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市那会儿心理学书籍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 , 菜鸟们是不是想过一月一倍,不出几月10万滚到100万,100万···没几年便能逆袭变土豪了 , 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但现实是残酷的 , “对于多数人,第一桶金更多应靠工作来实现 。”@非完全进化体 说,虽然10万与100万本金相差不多,但换算到投资时间上也要十年左右,(投资赚)不如在工作上投入回报率高 。靠炒股实现财务自由也只有极少数人具备这种机缘 。
——正文——
【投资起源】“10万滚到100万,考虑时间成本 , 工作的回报率更高”
问:您哪年入市的?为何会进入股市呢?
非完全进化体:2007年入市,亲戚朋友都赚钱引发的脑热 。入市时刚工作两年,第一笔金是家人提供的,2009年以后基本依靠工作积蓄不断投入 。
问:如何配置家庭资产的?现在预期年化收益率是怎么样的?
非完全进化体:2015年年中,购置了帝都自住房产一套 , 不算配置 。今年又投入较大部分至一级市场股权投资,目前股票资产不足百万 。一级市场股权和股票各占一半左右,部分现金供生活开支与应急需求 。
雪球滚得只能说还可以,目前自己仍然觉得本金太少 , 支出太多 。虽然收益率还可以,离财务自由仍有较大距离 。目前勉强实现“小康”,是因为投行收入相对较高,在这几年又遇到大牛市心理学书籍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 , 基本把积蓄翻了近两番 。
未来预期年化收益率在35%以上 。不要拿投资大师们几十年的年化收益来简单类比,如果对A股市场群体非理性有深刻认知,就不会觉得这个目标是“过度自信”,实际上在A股很多聪明的投资者长期年化超过了这个收益 。
问:您觉得股票投资实现财务自由靠谱吗?
非完全进化体:对于多数人显然不靠谱 。第一这种能力仅有少数人具备;第二对于多数人,第一桶金更多应靠工作来实现 。虽然,10万与100万本金相差不多,但换算到投资时间上也要十年左右,不如在工作上投入回报率高 。
问:您从事什么工作的?入市的时候工作多久了?工作对投资有帮助吗?
非完全进化体:在金融行业工作了七年 , 现与同事合伙经营一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 目前做了一期股权投资基金,后续也准备发行证券投资基金 。
工作与投资关联度很高,帮助也很大:1、专业知识相通;2、直接参与上市公司资本运作;3、实地调研过上百家企业(我想很少人能够有这样的经历与机会) 。
【投资历程】“投资是将数学、概率、统计、逻辑学、哲学、心理学用于实践的最佳场所”
问:能否讲讲您的投资经历?
非完全进化体:2007-08年基本属于无脑阶段,典型的散户心理与行为 。
2009年以后,专业学科知识不断精进,因工作原因考过了CFA二级与CPA部分科目,期间又阅读近百本投资类书籍,再加上投资实践与不断的思考,自己的投资理念与体系日趋完善 。
2009~2012年,对技术分析、追涨杀跌等散户行为逐步认识、掘弃 。回头来看,这时自己其实更多是一个逆向投资者,对群体非理性有了较好的感知,赚的是市场悲观的收益 。主要投资标的是兴业银行 。
【人生第一桶金靠投资?醒醒吧】我刚开始投资A股的几年,还时常纠结于有效市场理论,经历过两轮牛熊之后,基本完全不相信这一套了 。A股市场基本是散户化的风格,大量缺乏专业能力且情绪化的投资者,而机构一方面被基金投资者绑架,一方面又迎合并与散户博弈,包括很多机构投资者自身都缺坚守常识与控制非理性的能力 。这对于能够坚守常识的又拥有专业能力的投资者,简直就是金矿 。我相信不少投资者从波动和错误定价中获取的收益要不亚于企业自身成长所带来的收益 。
2013年以前不到5倍PE的银行股,2015年超百倍PE的创业板,牛市顶峰拿PE估值的券商股,还有高度溢价的分级B,以及一度年化近30%的打新收益,诸多这样的事实,我们能说这个市场是理性的吗?
在2013年以后,我开始逐步领会巴菲特与查理芒格的理念智慧,对企业商业模式与护城河的研究,赚企业长期内生增长的收益 。此外,随着对市场及运行规律的深入认识,开始进行一些系统性资产套利与高确定性的短期投资机会 。
最核心的感悟是:投资理念是基于多学科格栅智慧,在变化的投资环境中,不断进化的思维体系 。在进入股市之前,自己一直就是一个受着强烈好奇心驱使,又对理性思维近乎偏执的人 。
从上学起物理、数学、逻辑等一直是强项,从大学开始又一直抓着哲学与心理学的书籍当小说读,思考一个哲学或者心理学问题可以连续苦想几个小时,几乎是得不到完美答案不罢休 。
当时学习、思考这些纯属基于好奇心,而在进入股市两年后发现,投资是将数学(包括概率统计)、逻辑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应用于实践的最佳场所,将上述学科基础理论、传统金融学理论、各派系投资理念与不断变化的投资市场环境相结合 , 充分融合、试错、演化,投资与市场的本质便逐步露出了水面 。
问:您2015年的投资收益如何?6~9月千股跌停的大股灾,您的利润回撤大吗?为何大/不大?
非完全进化体:2015年投资收益为65% 。基本上4500点以后,就清晰地意识到了风险,减仓至60%仓位,持有格力电器与贵州茅台(当时认为他们仍然低估),以近200%仓位(融资融券取现)进行打新(当年打新预期年化收益超过20%) 。股灾1.0最后两个跌停日 , 基于股息率安全边际的判断 , 又不断加仓格力电器,反弹后又逐步减仓 。上述操作让自己市值最大回撤没没有超过20% 。对上一轮疯牛的思考与策略在微博(ID:金融与微心理 )中均有所记录 。
“大多数金融行业精英人士在牛市里跟小散差不多”
问:股市之外 , 有没有对您的投资思路改变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的事情?
非完全进化体:感触比较深的有:1、在经过上百家中小企业的实地调研后,发现不仅仅是股市,企业家经常存在对其主营业务市场的过度乐观与悲观,延伸到股市可能就是双重乐观/悲观的叠加相应 。2、身边的保荐代表人、注册会计师、金融分析师,一到牛市,多数跟小散差不多 。最大影响可能就是“反忽悠能力”强了 。
【投研理念】“赚的超越市场平均收益的三条法则”
问: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概括您的投资理念和投资体系您会用那几个?
非完全进化体:格栅智慧、安全边际、护城河、群体非理性 。
问:您当前的投资风格偏向哪种?
非完全进化体:应该说是高确定性投资:包括接近安全边际又拥有盈利护城河的格力电器、具有极高护城河又持续成长的贵州茅台与腾讯控股、牛市疯狂时的分级A与新股申购,以及一些建立在市场博弈之上的高确定性的短期机会 。
超额收益的本质:
从本质而言,投资若想获取超额收益有三种方式:1、超越群体的一般认知,可以分为比群体认知更深入、更长远或更领先;2、利用群体的错误赚钱,可以分为利用错误的纠正和利用错误的趋势;3、长期投资者利用投资者的短期需求赚钱 。应该说大多数的投资策略均是建立在上述基本逻辑之上,很多投资机会经常可以用多项基本逻辑复合论证 。而即便投资策略期望收益超越市场,不同策略的收益分布特征也会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同样是需要考虑的一个核心问题 。
选择高确定性投资的原因:
从概率特征上来看,收益分布发散(主要是存在向下发散)的策略(成长股投资、主题投资、技术分析等往往收益分布相对发散,即存在着一定亏损较多的可能) , 必须通过增加标的数量来降低组合收益分布发散的特征 , 而找到多个超额收益标的显然会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必须通过降低对期望收益的要求来实现 。而收益分布收敛的高确定性投资,仅需要适当数量的标的便可以控制投资组合的收益发散,甚至在确定性极高的情形下可以采取杠杆来扩大收益 。
“有一小部分公司,不需要进行调研也可以放心买入”
问:具体而言,您是如何调研与研究投资标的的?
非完全进化体:事实上我的认识是: 80%以上的公司,就连最核心的管理层都看不清三年以后,更不要说外部研究了 。对于企业发展与竞争环境而言 , 这个世界的未知大于已知,不确定性大于确定性 。另外这20%里,有大约有近80%的公司是需要进行充分的实地调研后才能够给出结论的 。相比于投行与PE的尽职调查,一般研究员的调研我们都仍觉得浅显 。
也有一小部分公司,不需要进行调研也可以放心买入 。很多类型公司或者投资策略的核心逻辑不在公司内部,而在“外部” 。比如可以直接感知产品的消费类公司,以及与宏观经济关联度较高的周期性公司等 。
问:貌似,您没花很多时间在股票投资和研究上?
非完全进化体:确实花在股票投资上的时间相对有限 。一是在投行时工作太忙,没有太多精力;二是对A股大多数公司不信任或者认为自己没有信息和专业优势,而“放弃”大多数个股的深入研究 。
但反过来讲,十多年来自己在工作与爱好中对经济、金融、财务、法律、概率统计、哲学、心理学等学科上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应该超过绝大多数人 。
因为之前单位不允许炒股 , 所以前前后后账户换过好几次,完整收益曲线是没有了 。自己的持股与收益基本在雪球和微博(ID:金融与微心理 )中基本都有记录 。这些年搞过的股票其实数得过来:兴业银行、福耀玻璃、腾讯控股、格力电器、美的集团、贵州茅台 。长期投资这些标的,不赚钱都说不过去 。
“(股票)在冬天买入即可,不需要盯着温度计算指数”
问:如何给公司估值?估值这件事情上您觉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非完全进化体:对于估值,一定要理解本质 , 即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 。这并不是让你去套公式量化 , 但自己经常计算有助于深入理解这一内涵以及参数的敏感度 。而其他PE、PB、PS、股息折现等估值方法无非是对不同类型公司基于与产生未来自由现金流关联度较高指标的简化、直观的计算结果展示 。
深刻理解了这些估值方法的本质逻辑后,估值区间基本可以“拍脑门”了 。你只要知道冬天过后一定是春天和夏天,在感到寒冷时逐步买入即可,而不需要时刻卡着温度计指数 。
【交易体系】“保守投资:知道何时冒险 , 何时保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问:买入一只标的前您会做哪些准备 , 投资决策流程是怎样的?
非完全进化体:这点其实相对随性,因为整体看好及买入的股票也十分有限,基本顺序就是看F10、财报、研报、同行业公司比较、雪球网友观点等,整个前期跟踪过程大约一到几个月不等 。
对于高确定性长期投资而言 , 护城河是最为核心的指标,然后再看成长空间与股息收益 。基本上《巴菲特的护城河》一书已经讲得非常透彻了 。自己的一句话总结就是:在不变需求上建立并保持时空独占壁垒或生态进化优势 。
我本质上还属于保守投资者,因为对这个世界不可知与不确定性的深入认识,认为只有保守的投资才是长期唯一正确的投资 , 所以,基本上选择的股票都是我认为长期“没有风险”的股票,如果同时遭遇黑天鹅就认赔(1-2%概率又不至于影响基本生活风险,我认为对于有限人生而言,这是理性的赌博) 。
当然,对于长期投资 , 最怕的就是在股票整体低估的时候要用钱 。因此,适当保持一定流动性是有必要的 。
保守投资者即能够认识到并应对最坏可能的投资者,他能够充分认识到个体的“脆弱性” 。
相对于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决策,投资具有周期长、多次选择、胜负绝对等特点 , 会将不确定性的危害放大至极致 。
很多日常的决策的后果可能是中性的,或者损失可控的,且长周期验证 , 会存在更多幸存者 。因此,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冒险者可能会收益 , 尤其是在一些失败损失较低的情形进行反复试错 。也很可能会赌对,比如这些年跟风投资房产 。而在股市中,从长期来看 , 冒险者的后果只有一个 。
所以说:保守投资者,一方面源于天性,另一方面更是一种选择 。知道何时应该冒险 , 何时应该保守,是一种智慧、理性的选择 。
“能看懂的很少,符合自己标准的公司更少”
问:您是如何建仓的?如何构建组合的?
非完全进化体:目前本人仅持有格力电器、贵州茅台、美的集团、H股ETF四支标的 , 具体仓位与相对估值有关 。自己的持股一直十分集中,一是A股“能看懂”的公司很少,符合自己标准的公司更少;二是这些年工作也比较忙,并没有更多精力进行大范围的股票筛选与深度研究 。今后可能会试着增加 。
问:后续的跟踪是如何进行,主要看哪些方面?
非完全进化体:后续基本就是看看资讯、财报和研报,再根据相对估值动态调整仓位 。主要还是基于买入时的核心逻辑,护城河仍在,股价没有过分高估,基本就会一直持有 。
问:您持股周期多久?股如何拿得?。?
非完全进化体:持股周期基本都在三年以上 。如何拿得?。客?袈蛉氤杀?,把买卖建立于核心投资逻辑与预期收益之上,基本上不存在拿不拿得住一说 。
问:忘记买入成本 , 对不少人说,这貌似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您怎么做到的?
非完全进化体:一方面与心态有关 , 一方面与理解有关 。一个是对自己的认识,一个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缺一不可,充分做好两方面,就不会觉得难了 。
【交易与风控】“看组合估值高低,调整仓位”
问:在风险控制的方面如何做的?
非完全进化体:风险控制主要在于投资组合的整体估值上,如处在合理估值附近,仓位为6-8成,如整体高估20%以上,整体仓位降到6成及以下 。
问:您如何认识股价波动的?利润回撤方面会有控制吗?还是漠不关心?
非完全进化体:我在投资组合估值相对合理时,进行仓位控制,并采取仓位动态均衡策略,控制回撤并应对股价波动 。
基本上我在所认为的极端安全边际以上20%左右,比如格力电器股息率达到10%为极端安全边际,我会在股息率8%左右满仓 。这时我的最大理论亏损值为20% 。这个时候我会分析致使格力电器跌到此极限位置的原因 , 比如是大盘系统性恐慌下跌(如股灾1.0)、央妈收紧流动性或者除湿器在美国着火类似不影响其长期价值与护城河的事件造成,这基本是天赐良机,我会采用长期负债加杠杆(如三年期消费贷) 。
所以,股价波动对于做好充分准备的保守投资者,是增加超额收益的机会 。一个完善的投资体系应具有“反脆弱”的特性,每一次“灾难”都将使其变得更强大 。
问:您使用杠杆吗?如何控制杠杆风险?
非完全进化体:2015年的五次融资买入:1、牛市最疯狂时,融资做分级A套利 , 整体赚了;2、融资打新,基本是捡了半年钱;3、融资买入建行和茅台冲打新市值,遇股灾1.0,结果那次打新还被取消了,赔了 。4、去年7月7日,7月8日融资买入格力电器,7月10日卖出,赚了 。5、还融资做了次隔夜的题材股事件套利,赚了 。
融资基本条件:高胜率,风险可控,期限短 。
欧美国家股票市场强有效,任何时候使用杠杆都面临着被对手掀翻的可能 。而我所认识的A股市场仍经常被群体非理性主导,存在着很多显著的高确定性机会,从打新的逆天高收益与分级A、B经常性的错误定价便可见一斑,这考验着投资者坚守常识的能力 。这也可以说是对A股市场逻辑深入认识后的一个结论 。
问:心态对于提高收益做好风控也是影响很大的,您是如何锻炼自己的投资心态的?
非完全进化体:“是否容易受到情绪影响,至少跟两个天生人格特质有关:1、对情绪的敏感度 。而且不同人对不同情绪的敏感度也不一样,有些人天生对乐观因素敏感,而有些人却相反;2、行为动机 。
按照MBTI人格的第三维度,人是可以天生分为以理性为动机和与情感为动机 。所以说,天生越敏感越以情感作为行为动机,在投资中就越容易受到贪婪与恐惧的影响 。
对心理和情绪的认知,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自身对不理性情绪的控制的 。对情绪的控制有两个途径:1、通过情绪带来的负面效果,逐步建立行为负反?。?从而在直觉层面逐步修正 。但由于二级市场具有随机性强,结果实现期限长等特点 , 致使对情绪负反馈的建立有效性较差,远不如生活中一些场景对不良情绪的认识与控制 。2、通过学习、内省与总结从内在逻辑上建立不良情绪与不良结果之间的联系,在理性帮助下来修正直觉系统 。
上述四个主要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着人对贪婪与恐惧的控制能力 。”
【投资修养】“跳出线性思维怪圈,利用他人错误赚钱”
问:您觉得投资最难得地方在哪儿?
非完全进化体:股票市场是深入基因人类线性思维与非线性世界矛盾演化最为极致的地方 。最难的即是解决这一对矛盾 。如果思维矛盾解决不好,更多研究、理论容易陷为空中楼阁 。
问:股市的线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能否结合您经历的例子做个具体的说明~为何您把这个看的如此重要?
非完全进化体: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 , 其实最好的方法是去仔细地去阅读《思考,快与慢》 。
简单来谈一下 , 说到底,思维方式是一切分析与判断的基?。?如果思维方式做不到客观理性,其他一切均是空谈 。
线性思维 , 或者说直觉思维,多数时候是有利的 , 是人类自然选择与进化而来的 。但线性思维在面对复杂与不确定的环境时,又会暴露其非理性的一面 。人们总是以自己经历过的,情感反馈强烈的 , 容易联想的,能够带来良性反馈的方式去“思考” 。不管这种推理是否有统计上与逻辑上坚实的支撑(非线性思维 , 理性思维) 。事实上很多时候没有数据与信息就应该放弃,而不应该进行联想推理 。
比如年初 , 经济衰退加部分物价上涨,很多人包括专业人士跳出来喊滞涨 , 基本就是最简单的线性联想思维 。但凡对经济学常识充分理解的人,都不会做出这样的推理 。再比如,每一次的新兴产业泡沫无不建立在群体对未来的无限线性联想之上 。而忽视企业博弈与竞争的基本规律 。
线性思维经常是群体性思维,而只有群体非理性才能创造投资超额收益的机会 。(如果不存在信息不对称和群体非理性,那么市场几乎就是完全有效了)以群体非理性对自己的常识判断进行印证,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判断的准确性 。
利用他人错误赚钱,要比超越多数人的认知赚钱,更容易,机会也更多 。
问:你眼中的投资高手是什么样的?
非完全进化体:在股市中的投资高手也必然是在生活中拥有普世智慧的人生赢家 , 他们对自我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规律都有着深刻的认知,这样的人必然也是心态平和的人 。从思维能力与特点来看,拥有普世智慧的人均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 。
问: 什么时候开始雪球 , 雪球上你最粉哪几位球友,为什么?
非完全进化体:我应算最早一批球友,在雪球内测须实名登记的时候就已注册了 。只不过在投行工作时实在太忙 , 发言相对较少 。现在总算是“解脱”了 。
雪球里高手不少,比如@水晶苍蝇拍 @DAVID自由之路 @sosme,@不明真相的群众 也十分有智慧,我相信他们都能够长期战胜市场 。而我所见到的可以称之为天才的投资者是:@茅台03
问:能否推荐三本您觉得有价值的书,并说明您的理由 。
非完全进化体:《穷查理宝典》:格栅智慧应用的典范 。
《思考,快与慢》:对抗非线性世界的必备思维宝典 。
《巴菲特的护城河》:对于企业护城河以及商业模式最经典的总结 。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 人生迷茫的时候该怎么办 ?当你人生迷茫的时候该怎么办
- 上海什么地方好玩
- 川西第一古镇——柳江古镇
- 知影八卦室第67期:为什么我们依然爱着灰姑娘?
- 被捆绑的人生–孩子该如何成长?家长该如何放手?
- 第一站,直奔冰山北极馆,目标是观看10:45的《白鲸之恋》演出。
- 第一所:华中科技大学
- ?土豆可以泡一夜第二天吃吗
- 第一句:阿米尔,冲
- 很多人生重大决策都是服从组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