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到底该不该裹“蜡烛包”?长辈的好意,未必就对宝宝有利

文|陈青青说育儿(专注优质原创文章 , 拥有本文章版权 , 欢迎转发分享)

许多新手妈妈们 , 相信也是经历过或是正在经历一些问题:宝宝不知为何整天都在哭闹 , 自己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 觉得身心俱疲非常的挫折 , 常常怀疑是不是自己不会带宝宝 , 或是照着长辈的方法带宝宝 , 却许多方法都不适用于宝宝身上 , 导致宝宝更严重的哭闹 。

最近生了个胖娃儿 , 医生也有说过在婴儿三个月以前 , 影响睡眠荷尔蒙的褪黑激素尚未形成 , 所以没办法分清楚白天黑夜 , 有极大的睡眠需求量 , 一天有六至七次以上的睡眠 , 总睡眠一天约十五小时至十八小时左右 。 当婴儿三个月大已后 , 在夜间的睡眠就能拉长五至六小时以上 , 所以也要建立起宝宝白天与夜间活动的区隔 。

欣欣在睡觉时会不自主的做出一些动作来 , 如:翻身、脚踢个两三下、全身抖一下 , 或是双手挥动了一下 , 随着动作的变大 , 欣欣更常突然惊醒开始哭闹 , 婆婆也就建议我把欣欣包起来 , 让小孩睡得比较安稳 , 比较有安全感 。 包起来的欣欣果然睡眠比较稳定了些 , 不会再突然哭闹 。 渡过了新生儿的前期 , 欣欣也逐渐四个月大了 , 这时候把欣欣包起来时 , 总是特别容易哭闹 , 可是婆婆觉得对小孩有许多好处 , 还是要我继续把欣欣包起来 , 与婆婆之间也多了不少的摩擦 , 好在婆婆并不会坚持让欣欣使用“蜡烛包”这种包法 。

并非所有的婴儿都需要包起来才容易入眠 , 婴儿的“惊吓反应”在一个月时是最明显的 , 当婴儿逐渐长大 , 这种情况就会减少了许多 , 或是有些婴儿根本不会受到这种反应影响到睡眠 , 所以做家长的要先观察婴儿是不是需要包巾的补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