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治实例:曾是健身教练的他

【案例背景】
戒毒人员朱某,男 , 28岁,初次强戒,贵州省凯里市人,父母健在,家中独子,大学本科学历 , 职业为健身教练 。
该员自入所以来迟迟无法适应强制隔离戒毒生活,不喜言谈,独来独往 。面对无可避免的沟通时 , 表现出明显的不耐烦情绪,更不会主动与民警进行交流,终日苦闷不乐 。对于民警的个别教育谈话,该员也是只言片语进行应付,无论民警对其进行思想引导,还是耐心劝诫,该员始终不为所动 。同时,朱某在各项戒治生活中的表现也都较差,表现为戒治态度不端正、纪律意识淡薄,文化学习上消极被动 , 习艺劳动中慵懒散漫 。朱某的消极戒治行为不仅给其他戒毒人员留下了不良的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大队的整体戒治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
【案例基本情况】
作为健身教练这个职业,在我们的印象中应该是积极阳光、充满活力并善于沟通的形象,但朱某的种种行为表现却都与之相去甚远 。带着疑惑,大队民警一方面继续观察其日常行为表现,另一方面通过同组戒毒人员从不同侧面了解其思想状况,并通过电话访问与其父母取得联系,了解朱某的成长经历和工作、生活上的更多细节 。
综合各方信息,我们总结分析出,朱某入所至今,在戒治生活中因自我认同感差、思想包袱大,以及亲人的责备和自我的悔恨才表现出自暴自弃、无心戒治的情况 。我们通过与其父母的沟通了解到,朱某以前是个孝敬父母、热爱生活的人,平时与家人以及女朋友的感情都很不错,并没有什么不良习性 , 自己也非常喜欢所从事的健身教练工作,且收入不错,生活上基本没有什么压力 。而所有的转变都源自毒品,原本宁静、幸福的生活都被毒魔一一打破,在吸毒成瘾后女朋友跟他分了手,与父母的相处也都只剩下争吵 。
理清了症结所在,民警便对症下药的为其制定了教育矫治方案 。

矫治实例:曾是健身教练的他

文章插图
矫治实例:曾是健身教练的他

文章插图
发挥专长重拾信心 。根据朱某的个人情况 , 转化的重点首先在于如何让其重拾信心,产生自我认同 。经过观察了解,朱某平时虽不愿意与人交流,但在涉及健身、运动方面话题时,该员却表现出少有的热情 。鉴于此,民警决定从朱某最擅长的健身领域着手,与之探讨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运动戒毒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共同话题,培养相互尊重与信任的关系 。同时,根据其专业特长在开展戒毒人员康复训练时,让其担任小组长 , 协助民警指导戒毒人员进行康复锻炼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某逐渐找回了自信 , 思想也变得越来越正面、积极 。与民警的一次闲聊时,朱某告诉民警,自己从事的健身教练一职,所接触的社会人员较多,在一次吃饭喝酒后,受到朋友的诱骗在KTV吸食了毒品 。当被公安机关抓获后感觉自己这一辈子算是完了,家人的责备和女友的离去,让他那种无法形容的悔恨也渐渐地转化成对自己无法遏制的憎恶 。
【矫治实例:曾是健身教练的他】亲情帮扶化解心结 。因为自吸毒以来不断恶化的家庭关系,朱某自被公安机关抓获后 , 就再没有与家里联系过,深深地自责让他无颜面对父母,不敢与家人联系 。但心底的那份思念却又不断地折磨着他 。了解到朱某的心结,大队主动与其家人联系,讲述朱某的戒治现状 , 寻求家属的理解和帮助,在做好其父母思想工作后 , 为其安排了一次亲情探访 。探访室里,朱某见到父母的那一刻 , 思念、自责、委屈,所有的情绪都化成了一道道泪水 。当母亲鼓励他要勇敢的面对现实,听从民警安排,好好戒治,改正错误,我们等你回家时,朱某更是泣不成声 。得到父母的谅解与安慰 , 朱某的心结打开了,对生活重拾了希望思想敏感的心理案例,对戒治也更加有信心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戒治,争取减期 , 早日回归社会、家庭,让亲朋好友重新接纳自己 。
松紧结合正确引导 。为充分挖掘朱某的才干,进一步促进、巩固其转化成果,大队不仅指定他为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小组长 , 辅助民警进行康复训练教学,还不断的鼓励其总结戒治心得,向所刊《春晖》小报投稿;所部开展的各类文体活动 , 朱某也积极主动参与,特别是在一年一度的戒毒人员体能康复运动会上 , 朱某主动请缨,带领其他戒毒人员一起进行赛前训练,最终在运动会上为大队夺得了多个比赛第一的好成绩 。心态的变化,思想的转变,让朱某积极健康的参加每一次戒治活动思想敏感的心理案例,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 , 也影响到了其他戒毒人员 。朱某的转变是显著的,是成功的 。在这些可喜的改变面前,我们也时刻警惕着他出现骄傲自满、恃才傲物等情绪 。朱某是大学本科学历,同时还拥有健身相关工作资质 , 较身边的戒毒人员而言,他属于拥有较高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的“高才生”,过多的荣誉,过分的自信是否会让他产生一种飘飘然,看不起周围人的心态 。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 , 民警对他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一刻也没有放松,时刻着他的一言一行 , 随时对他的思想花园进行修剪 。
【案例思考】
针对朱某的整个教育矫治过程,使我们认识到,对于这种初次强戒吸毒人员所表现出的异常戒治反应 , 首先要摸透其基本情况,掌握其症结所在,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朱某的主要问题在于吸毒被抓获后强烈的心里落差感而导致的自我不认可,从而自暴自弃 , 无心戒治 。这样的情形需要我们民警及时准确的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走进他的内心,逐步缓解思想上紧张、压抑的情绪 。生活上给与其适当的照顾关心,让其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集体的温暖,从而愿意与人交流 。同时也要善于发现戒毒人员身上的“闪光点”,让戒毒人员在戒治生活中逐渐培养自信心,改善与人交往的能力 。
初次强戒吸毒人员相对于多次强戒吸毒人员内心深处有着更强的戒治意愿 , 而这种意愿多半都表现在对自己的自责、对自己的否定等负面情绪上 。作为戒毒人民警察一定要敏锐的洞悉到这一关键所在,对他们付出更多的耐心,采取更多的方法,尽最大可能的在他们初次强戒时将其挽救回来 。否则,任由他们自暴自弃,自生自灭下去 , 他们就会变成更难矫治,更加顽固的复吸人员 。
此次教育矫治中,朱某说:让他出现转折的可能是那一刻父母的包容与谅解,但现在回过头再去想自己整个戒治历程,却充满着太多对民警的感动和感激,是大队民警们不知疲倦的搀扶着他一路走了过来 。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