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又怕热,补阳还是养阴?张仲景教你5味药,调和阴阳

怕冷又怕热 , 补阳还是养阴?
大家好,我是刘医生 。
很多喜欢中医养生的朋友 , 应该都知道这个常识:怕冷,一般是身体有寒,阳气不足了,需要温补阳气 。怕热,一般是身体有热,或者阴液亏损了,需要清热或者滋阴 。
【怕冷又怕热,补阳还是养阴?张仲景教你5味药,调和阴阳】那如果一个人又怕冷,又怕热呢?
经常有粉丝朋友在后台私信我,说他很怕冷,稍微吹一下冷风,就会打喷嚏,流鼻涕,好像就要感冒一样,到了夏天,都不敢吹空调,吹风扇,晚上睡觉还要盖着厚被子 。
但是呢,如果稍微运动了一下 , 就会觉得非常的热,出汗很多 , 头发都可以被汗水浸透,每天都需要洗头 , 衣服的后背,腋下总是湿湿的,因为一直都在出汗,热起来还觉得心烦急躁 , 想要马上吃凉的,喝凉水降降温 。
这种看起来比较奇怪的情况,我们是要补阳气 , 还是养阴液呢?
今天刘医生就分享一个,医圣张仲景的5味药方子 , 现在也被做成了中成药,可以起到调和阴阳的作用 。
为什么我们说要调和阴阳,而不是阴阳同补呢?因为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我们身上的阳气,或者阴液虚弱了 , 而是我们身上的阴阳关系失调了 。
中医认为,阴阳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 也就是说,当我们身上的阳气发散太过的时候,我们身上的阴液,就会起到滋润,濡养的作用为什么要做成水一样的女人,来中和,制约这种阳气亢奋的情况,反过来,当我们身上的阴液主导 , 我们的身体过于冷静,生理功能得不到发挥的时候,也需要阳气来鼓舞阴液 。
就像太极八卦图一样,黑白阴阳融为一体的 ,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不能完全分开来看 。所以当我们身上的阴阳失调的时候 , 我们的身体,就会表现出忽冷忽热,怕热又怕冷的情况 。
中医有句话,叫做“善诊者,先辨阴阳” , 所以在东汉末年,张仲景发现了当时的人 , 有这种情况,也明白了这是阴阳不调导致的 , 所以他就创造了一个调和阴阳的方子 。
这个方子就叫做桂枝汤,现在被做成的中成药叫做桂枝颗粒 。
桂枝汤用到的药物分别是桂枝,芍药为什么要做成水一样的女人,大枣 , 生姜和甘草 。这方子里最重要的两味药 , 就要说桂枝和芍药了 。
桂枝入阳,可以发散风寒,温通经脉 , 芍药入阴,可以收敛阴血,止汗养血 , 所以这两味药 , 一味入阳,一味入阴,正是起的调和阴阳的作用 。
然后就是温肺化饮 , 发散风寒的生姜,气血同补的大枣,和健脾补气,调和诸药的甘草,这五味药,共同组成了这个调和阴阳的方子 。
如果你出现了阴阳不调的情况,参考一下医圣张仲景的诊疗思路,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不过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 , 所以用到的药物,也不能完全一致 , 需要在医生的辨证诊断下,做一些剂量和用药的调整,你学会了嘛?
我是刘医生,我们下次再见 。
本文到此结束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