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认错”更重要的是“知错”,孩子屡教不改,可能不知道错在哪

“和你说了多少次了 , 要带着游泳圈去海里才安全 , 怎么总犯这样的错误呢?你再犯错妈妈不喜欢你了啊”

碧蓝的海边 , 金黄的沙滩上 , 孩子哭成了泪人 。 这已经不是孩子第一次犯错了 , 每次都是直冲冲的到海里 , 不加任何安全措施 , 妈妈尽管说过很多次 , 可孩子依然屡教不改 。

孩子犯错 , 就像吃饭一样频繁而日常 , 免不了家长的苦口婆心的劝说调教 。 可那些屡教不改的孩子 , 终究还是一次次的挑战着家长的耐心 , 是孩子听不懂话?还是孩子就喜欢犯错?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也许是家长给了孩子错误的暗示 。


比“认错”更重要的是“知错”,孩子屡教不改,可能不知道错在哪

----比“认错”更重要的是“知错” , 孩子屡教不改 , 可能不知道错在哪//---- http:// //

?孩子“屡教不改” , 家长的错误暗示是诱因

海边的那个孩子 , 其实是我非常要好的一个朋友的孩子 。 对于孩子的教育 , 她从不刻板也不棍棒 , 但却总是挂着一句“你再犯错 , 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 试想 , 一个孩子接收到了“妈妈不喜欢我的信号” , 孩子的心里会多么的伤心 。

犯了错 , 接收批评已然让孩子情绪低落 , 可是很多家长总会多加一句“不喜欢你了” , 让孩子的情绪一落千丈 。

似乎孩子不犯错的时候 , 家长才喜欢 , 孩子犯了错 , 家长就不喜欢孩子了 。 孩子就在这种“被喜欢”与“不被喜欢”之间来回切换 。

情感的切换取占了做错事的位置 , 孩子更加关注的是家长对自己的喜欢不喜欢 , 多次被家长灌输“不喜欢” , 孩子就会产生很强烈的自我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