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这么干吗?母亲将咬碎食物放到11个月孩子嘴里!孩子差点没了命!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你还在这么干吗?母亲将咬碎食物放到11个月孩子嘴里!孩子差点没了命!
来源:新闻夜航综合芒果都市
初为人父人母 ,
很多家长在开心的同时 ,
在育儿的问题上也犯了难 。
什么时候断奶?
训练孩子咀嚼能力的最佳时间是?
很多家长因为把握不清 ,
自己遭了不少罪不说 ,
孩子也差点没了命!
---- 你还在这么干吗?母亲将咬碎食物放到11个月孩子嘴里!孩子差点没了命! //---- http:// //
8月15日 , 张家界桑植县一位母亲为了锻炼11月龄宝宝的咀嚼能力 , 竟然喂食花生 , 结果导致花生卡在支气管内 , 呼吸不畅 , 情况危急 。 所幸送医及时 , 经过手术取出异物 , 男婴才得以脱险 。
---- 你还在这么干吗?母亲将咬碎食物放到11个月孩子嘴里!孩子差点没了命! //---- http:// //
当天下午5点多 , 李女士带着11月龄孩子 , 到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求助 , 称花生卡住孩子气管 , 医生通过听诊和CT扫描 , 确诊幼儿为右侧主支气管异物 , 立即进行手术 。
---- 你还在这么干吗?母亲将咬碎食物放到11个月孩子嘴里!孩子差点没了命! //---- http:// //
经过手术异物取出 , 该幼儿脱离危险 , 病情平稳 , 目前正在医院做进一步的治疗 。
---- 你还在这么干吗?母亲将咬碎食物放到11个月孩子嘴里!孩子差点没了命! //---- http:// //
咀嚼能力的作用是什么?
如果在特定的时间内未能有规律地、有计划地进行训练 , 那对于宝宝未来的进食习惯、营养吸收以及牙齿发育都会有影响 。 所以一般宝宝在6个月的时候 , 妈妈就确实可以为宝宝做好训练咀嚼能力的准备了 。
咀嚼能力不足会有哪些表现呢?
1.只喝奶其他什么都不吃
宝宝1岁多还是只喝奶 , 偶尔吃一点糊状的食物 。 别误以为这是宝宝在厌食或挑食 , 其实这是宝宝咀嚼能力不足的表现 。
2.吃饭时经常出现干呕、咽不下去的症状
宝宝吃饭时 , 经常出现干呕的症状 , 但把嘴里的食物吐出来后就不会干呕 。
3.吃到硬一点的食物立马吐掉
有一部分宝宝当吃到带梗的菜时 , 不咀嚼而是直接吐出来 , 若宝宝出现这样的情况 , 说明他已经适应了自己的咀嚼能力不足 。
图片来源:IC Photo
如何预防宝宝咀嚼能力不足?
6个月:添加糊状或泥状等奶类之外的食物 。
7-9个月:吃一些需要咀嚼的食物 。
10-12个月:可以吃成人化的食物中较软、较易咀嚼的食物 。
12个月以上:提供给宝宝长条的水果、煮过的蔬菜段或稍硬的饼干 。
1岁半左右:可以吃和大人一样的食物 , 切成合适的大小 , 但不要切得太细 。
---- 你还在这么干吗?母亲将咬碎食物放到11个月孩子嘴里!孩子差点没了命! //---- http:// //
不过 , 医生提醒 , 锻炼宝宝的最好方式还是在于要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 可以吃一些需要咀嚼但不是太硬的食物 。
为了安全起见 , 3岁以下幼儿尽量不要食用坚果、花生等坚硬食品 , 而且玩耍打闹时不要进食 。
关于育儿的一些误区
1、刮眉能使眉毛浓黑
孩子的皮肤娇嫩 , 如将眉毛根部刮伤 , 可能会改变肩毛位置与形态如刮破皮肤导致感染而溃烂、结疤 , 甚至孩子可能不再长眉毛了 。
正确做法是:大多数孩子眉毛要到2岁左右才有型 。
2、捏鼻能使鼻子变挺
目前并未科学依据证实 , 常捏提鼻梁骨可让鼻子变挺 。 孩子鼻腔黏膜娇嫩 , 如果过于用力捏鼻 , 会损伤其鼻黏膜 。
正确做法:五官多与遗传有关 , 顺其自然就好 。
3、剪睫毛使睫毛变长
睫毛起到遮挡灰尘和过强光线的作用 , 剪掉睫毛 , 孩子眼睛容易受伤 。
正确做法:让孩子的睫毛自然生长 。
4、捋耳使耳廓更圆润
有些人不想让孩子长招风耳 , 便把孩子的耳朵向后压 , 认为可以帮助定型 。 事实上 , 这种做法容易导致宝宝耳朵变形 , 对宝宝造成伤害 。
正确做法:平时 , 只需轻轻地为孩子捋耳朵 , 能起一定的按摩作用 。
5、母乳抹脸能使孩子皮肤嫩白
有家长偷偷用母乳给宝宝抹脸 , 结果乳汁腐坏后细菌侵入皮肤 , 导致孩子脸上产生红晕 , 变成小包化脓 。
正确做法:如果要用 , 要选择婴儿专用润肤霜 。
6、睡硬枕让头型更圆
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头型扁不好看 , 以为使用硬枕可让头型更圆 。 事实上 , 长期睡硬枕头 , 容易使新生儿头颅变形或形成大小脸 。
正确做法:经常有意地为孩子调整睡姿 , 但别强行干涉 , 睡得舒适最重要 。
7、怕不消化 , 就一直给宝宝吃粥
有的家长认为稀饭养胃 , 事实上 , 不给宝宝的肠胃适应硬一点的食物 , 会影响宝宝的消化能力的发展 。 而且由于口腔缺乏咀嚼和吞咽练习 , 可能影响宝宝口腔发育和面部肌肉发育 。
正确做法:给孩子添加辅食可由稀到稠、由细到粗 , 可逐步添加米粉、粥、果蔬、肉类让营养更均衡 。
8、把尿比穿纸尿裤好
有的家长认为 , 把尿比纸尿裤要好 。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错误的!婴幼儿自主排尿功能要随着神经系统、尿道括约肌等的发育而逐步完善 。 在此之前把尿 , 并不能帮孩子建立自主排尿功能 。 而且太早把尿 , 还可能造成肛脱、肛裂、尿频 。
正确做法:婴儿可以穿纸尿裤 , 一岁以前不要把尿 , 大一点可以进行坐便训练 。
9、用酒精给孩子擦身降温
孩子发烧有长辈就会建议 , 用酒精给孩子擦身 。 但实际上 , 孩子幼嫩的皮肤很容易吸收甲醇 , 可能酒精中毒或致命!
正确做法:孩子发烧应少穿盖不要捂 , 可以洗温水澡、多喝水 , 最安全有效的方法还是吃退烧药 。
10、绝对不给宝宝开空调
有人认为宝宝抵抗力弱 , 吹空调肯定不好!但儿童身体对于温度的适应性度差 , 高温很容易造成中暑、脱水甚至猝死 。
正确做法:可以合理使用空调 。 但使用前 , 一定要清洗空调滤网 , 可以将空调的温度维持在26度左石 , 且排风口不要直接对着孩子吹 。
11、母乳6个月以后就没营养
有的婆婆会说 , 母乳6个月就好了 , 再吃下去也没营养 。 可迄今为止 , 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母乳在任何阶段会失去营养价值 , 母乳会根据宝宝的成长情况 , 自动调节每一次的分泌 , 满足宝宝的需求 。
正确做法: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 婴儿最好纯母乳喂养6个月 , 6个月之后加辅食 , 母乳喂养至少至1周岁 。
12、经常摇晃着哄睡
其实婴儿困时会自己入睡 , 只是大人为了控制孩子的入睡和睡觉时间而人为干预 , 造成有些孩子依赖大人的干预睡觉方式 。 摇晃睡觉确实对婴儿没有好处 。
正确做法:逐渐减少哄睡时摇晃的幅度 , 逐渐培养孩子自行入睡习惯 。
13、给母乳宝宝喂水
母乳中80%以上是水 , 只要观察婴儿在非吃药状况下的排尿为无色透明或微黄 , 就说明体内水分充足 。
正确做法:母乳宝宝自行喝水 , 大约要等到10个月左石 。
14、婴儿白天睡觉拉窗帘有助睡眠
很多家长从月子里开始自天也会拉上卧室的窗帘 , 来保证孩子有一个完全黑暗环境来提高睡眠质量 , 但在新生儿阶段 , 这样做反而可能不利于建立宝宝昼夜周期 。
正确做法:半岁以内的宝宝 , 建议在白天尽量不要拉上窗帘 , 晚上则尽量保持黑暗和安静 。
15、打呼噜说明宝宝睡得香
宝宝偶尔打鼾 , 可能是由感冒引起的;但如果经常打鼾 , 可能是由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等原因 。
正确做法:如果宝宝经常有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的情况 , 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 。
16、嘴对嘴喂食
嘴对嘴喂食 , 看似亲情无限 。 其实 , 家长容易使宝宝感染幽门螺杆菌 , 引起宝宝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 甚至会导致宝宝生长发育迟缓 。
正确做法:对喂宝宝的食物 , 家长一定不要用唾液接触 。
17、吃东西时逗孩子
有些宝宝不爱吃饭 , 家长便想着边吃边逗孩子 , 这样可以多吃一点 。 其实 , 进食时逗孩子 , 孩子大叫或大笑 , 随后一次深吸气 , 饭粒等食物就会随气流而被吸入气管内 , 引起呼吸道梗阻 。
正确做法:给孩子喂食应该让其保持平静、专注 。
18、抱着孩子坐汽车
抱着孩子坐汽车 , 更安全?要知道 , 汽车时速在50公里时发生碰撞 , 一名体重10公斤的小孩瞬间会产牛300公斤左右的冲击力 。 这种情况下 , 一般没有人能抱住孩子 , 孩子的头部发生碰撞 , 后果不堪设想 。
正确做法:给孩子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
19、晚上叫醒宝宝喂奶、把便
许多爸爸妈妈担心宝宝饿 , 经常在夜里把宝宝叫醒喂奶 。 还有家长怕孩子尿床 , 半夜叫醒小便 。 频繁半夜叫醒宝宝 , 很容易打乱宝宝的睡眠规律 。
正确做法:让宝宝睡到自然醒 , 晚上使用纸尿裤入睡 。
20、用纯净水、矿泉水冲奶粉更健康
有的家长给宝宝冲奶粉也喜欢用纯净水、矿泉水 。 事实上 , 纯净水除去了各种常量元素和大部分的微量元素 , 长期饮用会造成孩子营养素摄入量不足;矿泉水中含有的营养素又过多 , 长期饮用会造成孩子某种元素摄入过多 。
正确做法:使用自来水烧开冷却到合适温度冲奶 。
21、给新生儿绑腿
很多地方都有绑腿的习俗 , 不少老人认为这样宝宝长大后腿才会又直又长 。 其实绑腿阻碍了宝宝腿部的血液循环 , 不但不利于骨骼发育 , 而且宝宝的肢体活动受到人为限制还会给宝宝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 。
正确做法:给宝宝穿宽松的衣服 , 让他的四肢活动不受任何限制 。
22、总认为孩子吃不饱 , 一哭就喂奶
有些老一辈的家长 , 每次看到孩子哭就觉得是饿了 , 长期如此 , 宝宝的胃很容易被无形中撑大 , 为以后的肥胖症埋下了隐患 。
正确做法:根据宝宝月份大小和日常食量 , 形成有规律的喂奶时间 。
23、鼓励孩子大口吃饭
许多家长喂孩子时 , 都特别喜欢鼓励“大口吃”“快点吃”等 , 觉得孩子只有狼吞虎咽 , 才是胃口好的表现 。 其实这是不对的 , 这种鼓励只会造成宝宝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 。
正确做法:从小让孩子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 , 吃饭时要专注 , 不乱跑、不玩玩具 。
锻炼宝宝的最好方式 ,
是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责任编辑:张琳(EN049)
- 宝宝贝贝育儿经@原创为啥城市姥姥带娃个子长得慢,农村奶奶带长得快?原因这么简单
- 【檀香育儿】原创如果你的孩子经常这么睡,就要赶紧纠正,否则发育会落后一大截
- 【广西微视界】7个月女婴高位截肢,她本不该伤得这么重,父母的无知害了她
- #樱桃育儿经#家长还在这样给孩子喂饭?眼下喂的是几口饭,却毁了孩子一生
- 「亲宝宝育儿」这些“网红产品”竟是伤娃利器,你还在给孩子用吗?
- 「春龙和宝宝」宝宝趴睡、侧睡、跪睡,网友:这种姿势是以为自己还在妈妈肚中吧
- 育儿趣乐园@转告父母:“偷走”2岁孩子免疫力的3种辅食,你还在给娃喂吗?
- 每日说育儿知识@你还用骨头汤给娃补钙?伤娃脾胃还影响发育,很多家长还在喂
- #春龙和宝宝#婴儿肠绞痛,你还在傻熬吗?医生教你方法,宝妈亲测有效
- 晓露爸爸:原创宝宝版“迪丽热巴”火了,气质神似,网友:热巴都生不出这么像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