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优亲子:孩子摔倒后,聪明妈妈应该这么做

本文原始标题是:孩子摔倒后 , 聪明妈妈应该这么做

最近 , 一则新闻想必引起了很多父母的关注:河南一名1岁多的宝宝学走路时 , 因为多次摔倒导致颅脑损伤 , 至今还未脱离危险 。

事情发生于7月20日 , 当时乐乐1岁4个月 , 正处于学步阶段 。

因为刚刚学走路 , 还站不稳 , 乐乐当天一共摔倒4次 , 而每次都摔到了头部 。

乐乐的妈妈说:孩子多 , 没照顾过来 , 把摔倒后哭闹的孩子拉起来哄了哄就没在意了 。


三优亲子:孩子摔倒后,聪明妈妈应该这么做

三优亲子:孩子摔倒后 , 聪明妈妈应该这么做//

晚上睡觉前 , 家人发现乐乐与往常不一样 。

以前每晚乐乐都含着安抚奶嘴睡觉 , 但那天晚上乐乐没有含着奶嘴 , 妈妈怎么放他都不吸 。

发现孩子没有反应后 , 家人赶紧带着乐乐到当地医院就诊 , 却被医生告知孩子出现了颅脑损伤 , 有脑积水的情况 , 后续可能要做颅骨修补和脑积水的手术 。

8月9日 , 乐乐又转到河南省儿童医院进行后续治疗 , 现在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


三优亲子:孩子摔倒后,聪明妈妈应该这么做

三优亲子:孩子摔倒后 , 聪明妈妈应该这么做//

孩子因跌落造成头部损伤不是罕见的事情 。

2018年1月22日 , 浙江金华的1岁女孩睡午觉时从床上跌落 , 2天后脑死亡 。


三优亲子:孩子摔倒后,聪明妈妈应该这么做

三优亲子:孩子摔倒后 , 聪明妈妈应该这么做//

对此 , 相关专家表示 , 孩子“摔到头”受伤我们都统称为颅脑外伤 , 轻微的可以完全不用处理 , 但是严重的可能会危及生命 , 因此家长一定要多加鉴别 。

三优亲子:孩子摔倒后,聪明妈妈应该这么做。
三优亲子:孩子摔倒后,聪明妈妈应该这么做

三优亲子:孩子摔倒后 , 聪明妈妈应该这么做//

孩子摔倒后 , 出现这四种情况应该马上就医

1. 意识障碍 , 昏迷不醒;

2. 出现了抽搐、临床上叫做癫痫发作 , 老百姓叫“羊角风”;

3. 头皮摔破了出血了;

4. 头上鼓了大包 , 也就是巨大的头皮血肿;

到了医院后 , 一般首先需要观察6-24小时 , 颅脑损伤中最为严重的颅内出血情况一般会在受伤后6小时出现 , 超过1天再出现的情况极少 。

除了观察外 , 家长应该遵医生的指示带孩子检查头部CT , 影像学的检查能更加直观地看清大脑内的情况 。

另外 , 后脑勺着地比额头着地更危险 , 正面着地虽然看起来鼻青脸肿 , 但是对大脑的损伤较小 。

不要立即抱起来哄孩子

看到孩子摔倒或者跌落 , 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赶紧抱起来哄 , 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恰当 。

如果孩子某些部位出现损伤 , 如脱臼、骨折等 , 或有活动性出血 , 立即抱起或者移动宝宝 , 就可能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

将孩子抱起哄乖后 , 宝宝不哭不闹 , 家长很容易就以为孩子没什么大问题了 , 影响对病情的判断 。 过后发现异常再就医 , 可能就延误了病情 。

发现孩子跌落、摔倒 , 保持冷静 , 先观察十几秒左右 , 根据孩子摔落的高度、位置、姿势等 , 判断宝宝可能受伤的部位 。 确认无肢体活动障碍、外伤出血或其他异常表现后再对宝宝进行安抚 。

摔倒后长包 , 家长不要揉

发现孩子头上磕了一个包 , 很多家长会下意识地去揉一揉 , 认为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 早点消肿 , 但这是错误的做法 。

如果出现血肿 , 不要揉搓 , 不要热敷 , 也不要擅自涂抹药膏 , 这些做法不仅无用 , 还可能加重皮下出血 。

三优亲子:孩子摔倒后,聪明妈妈应该这么做。家长可以用毛巾冷敷 , 也可以贴退热贴 。 一般血肿如果不是很大 , 很快就会消退 。 但如果血肿很大 , 或有变大的趋势、迟迟不消等异常 , 最好还是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