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中国的小朋友特别容易“上火”?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为什么中国的小朋友特别容易“上火”?
---- 原创 为什么中国的小朋友特别容易“上火”? //---- http:// //
在众多妈妈们的问题中 , 宝宝“上火”绝对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 (可能仅次于“发烧”) , 似乎中国的小朋友特别容易“上火” 。
“上火”这个说法在民间也流传很久了 , 特别是“怕上火 , 喝王老吉”这样的广告盛行一时 。 孩子的嗓子疼 , 上火;眼屎多 , 上火;便秘 , 上火 。 。 。 总之很多问题 , 家长都归咎于“上火” 。 但如果追问一句 , “孩子上火了 , 那这个“火”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是病毒吗?细菌吗?是怎么进入宝宝身体的呢?” 。 问到这些 , 家长往往就回答不出来 。 口袋育儿今天就来说说“上火”的问题 。
1 | 无论中外 , 都有“上火”
其实不只中国人“上火” , 国外也在说“上火” 。 这个词语是:Inflame , 或者Inflammation 。 flame是“火焰”的意思 , in-flame , 都在火焰里面了 , 可不就是“上火”吗?:)
所以如果当年把Inflame翻译成汉语“上火” , 大家一下就懂了 。 但遗憾的是 , Inflame最早是在清朝的时候翻译成中文的 , 当时翻译的学者认为Inflame和中国的“上火”意思不太一样(下面我们会详细说到) , 于是他们参考日文 , 生造了一个汉语词语——这就是现在我们非常熟悉的:发炎(Inflame)和炎症(Inflammation) 。 所以这里有一个小知识 , 在晚清之前 , 汉语里面是没有“发炎”和“炎症”这些词的 。
2 | 中外“上火”的差异
无论是中国的“上火” , 还是西方的“Inflame” , 他们的意思最开始在古代都是一样的 , 都是描述身体的病理症状反应 , 这些症状反应与人体被火烧伤时的感觉接近 , 所以叫“上火” , 叫“inflame” 。 但随着时代发展 , 中国和西方医疗技术走了两条不同的路 , “上火”这条路线发展下来是中医 , 发展出各种“火” , 比如内火 , 虚火 , 实火 , 心火 , 胃火等等等等;而“inflame”发展下来是现代医学 , 就完全不同了 。 以至于上面说了 , 翻译家们认为实在没法用“上火”来翻译 , 而使用了新词:炎症 。
而现代医学的inflame(炎症) , 主要包括5种类型:
(1)生物侵入 , 如病毒、细菌、支原体感染等等; (2)物理损伤 , 比如刀子割伤会导致伤口发炎; (3)异物或外来化学物侵入人体 , 比如鱼刺卡喉 , 就会导致喉咙发炎; (4)过敏 , 比如过敏出疹子 , 其实就是发炎了; (5)自身器官组织坏死说到这里 , 宝妈应该看出来了 , “上火”和“inflame”从古代的起源来看 , 中西方起点是一样的;但是发展到现在 , 中医“上火”有一整套自己的体系 , 而现代医学的inflam同样有一整套自己的体系——走到现在 , 中西医这两套体系完全不一样了!
3 | 你选择中医?还是现代医学?
中医和现代医学(西医)这两套体系在当前中国是同时存在的 , 都是政府支持的 , 都是合法的 。 那么对宝妈来说 , 真正的问题是当宝宝出现一些症状时 , 你到底选择哪个体系来治疗护理宝宝?我们用“鼻泪管堵塞”的例子来说明:
当小宝宝鼻泪管堵塞的时候 , 会出现眼屎多等等情况 , 现代医学告诉我们 , 这是因为鼻泪管堵塞后 , 可能会造成宝宝轻微结膜炎 , 是一种炎症(inflame);那么护理的关键一方面是用红霉素眼膏等药物消炎 , 另一方面要多按摩宝宝眼角到鼻梁一侧 , 帮助宝宝疏通鼻泪管
但如果有的宝妈相信中医体系的“上火” , 那么遇到宝宝眼屎多 , 中医认为是“上火” , 一般的解决方案是吃“去火”的药物 , 比如“清火宝” 。
这个例子一对比就看出来了 , 本来是鼻泪管不通的问题 , 但中医理论里面根本就不知道人体还有“鼻泪管”器官组织 , 所以中医只能和古代人一样 , 用一个“火”的概念来应付宝妈了 。 但鼻泪管不通 , 宝宝就是吃两斤“清火宝”也没用啊!这完全是头痛医脚!
这个例子 , 一下就能证明 , 如果大家相信现代医学的inflame , 不相信中医的“上火” , 就能真正的轻松解决宝宝的问题;否则可能南辕北辙 , 折腾宝宝
4 | 这10种常见的“上火”
下面列出10种宝宝常见“上火” , 但其实是“发炎”(inflame)的真正可能病因 , 以及建议处理方式:
1 , 眼屎多 。 最可能是结膜炎 , 特别是新生儿鼻泪管堵塞造成的结膜炎 。 一方面可以清理宝宝眼屎 , 严重的话可以用红霉素眼膏;另一方面要经常按摩宝宝眼角到鼻梁一侧 , 帮助宝宝疏通鼻泪管 。 2 , 舌苔厚重 。 这可能是宝宝食用流食 。 这种情况可以不处理 , 也可以用纱布沾水擦擦 。 3 , 嘴巴、嘴角长泡 。 这可能是宝宝鹅口疮、口腔溃疡、口舌炎、或者病毒感染造成的口腔疱疹 。 这里除了鹅口疮需要制菌霉素(抗真菌药物)擦拭以外 , 别的几种情况一般不需要处理 , 等宝宝自愈 。 4 , 口臭 。 这是肠道菌落失衡造成宝宝消化不好 , 可以等宝宝自己调整过来 。 5 , 皮肤起疹子 。 这最可能是湿疹 。 可以洗后多擦点保湿润肤霜 , 严重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 。 6 , 咳嗽或有痰 。 这可能是细菌或病毒感染了呼吸道炎症 , 需要对症护理 , 小宝宝咳嗽需要等自愈 , 如果是细菌感染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 关于咳嗽可以看这篇文章;《不要再问“咳嗽会咳出肺炎吗?”这篇文章把咳嗽说透了!》 7 , 流鼻血 。 关于流鼻血的问题 , 大家可以看这篇文章《 宝宝流鼻血是因为“上火”?如何正确地止住鼻血》 8 , 屁屁红了 。 这是宝宝皮肤长时间接触尿液 , 而造成的肤尿布疹 。 可以平时勤换尿不湿 , 擦护臀膏 。 9 , 便秘 。 排除病理性原因后 , 如果是小宝宝的话可能是没吃饱 。 因为喝的奶量不够多 , 所以宝宝消化残渣就少 , 形成不了粪便 , 就造成便秘 。 别喂水 , 多喂奶 。 如果是大宝宝也许是饮食结构的问题 , 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 。 10 , 尿黄 。 宝宝尿黄不是疾病的症状 , 正常的尿本来就是从淡黄色到深琥珀色那样的深黄 。 只要不是尿血就没问题 。 反而 , 宝宝尿太清是有问题的 , 很可能“水中毒”症状(“水中毒”是一种病 , 通常是因为宝宝摄入水分太多造成的) 。 大宝宝尿黄的话适当补充水份即可 。最后还有一种宝宝少见 , 但是大人常见的“上火” , 就是牙龈肿大、牙疼、口臭等等 。 这最可能是牙龈炎或者牙周炎 , 大家要注意及早治疗 。 特别是牙周炎在中国人群体非常常见 , 而这个病如果不及早护理和控制 , 以后是没有好的治疗方式的 , 被称为“牙科中的癌症” 。 大家如果以为是“上火” , 结果耽误自己牙周炎的治疗 , 那就太郁闷了!
5 | 用“发炎”代替“上火”
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 , 为什么中国的小朋友特别容易“上火”?因为大量的中国妈妈选择了中医概念和体系来解决孩子的问题 。 一个词就把所有问题的原因都概括了 , 解决也用类似的方法 , 这多少有些偷懒了 。
如果再有类似的情况 , 请试着考虑宝宝是哪里“发炎”了 , 而不是“上火”了 。 选择现代医学 , 用“发炎”代替“上火”!如果你切换到这种思维方式 , 宝妈你会发现 , 育儿会变得更轻松!
- 「母婴和育儿」原创宝宝鼻腔深处有鼻屎,尝试各种方法后,最后这样做成功了
- 「母婴和育儿」原创宝宝和大人睡?给宝宝睡婴儿床?到底哪个选择才是对的?
- 晓露爸爸@原创“红脸宝宝”火了,两个脸蛋红的像苹果,网友:不会是喝奶喝醉了吧
- #育儿房间#原创儿童已成白血病高发群体:这些水果“隐患”,最好少给孩子吃
- [育儿房间]原创“妈妈,我蛋蛋疼”,本以为孩子只是磕到了,谁知差点出了大事
- 佳林母婴大世界■宝宝为什么晚上睡不稳觉?
- 宝妈育儿微课■原创4岁孩子贪玩吞水银,奶奶非拦着先“吃菜”才送医,医生:做得对
- 趣儿养母:原创新手妈妈面对宝宝哭常常束手无措,首先如何分辨宝宝的哭声很重要
- 「jason妈咪有办法」原创孩子打喷嚏流鼻涕发烧时,不妨试试这些绿色疗法,管用
- #书里缘#原创父母的洁癖会破坏孩子的免疫力,你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