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扮黑脸,一个扮白脸,父母教育方式不统一,孩子越来越难管

饭桌上 , 乐乐一边敲着碗一边催促妈妈说 , “妈 , 你快点 , 我快要饿死了 。 ”然后继续敲着碗 。

爸爸看到了 , 厉声斥责孩子说:“跟你说过多少次 , 不能敲碗 , 你没听到吗?”

这时妈妈端着菜过来了 , 赶紧打圆场道:“孩子是饿着了才会敲碗的 , 你看你 , 这么点儿事情 , 发什么脾气呀?都要把孩子吓着了!”

爸爸已经不想再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下去了 , 丢下一句话:“慈母多败儿” , 就离开了饭桌 。

我相信 , 这是很多家庭教育的缩影 。

在很多家庭中 , 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持不同的态度 , 彼此双方按照各自不同的轴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 。 看似一个在唱“黑脸” , 一个在唱“白脸” ,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一个扮黑脸,一个扮白脸,父母教育方式不统一,孩子越来越难管

----一个扮黑脸 , 一个扮白脸 , 父母教育方式不统一 , 孩子越来越难管//---- http:// //

“黑白脸”的策略 , 对孩子的管教真的有用吗?

正如文章开头的例子那样:

  • 爸爸在唱“黑脸”角色 , 对孩子敲碗的行为表示不满 , 厉声斥责 。
  • 而妈妈则担当了“白脸”的角色 , 为孩子敲碗的行为开脱——是因为孩子饿着了 。

引发的结果是 , 下一次 , 下下一次 , 乃至很多个下一次 , 孩子都会通过“敲碗”来表示自己饿着了 。 更有可能 , 孩子可能会通过摔碗来抗议饭还没有好 。

也就是说 , 父母的“黑白脸”策略可能不仅没有用 , 反而会让孩子的不良行为 , 变本加厉、愈演愈烈!

父母教育孩子时分别唱“黑白脸”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01.让孩子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