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护理:孩子出汗多是不是病?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保健护理:孩子出汗多是不是病?
多汗是儿童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 。 有些家长发现 , 自己的孩子特别爱出汗 , 稍微动一下 , 就已经满头大汗了 , 就连入睡后仍是可以见到额头上有微微出汗 , 他们很担心孩子是否生病了 。
出汗是调节体温和散热的途径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杨东新副主任医师介绍 , 其实 , 小儿乃“纯阳”之体 , 生长发育快 , 新陈代谢旺盛 , 体内产热较成人多 , 而出汗是一个重要的调节体温和散热的途径 , 再加上汗腺的分泌受植物神经控制 , 而小儿神经发育尚未完善 , 大脑皮层对植物神经的调节功能较差 , 因此 , 小孩子通常较成人更容易出汗 。
即使是入睡后 , 仍是可以见到额头上有微微出汗的现象 , 不过这一般发生在刚入睡那会 , 这是因为宝宝在刚开始进入睡后 , 身体虽然是静下来了 , 但睡前活动产生的热量还未完全散去 , 于是便以出汗的形式将这些多余的热量散发出去 , 所以在他们刚入睡后一两个小时 , 仍是可以见到额头有微微出汗 , 但之后就基本上不怎么出汗了 。
---- 保健护理:孩子出汗多是不是病? //---- http:// //
背后可能隐藏一些疾病
当然 , 除了上面提到的生理性多汗外 , 也有一些孩子出汗多的背后可能是隐藏着一些疾病原因 , 那么 , 家长又改如何去辨别呢?
出汗的时间
如果孩子夜间入睡后汗多 , 醒后则出汗停止 , 即中医所说的“盗汗” , 那么 , 除了中医要考虑的“阴虚证”或“气虚证”外 , 需要警惕孩子是否为结核病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果孩子在白天并不炎热也没有怎么运动的情况下 , 还是不自主地出汗 , 即中医所指的“自汗” , 有一些可能是高热性疾病如发烧、肺炎、风湿热 , 或一些代谢性疾病如甲亢所引起的 。
伴随的症状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 如小婴儿出现易激惹、烦闹、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出现枕秃(即俗称的小儿脱帽圈) , 再加上颅骨改变如前囟边较软、颅骨薄、“方盒样”头型、肋骨串珠样突起、手腕脚踝部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鸡胸样”畸形 , “O形”或“X形”腿等 , 需警惕为佝偻病 。 如果是在新生儿期伴有皮肤潮红、多汗、烦躁不安、哭闹、易饿、呼吸急促、心跳快等 , 在幼儿期伴有脾气急躁、多动、多食、体重明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突眼、甲状腺肿大等 , 需警惕是否为甲亢 。 如果多汗的同时伴有低热、厌食、咳嗽、贫血等症状 , 需警惕结核病 。
---- 保健护理:孩子出汗多是不是病? //---- http:// //
多汗的部位
多汗有全身性多汗和局限性多汗两种 , 全身性多汗者皮肤表面常是湿润的 , 多见于感染性疾病和风湿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症等 , 局部多汗可由交感神经损伤或异常反应导致小汗腺分泌过多的汗液 , 常见于手掌、足趾、腋下等部位的多汗 。
饮食、睡眠、精神状态佳 , 不必过于担心
总之 , 如果孩子特别爱出汗 , 如果饮食、睡眠、精神状态都较好 , 也没有其他异常的话 , 杨东新说 , 家长就无需太过于担心 , 只需要根据气温变化 , 注意给孩子合理地增减衣服 , 刚睡下时不要把被子盖得太严实 , 及时将汗液擦干 , 以免着凉 , 同时还要注意适当补充水分及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 , 饮食上注意给孩子多吃一些富含锌、铁、钙的食物 。 一旦在出汗的同时还有其他异常表现时 , 需要到医院就诊进行评估 , 完善相应的辅助检查 , 在明确原发病因的同时 , 可以带孩子看看中医 , 中医师会根据孩子出汗的情况给予辨证调理 。
生理性多汗
---- 保健护理:孩子出汗多是不是病? //---- http:// //
(图片来源网络)
首先要说的是 , 绝大多数的孩子汗多都是正常现象 , 家长不用过分担心 。
1
吃奶、运动、兴奋出汗
宝宝新陈代谢旺盛 , 而且活泼好动 , 出汗多也很正常 。 又由于婴幼儿头部汗腺较多 , 所以在宝宝吃奶、运动或兴奋后 , 头部容易出汗 。
2
睡觉出汗
睡觉出汗 , 又分为三种情况:
?生长激素旺盛
很多孩子睡着后会出很多汗 , 甚至大冬天额头也会冒汗 。 其实孩子前半夜出汗 , 一般考虑是生长激素旺盛引起的 。
?白天多余热量发散
宝宝白天活动量大 , 体内产生过多热量未及时散发出去 , 等到入睡后 , 身体通过出汗散发多余热量 , 来维持身体的正常体温 。
?食物引起的热效应
不管宝宝白天进食 , 还是睡前进食 , 身体都会产热 , 尤其是睡前食用了高蛋白食物(母乳、牛奶、奶粉等) , 即使是在睡眠中 , 身体产热也会增加 , 从而出现大汗淋淋的现象 。
3
穿盖过厚出汗
有些家长因为担心半夜温度低 , 怕宝宝受凉 , 会有意识地给宝宝多穿盖一些 , 而这样不仅仅会使宝宝出汗增多 , 还容易捂出痱子 。
以上的几种出汗情况都是很常见的 , 只要宝宝精神状态好 , 生长发育正常 , 仅仅只有出汗多的症状 , 一般都是正常的 。 而且宝宝出汗也不是坏事 , 毕竟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 , 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比较差 , 通过出汗调节体温 , 也是宝宝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
但是如果宝宝出现以下这四种情况 , 家长就需要警惕了!
病理性多汗
---- 保健护理:孩子出汗多是不是病? //---- http:// //
(图片来自网络)
病理性多汗除了汗多外 , 还伴随其他症状 。 比如:
1
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佝偻病不仅会多汗 , 也会出现夜惊、好哭、颅骨软化、头颅畸形(方颅、鞍状头等)、胸部畸形、四肢及脊柱畸形等症状 。 如果怀疑宝宝患病 , 应及时到医院确诊 ,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护理和治疗 。
目前推荐预防佝偻病的措施是:足月儿出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AD至2岁以上 。 注意维生素AD推荐购买OTC标识的药品 , 药准字要求高、检验监督多会更安全 , 而保健品不推荐 。
2
结核病
如果宝宝不仅在前半夜出汗 , 后半夜及天亮前也一直在出汗 , 同时还伴有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症状 , 那么宝宝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就是结核病 。
结核病患儿白天活动时的出汗称为“虚汗” , 夜间的出汗称为“盗汗” 。 如怀疑宝宝感染了结核 , 应带其去做肺部X线检查或结核菌素试验 , 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
3
低血糖
低血糖的宝宝除多汗外 , 还可能表现为反应低下、脸色苍白、喂养困难、嗜睡、颤抖等现象 。 常发生于早产儿、足月小样儿、糖尿病母亲的婴儿 , 在新生儿缺氧窒息、硬肿症、感染败血症中多见 。
4
甲状腺功能亢进
除了多汗 , 还伴有心悸、心动过速、食欲亢进、消瘦、体重下降、失眠、情绪暴躁、焦虑等 。
除了上面这些疾病 , 铅中毒、糖尿病、疟疾、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可能导致宝宝汗多 。 但这些疾病导致的汗多 , 不是单纯汗多 , 通常还会有别的异常 。
如何护理爱出汗的宝宝?
---- 保健护理:孩子出汗多是不是病? //---- http:// //
(图片来源:网络)
1
合理增减衣物
宝宝新陈代新旺盛 , 就像一个行走的小火炉 , 但夏天大人都穿着短袖短裙 , 宝宝还穿着长衣长裤 , 特别是小婴儿 , 大夏天被包裹成粽子的不在少数 。
建议宝宝的穿盖和大人保持一致 , 或者家长摸摸宝宝的后背、前胸或者小肚子 , 如果摸起来是暖暖的、干燥的 , 那就是刚刚好;如果一摸一手汗 , 那就是穿多了 。
2
及时擦干身体
过多的汗液积聚在皮肤皱折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 , 可导致皮肤溃烂并引发皮肤感染 。
所以宝宝大量出汗后 , 要及时擦干汗液或洗澡 , 勤换衣物 , 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干爽 。
3
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
夏季炎热 , 出汗多 , 身体水分蒸发快 , 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 以防宝宝脱水 。
另外很多家长在后台留言说最近宝宝尿液变少 , 一般宝宝夏季出汗多 , 尿液相对的就会变少 , 如果宝宝尿液黄而少 , 就是因为水分摄入不够 , 注意补水即可 。
4
经常开窗换气
室内每天要定时通风 , 保持环境凉爽 , 遇到气温过高时 , 可适当使用电风扇或空调 , 以减少出汗和帮助汗液的蒸发 , 但要注意不要让出风口对着宝宝吹 。
5
不要长时间抱着宝宝
家长长时间抱着宝宝 , 宝宝热家长也很热 , 所以可以在凉快的地方铺上席子 , 尽量让宝宝自由玩耍 。
历史
- 「靠谱育儿说」孩子睡觉不老实别以为是热的!3种表现说明是脾虚,家长别搞错了
- #靠谱育儿说#告诫:别再给孩子吃豆浆油条了!3类早餐易伤脾胃,家长别不在意
- [樱桃育儿经]雨水过后,这3样东西要“扔掉”,很容易让孩子积食不长个!
- 『燕赵晚报』“他们都是生病的孩子,我会像照顾孩子那样去呵护他们!”
- 今日余庆@曝光!余庆的家长们请长点心吧,叮嘱你的孩子戴好口罩!
- 『育儿趣乐园』“黑名单”饮料成娃的最爱,3种饮料孩子经常喝,伤脾胃还不长个
- 每日说育儿知识■孩子免疫差,家长记好“不睡2觉,不吃2物”,强娃脾胃不生病
- 【育儿之百科全书】立春过后,又是“猛长期”,家长做好3件事,孩子蹿高一大截
- #育儿房间#原创儿童已成白血病高发群体:这些水果“隐患”,最好少给孩子吃
- [育儿房间]原创“妈妈,我蛋蛋疼”,本以为孩子只是磕到了,谁知差点出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