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鲍秀兰」来自16个儿科医生的忠告:要想孩子少生病,这些事最好不要做!
本文原始标题是:来自16个儿科医生的忠告:要想孩子少生病 , 这些事最好不要做!
相信对于很多新手宝妈来说 , 照顾好宝宝 , 不让宝宝生病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 尽管在平时十分注意孩子的饮食起居 , 但是稍微一个不注意 , 孩子还是会生病 。
「儿科医生鲍秀兰」来自16个儿科医生的忠告:要想孩子少生病 , 这些事最好不要做!//
那宝妈们不妨来看看这16个产科医生的忠告 , 如果做到的话 , 保证让你的孩子可以少生病!
1.急诊科医生:吃完零食别玩干燥剂
相信很多人去买坚果、海苔、糖果、薯条、饼干之类的食品时 , 就会发现包装袋里放有干燥剂 。 等到家长把这些零食给孩子买回去吃的时候 , 孩子们可能会出于好奇心的心态想去玩这个干燥剂 , 还有一些胆大的孩子可能会把干燥剂撕开吃掉或者是当做调料放进饮料或是水中 。
这种食品袋中装的干燥剂一般都是生石灰干燥剂 , 而生石灰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 , 遇水则会发生化学反应 , 同时还会释放大量的热量 。 所以 , 出于孩子的安全着想 , 别让孩子接触这个东西 , 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致伤致残 , 家长们千万要小心 。
2.口腔科医生:想问题时别托腮、咬笔头
很多孩子在做题或者想问题的时候 , 都喜欢用手一边托着腮帮子 , 一边咬着笔头 , 还有一些孩子喜欢在睡觉的时候把手肘或者是手掌放在脸的一侧 , 看似是很普通的动作 , 但其实这俩种行为对于孩子颌面部的正常发育及面部的对称性 , 都有一定的影响 。
3.皮肤科医生:别乱用大人防晒霜
相信很多女性为了自己的皮肤都会给脸上涂防晒霜 , 而且还有一些宝妈在外出的时候会把自己的防晒霜给宝宝涂上 , 但是这种防晒霜里含有的美白或其他美妆成分 , 实在是不太适合儿童娇嫩的肌肤 。
如果清洗的不干净 , 很容易让宝宝的皮肤发生过敏反应 。 如果要给宝宝用的话 , 可以给三岁以上的宝宝使用 , 三岁以下的宝宝建议使用其他的防晒方法 。
4.新生儿科医生:别大力摇晃婴儿
很多新手宝妈在安抚宝宝的时候 , 可能都会通过摇晃的方式来哄孩子 , 但是宝妈们要知道的是:剧烈的摇晃婴儿还容易引发婴儿摇晃综合征 。
摇晃婴儿综合征的初期症状可能只是会让婴儿出现嗜睡、食欲不振或烦躁不安的现象 , 但是接下来就会出现抽搐或意识不清等 , 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出现昏迷或死亡 。 最后即使患儿命保住了 , 也可能会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
「儿科医生鲍秀兰」来自16个儿科医生的忠告:要想孩子少生病,这些事最好不要做!。
「儿科医生鲍秀兰」来自16个儿科医生的忠告:要想孩子少生病 , 这些事最好不要做!//
5.骨科医生:不要经常低头玩手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 , 手机也成为人手必备的东西了 , 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 , 可能都会有一部手机 , 所以以至于 , 在公交上、地铁上、家里...... 出现很多的“低头族” 。
这种低头的动作保持的时间久的话 , 对脊椎的影响是很大的 。 人在低头玩手机时 , 颈椎往往承受着更重的头部重量 , 同时如果肩颈过度紧绷的话 , 对于颈椎的负担是很大的 。 尤其是对于那些处在发育期的学生 , 千万不要做“低头族” 。
6.眼科医生:别关灯看手机
由于手机的普及 , 很多孩子都是“机不离手”,尽管受到父母的阻拦 , 但是那些沉迷手机游戏或喜欢观看视频的孩子仍然会有自己的办法 , 那就是:在父母不在的情况下 , 躲进被子里玩手机 , 这样和关了灯玩手机的影响是一样的 , 在黑暗环境下玩手机 , 手机的屏幕会不自觉地调亮 , 而手机屏幕小、字体小 , 加之眼睛离屏幕近 , 时间一长最容易出现近视、散光等问题 。
7、泌尿外科医生:别长时间憋尿
当孩子们沉迷于游戏的时候 , 可能就会憋尿;还有的孩子下课忘去厕所 , 上课想起了 , 可又不敢去了 。 这种长时间的憋尿 , 会导致膀胱炎等尿路感染 , 严重的甚至还会影响肾脏功能 。
8.内分泌科:别乱吃保健品、补品
相信很多人都见过在街上的门店上写着:田七加海马可以增高 , 牛初乳、蛋白粉可以补充营养 。 殊不知这些滋补品会促进人体分泌雌激素、泌乳素等性激素 , 这种激素很容易导致儿童性早熟 。 而对于性早熟的孩子来说 , 骨骺融合会比较早 , 长不高 , 此外 , 性早熟儿童可能会对性产生强烈兴趣和好奇 , 过早出现性行为 。
「儿科医生鲍秀兰」来自16个儿科医生的忠告:要想孩子少生病 , 这些事最好不要做!//
9.呼吸科医生:吃东西时不要笑、打闹
通过研究调查发现 , 气管支气管异物多大多数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 , 而1~3岁占多数 , 这是由于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 乳牙还未完全萌出 , 咀嚼能力差 , 加上气管与食管交叉的会厌软骨发育尚不成熟 。
所以如果在吃东西时一旦哭笑打闹或摔倒 , 很容易让食物误入到气道内 。 异物小还好 , 但是如果如果异物较大的话 , 很容易卡在喉头、声门、气管或者双侧主支气管 , 小孩可能还会有生命危险 。
10.营养科医生:别吃太多
相信很多父母都想要自己的孩子发育的好 , 所以就给孩子多吃多补 , 但是如果过分的给孩子补充营养的话 , 很容易让孩子出现肥胖的情况 , 而且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 过于肥胖的孩子还很容易出现性早熟 , 对他/她们青春期的心理、行为、认知及智力也货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
11.重症医学科医生:烧烫伤后别涂牙膏、挑水泡
绝大多数儿童烫伤发生的场景是:家里的厨房、淋浴间以及饭厅 。 所以父母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被烫伤之后 , 千万不要用牙膏涂抹 , 因为牙膏会阻碍皮肤散热 , 而且可能还会增加伤口感染的机会 。 如果伤口出现水泡的话 , 也不可自行用针或者指甲刺破水泡 , 以免引起感染 。
12.呼吸科医生:不要一咳嗽 , 就喂止咳药
很多家长在看见孩子咳嗽的时候 , 都会很揪心 , 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去帮孩子止咳 , 有一些家长可能甚至一看见孩子咳嗽的时候,就开始找止咳药、抗生素等药物了 。 但其实咳嗽并不是一种病 , 它只是人体的一种生理性反射过程 , 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清除呼吸道中的垃圾 。
13.消化内科医生:便秘别吃未成熟的香蕉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只要便秘就吃香蕉 , 但是有时候便秘可能吃香蕉都不一定有作用 , 尤其是吃到那些还不成熟的香蕉只会加重便秘 。 要知道:便秘最重要的是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 , 如果出现便秘还不如吃点火龙果、梨、西梅等食物 。
14.耳鼻喉科医生:流鼻血不要仰头止血
很多小孩在流鼻血时 , 大人总会让孩子仰着头止血 。 但这种办法非但止不住血还会使流出的鼻血倒流到咽喉部 , 进入到食道、胃肠 , 引发不适或呕吐 。 -般情况下 , 只要身体前倾 , 按压鼻翼根部 , 往往10分钟内就可以止血了 。
15.心内科医生:感冒后别做剧烈运动
有些孩子感冒了 , 也不当回事 , 照样上体育课 。 但是家长们要记住:轻度感冒时可以适量运动 , 但也只能进行温和的运动 , 不能做剧烈运动 。
因为在感冒之后 , 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 , 如果再做比较剧烈的活动的话 , 就会使代谢更快 , 能量消耗过多 。 同时 , 感冒后人的抵抗力大大降低 , 会让病毒更容易乘虚而入 , 很容易引起急性心肌炎 , 而且有可能致命 。
16.感染科医生:被小宠物咬了别自行包扎
如今 , 相信养狗养猫的家庭绝对不在少数 , 还有一些孩子还对仓鼠感兴趣 , 但是宠物毕竟只是宠物 , 有的时候你可能只是想要逗它玩 , 但是它却以为你要伤害它 , 然后它就会保护自己把你咬一口 。
而且还有些孩子不小心被小宠物咬了 , 还不敢告诉爸妈 , 也不懂得处理 。 如果不慎被宠物咬伤挠伤 , 要切记这3件事要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不要私自包扎或者 处理孩子的伤口 , 防止继发感染;对伤口初步处理之后 , 要立即带孩子去医院治疗 , 注射狂犬疫苗 。
「儿科医生鲍秀兰」来自16个儿科医生的忠告:要想孩子少生病,这些事最好不要做!。如果父母可以将这16个产科医生的话记住并且做到的话 , 孩子肯定以后会很少生病!
- 儿科医生鲍秀兰:90后男医生抱早产儿做袋鼠护理,大气都不敢出引网友夸赞:好暖啊
- 「长脖子爸比」宝宝出生后医院为啥要留下一个脚印?医生可能不会说,但你要清楚
- 每日说育儿知识@儿科医生:疫情期间,家长带娃注意5点,帮娃增强免疫防感染
- 宝妈育儿微课■原创4岁孩子贪玩吞水银,奶奶非拦着先“吃菜”才送医,医生:做得对
- 【靓妈美娃】孩子喜欢“跪着”睡觉,该不该纠正?医生:很多家长都错了
- 贴心妈妈■宝宝什么时候用枕头最好?儿科医生:牢记这个时间,有助孩子发育
- #澎湃新闻#张文宏医生儿子的一封信:您也会和春天一起,回到我们身边
- 『儿科医生雨滴』原创给宝宝穿这种裤子可能有这四个危害,你一定要知道
- 育儿之百科全书■4种零食已经被医生列入“黑名单”,还经常买给娃吃,简直坑娃
- 宝妈育儿微课■原创9岁孩子“性早熟”,医生坦言:很可能长不到1米6,家长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