律的规律性 , 不要暴饮暴食 , 尽量保持身心安静 , 进食时不要过于勉强 。 此外 , 一定不要给患儿增加任何压力 , 否则会加重呕 吐 。 患儿应合理安排生活 , 包括饮食制度 , 加强体育锻炼和增加生理睡眠时间 。 周围人不要过分注意小宝宝的呕吐症状 , 应避免在小宝宝面前表现得紧张和顾虑 , 以提高 其治疗的信心 。 同时保持环境清洁 , 患儿呕吐物及时处理 , 污染的衣服、床单、被子及时更换 , 以免继续刺激患儿 。
4、对于容易呕吐的小宝宝尤其是感冒后或者咳嗽后呕吐
爸爸妈妈们应该在平时加强小宝宝的营养和体育锻炼频率用来提高孩子的机体免疫力 , 也可以服用牛初乳、转移因子以预防感冒 , 饮食要定时定量 , 不要过饱;食物一定要新鲜卫生;不要给患儿吃过于辛辣、熏烤和肥腻的食物 。
5、小儿服药时也容易引起呕吐者
在给小宝宝喂药液时 , 需注意药液不可以过热 , 过冷;小宝宝难喂呕吐是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引起的食道、胃和肠管的逆蠕动 , 同时伴腹肌和膈肌的强烈痉挛收缩 , 迫使食管和胃肠道内容物从口中涌出的一种症状 。
#交流平台#新生宝宝呕吐不用慌,12大原因供参考。总结
#交流平台#新生宝宝呕吐不用慌,12大原因供参考。父母们应该怎么护理 , 减少呕吐的再次发生?比方说:不要给患儿增加任何压力 , 否则会加重呕 吐 。 患儿应合理安排生活 , 包括饮食制度 , 加强体育锻炼和增加生理睡眠时间等等 。
- 「松达天然母婴护肤」新生儿睡觉为啥老是一惊一乍,哼哼唧唧……打呼噜?宝妈必知
- #宝宝树#疫情下的新生宝宝:出生14天吸引百万粉丝,笑一下400万人点赞~
- 「莹莹育儿」新生儿的视力范围是多少?
- 「中国婴游网」原创儿童医院都在遵守的新生儿洗澡与抚触流程,值得学习!
- 「孕妇产妇幼儿新生儿早教妈妈网」摇晃哄睡很危险!为了孩子,这些4种方法学起来!
- 「孕妇产妇幼儿新生儿早教妈妈网」好可怕!宝宝天天吃的这 4 种东西,竟然比抹布还脏!
- 宝妈妈孕育家园:原创新生儿睡觉老哼哼、一惊一乍等常见问题解疑,新手妈妈必备
- 「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为啥新生儿总是动着睡,坐下醒,放下哭?需求背后的原因超暖心
- 小宋和小宝:新生儿体重多少算最佳?不少宝宝都超过,家人却还引以为豪
- 孕妇产妇幼儿新生儿早教妈妈网:有娃的注意了,家里藏着这些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