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骨折后傻等救护车?别让无知耽误事儿,这份急救常识请收好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孩子骨折后傻等救护车?别让无知耽误事儿 , 这份急救常识请收好

文|福林妈咪

孩子天性活泼 , 跑跑跳跳很正常 , 有时候觉得孩子皮实 , 摔一下没什么 , 但是很多时候都是孩子“初生牛犊不怕虎” , 自己不注意摔的 。

上小学的时候 , 光我们班 , 我印象中就有三个骨折的 。 一个是女生自己调皮 , 在一个临街房门口的两边 , 分别有一阶台阶 , 她非要从一边跨到另一边 , 那个距离大概一米多不到一米五吧 , 结果高估了自己 , 脚尖碰到了台阶 , 但这个脚都没上去 , 于是脚就被台阶和地面的夹角整骨折了 。


                    孩子骨折后傻等救护车?别让无知耽误事儿,这份急救常识请收好

---- 孩子骨折后傻等救护车?别让无知耽误事儿 , 这份急救常识请收好 //---- http:// //

还有一个是下楼的时候 , 下的特别快 , 一次才俩台阶 , 结果没看清 , 脚崴了不说 , 小腿也骨折了 。 还有一个是摔倒时手肘着地 , 大臂骨折 。

骨折是儿童意外伤害最常见的类型 , 数据表明 , 每年平均有25%的儿童发生外伤 , 其中10%-25%为骨折 。

据东莞市儿童医院2008-2017年1809个儿童骨折的病例统计:

骨折男童多于女童 , 年龄多集中在4-8岁之间 , 而且骨折部位多在上肢 。 如果你的孩子处在这个年龄段 , 那一定要多多学习孩子骨折时的急救方法 。

一旦孩子发生骨折了 , 看着孩子那么痛苦 , 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 , 不用纠结 , 拨打120 , 不要随意搬动孩子 。

这个常识大多家长都知道 。 但有一点就是有的骨折外表看不出来 , 家长可能会让孩子尝试自己动一动 , 其实这个做法是错误的 。

像是这种外表看不出来的内伤 , 无论是孩子从床上掉下来磕到头 , 还是崴脚、脱臼、骨折 , 在孩子受到外力伤害后没有出现外伤的情况下 , 千万不要让孩子活动 , 而是应该学会判断 , 分辨 。


                    孩子骨折后傻等救护车?别让无知耽误事儿,这份急救常识请收好

---- 孩子骨折后傻等救护车?别让无知耽误事儿 , 这份急救常识请收好 //---- http:// //

孩子骨折的表现:

①孩子不敢自己动 , 每动一下都有强烈的痛感 。

②受伤处红肿 , 发热 。

一旦出现这样的表现 , 立刻让孩子不要动 , 然后拨打120 。

其次 , 救护车来之前 , 或者送孩子就医前 , 采取急救方式 , 帮孩子缓解疼痛

很多家长知道孩子骨折后 , 需要帮孩子固定住患处 , 但是骨折 , 分两种情况 , 他们的处理方式的第一步并不见得都是先固定 。

一种是皮肤没有严重破损或没有伤口的 , 这就是闭合性骨折 。

另一种则是皮肤有破损 , 严重的骨头露出来了的 , 被称为开放性骨折 。

两种骨折都要做到的第一点就是不要随意搬动孩子 , 因为搬动会让孩子更痛 。 保持孩子平躺才是 。 第二点 , 如果孩子是开放性骨折 , 那么第一步先用消毒纱布帮孩子包扎 , 如果没有消毒纱布 , 那就找干净的布包住孩子的患处 , 之后在找坚硬且又直又长的物体帮孩子固定患肢 。

固定材料可以就地取材 , 在野外的话树枝 , 废木板 , 竹竿 , 都可以 , 在家的话杂志、雨伞、硬纸板 , 只有有一定的硬度就行 。 可以用腰带、背包带来做固定带 。 固定住患肢也是为了防止患肢再动 , 造成二次伤害或是让孩子更痛 。


                    孩子骨折后傻等救护车?别让无知耽误事儿,这份急救常识请收好

---- 孩子骨折后傻等救护车?别让无知耽误事儿 , 这份急救常识请收好 //---- http:// //

固定时要注意三点:

①固定之前垫一些软物;

②固定的时候如果有伤口不要盖住;

③打结的时候结扣不要在患处尽量避开 。

④固定的材料长短根据孩子的部位进行调整 , 上肢的话最好超过两个关节的长度 。 就是比如是手腕和手肘之间发生骨折 , 固定用的材料要超过手腕和手肘 , 这样才能更好的固定住中间的患处 。 如果是下肢 , 那就尽量长的材料 , 把整条腿都固定住 。

固定住后 , 可以找冰袋对孩子的患处进行冰敷 , 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轻疼痛 , 还有消肿的效果 。 但要记住骨折4小时内冰敷效果最好 。

完成固定后等待救护车到来 , 或是保持孩子平躺的状态送去医院 。 期间 , 爸爸妈妈应还密切观察孩子的肢体远端 , 像是手、脚部位 , 看看指/趾甲盖的颜色 , 是否变色 , 手脚是否冰凉发紫 , 或者泛白 , 这都可能说明血液不流通 , 需抓紧就医检查 。

孩子成长路上难免磕磕碰碰 , 所以爸爸妈妈还是应该多学些急救知识 , 才能保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