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国式父母”:放下焦虑,尊重孩子的选择

文章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小张和小王是一对“八零后”父母 , 他们的女儿莉莉今年12岁了 , 即将面临小升初的考试 。 为了女儿莉莉能步入重点初中 , 丈夫小张打算买学区房 , 他和妻子商量道:“莉莉快读初中了 , 这是重要的一步 , 咱们俩努努力买一套学区房 , 争取让孩子能上重点初中 ,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小王问道:“可是咱俩不够钱 , 怎么办?”丈夫说:“我都想好了 , 公司最近项目比较多 , 我打算再兼两个项目的经理 , 争取多拿些项目提成 , 然后咱们再到银行贷款 , 分期支付慢慢还 。 咱们俩辛苦点不要紧 , 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

无独有偶 , 住在他们隔壁的小陈夫妇也在为孩子的将来做打算 。

小陈夫妇的儿子康康虽然才3岁 , 但是夫妇俩早早地让孩子上了早教班 。 早教课程里包含肢体课程、逻辑课程、艺术与音乐课程等等 。 肢体课主要是通过训练孩子的肢体活动 , 比如走、爬、抓、踢、跳、听、说等 , 让孩子四肢更协调;逻辑课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认知和学习能力;而艺术和音乐课主要是让孩子通过画册和音乐提高感知能力 。 康康的早教课程每周有三次 , 一个月需要花费两万元 。 小陈夫妇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能尽早开发康康的各项能力 , 让孩子的未来能够一帆风顺 。

像小张夫妇和小陈夫妇这样的父母在中国数不胜数 , 大多数“中国式”的父母都未雨绸缪 , 早在地为孩子做好了准备 , 希望孩子们能够赢在起跑线上 , 同时也形成了“中国式”父母的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