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死蚂蚁,踩碎蜗牛”,就是孩子没爱心?找出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刚下过雨的清晨,蜗牛正沿着红砖小路爬行,妈妈和2岁的儿子刚巧发现了它们,孩子被蜗牛吸引停住了脚步,不曾想孩子下一个动作却是抬起脚,把蜗牛踩的粉碎 。妈妈扯着孩子的胳膊照着屁股就是一巴掌:“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有爱心?。?
再联想到孩子以前的所作所为 , 狠狠的打家里的小猫,看到路边的蚂蚁不是用手捏死就是撒尿淹死 。还有一次几个小朋友发现了一只螳螂,正好奇的围着观看,儿子猛地上前一脚踩死了螳螂,别提自己有多尴尬了 。
妈妈很担心,孩子这么小就表现的这么没有爱心,以后怎么会关爱别人呢?爱心是孩子美好的品德之一,面对孩子如此多没有爱心的行为,妈妈难免会火冒三丈,这时候 , 妈妈一定要保持冷静 。可能孩子的这些行为并不是他的错,而是以下这些原因:
01、特定阶段的年龄特点
心理学认为,孩子与生俱来就有破坏和攻击的本能 , 特别是2岁到3岁的孩子,面临着人生第一个叛逆期,这种行为会表现的更明显,尤其是男孩子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会受到教育和道德的约束,这种行为会慢慢减少 。
不光是对待真正有生命的小动物,在对待自己的玩具时,孩子也会粗暴的搞破坏 。2到3岁的孩子因为心理发展特点,会把自己的玩具当成有生命的玩伴 。所以,他的年龄阶段分不清真正的有生命的物体和自己认为的有生命的玩具有什么区别 , 既然玩具可以粗暴对待,同样的方式对待小动物也应该是可以的吧 。
02、对不理解事物的好奇心
孩子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自己不理解的事物,总想摸摸、闻闻、尝尝…… 。小一点的孩子,最喜欢把玩具丢在地上,再让妈妈捡起来,几次之后妈妈就能意识到,这孩子就是故意的啊 。孩子确实是故意的,他想看看玩具掉在地上有什么变化 。
2岁半的妞妞不小心打碎了玻璃杯 , 妈妈看到地上有两只杯子的时候,生气的问是什么情况 。妞妞回答:“我不小心打碎了一只”,妈妈:“另一只怎么回事?”妞妞:“我想看看,另一只掉在地上会不会碎,扔在地上又碎了” 。妈妈生气的是孩子怎么可以故意摔碎杯子,但孩子只是东西可以打碎这个现象的好奇 。
03、引起家长的
当孩子捏死了一只蚂蚁,看到你夸张又紧张的表情,孩子觉得这件事还挺好玩的,孩子是非常聪明的,当他们发现这一点后,以后有机会就还会做出这样的尝试 。
留心就能发现,如果孩子乖乖的,作为父母常会不理睬孩子孩子叛逆期是几岁到几岁,但当孩子调皮或者多动时,就能立马吸引父母的注意 。这样就会给到孩子一个信号,就是只有自己调皮不听话的时候父母才会注意到自己,所以只好采用这种方式 。因此,当父母责怪孩子的时候,也要反省自己,平时给予孩子的够不够 。
孩子的世界很单纯,他的目的和情绪丝毫不会隐藏,我们冷静下来认真观察思考,就能找到行为背后的原因 。可以看出对于还需要引导的孩子来说,有些行为并不能直接就判定孩子没爱心 。爱心是美好的品德之一,有爱心的孩子会有哪些表现呢?
对待生命有关怀、爱护的感情
春天的早晨乍暖还寒,小姑娘在上幼儿园的路上,看到了一只小猫咪睡在地上,她从路边找来一些树叶 , 一片片放在小猫的身体上,给小猫盖上了一层薄被子 。很多人感慨这真是一位单纯又有爱心的小姑娘,因为她既有同情怜悯的心态,也有相应的行动关怀、爱护小动物 。
有丰盈的内心
身边有很多人都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他们不是为了钱财,而是出于同情心和责任感 , 自愿为改进社会出力,贡献自己的时间、才能、精神 。照看孤儿院的孩子、关怀养老院的孤寡老人 , 他们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通过相处产生了感情 , 爱心的力量有时远远大于物质,爱心也是人性中最光辉的那一缕 。
过马路时,有一位老人拄着拐杖走的很慢,他身后的一位小学生,看到这一幕自然而然的走过去搀扶着老人过了马路 。爱心这个东西很奇妙,懂得付出的孩子,他爱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也能感染其他人一起付出爱 。有爱心的孩子,内心更有力量 。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梵高
一味的指责孩子没有爱心,只是强势的给孩子贴上了没有爱心的标签 , 并不能真正的引导孩子 。父母需要从那些方面引导孩子呢?
01、培养孩子感知爱的能力
【“捏死蚂蚁,踩碎蜗牛”,就是孩子没爱心?找出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让孩子有爱心,首先要让孩子有感知爱的能力 。听很多妈妈说过:“对孩子非常疼爱,孩子怎么就不懂得关心父母呢?”我认为这并不是孩子的错,一定是父母在教育方面出现了问题:溺爱孩子、父母缺乏爱心、缺乏爱的教育……,现在的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很少有付出爱的机会,要让孩子学会关爱别人,还是要靠父母的教育 。
夏令营里有十几位孩子,白天孩子们在户外上课,晚上由带队老师把他们带回酒店休息 。这一天 , 是孩子的户外网球时间,孩子们玩的都很开心 , 晚上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漏数了一个 , 直到回到酒店才发现少了,把一个孩子落在了网球场 。所有人都慌了神,男孩的妈妈也万分着急,大家一起回到网球场找到了男孩 , 男孩因为恐惧已经哭的筋疲力尽 。犯错误的工作人员,站在旁边紧张无措,等待一场狂风暴雨,出乎意料的是,妈妈对孩子说:“你去抱抱阿姨吧,她不是故意的,也很担心你 。”4岁的男孩很乖的走上前抱住阿姨:“不用担心,阿姨 , 已经没事了 。”
这位妈妈用爱的教育安抚了两个人:女儿因为安慰和原谅,获得了积极的情绪 , 也学会了爱和宽容;工作人员也因为被原谅充满了感激,也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
02、爱心的培育基地是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爱心是通过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的,孩子有爱心 , 往往是因为父母有爱心 。
我平时很爱帮助别人,所以孩子也很热心 。有天在广场遛娃,有位奶奶说:“这是你家的孩子吧 , 真不错”,原来,老人不会玩孙子的变形玩具,孩子太小弄不好开始着急,婆婆带着孩子路过,孩子过去帮了老人的孙子 。我觉得能帮助到别人是很荣幸的事情,虽然占用了自己的时间 , 但看到别人因为我的原因,生活上得到了改善和方便,我也由衷的感到快乐 。孩子热心助人,父母是最好的爱心播种者 。
03、父母要成全孩子的爱心
欣欣是一个乖巧的小女孩,有一天她去同学家里玩,回来后闷闷不乐,晚饭也不愿意吃 。爸爸哄女儿吃饭,欣欣却向爸爸提了一个要求:“如果我吃饭,爸爸要答应我一个请求” , 爸爸同意后,问女儿是什么请求 , 欣欣:“我想剃光头”,爸爸吓一跳,不想让孩子认为自己是言而无信的人 , 最终还是妥协了 。
第二天,爸爸送女儿上学,却发现一个小男孩也剃了光头 。男孩的妈妈:“儿子化疗后,头发就掉光了 , 一直不愿意来上学,昨天欣欣来家里,说服儿子今天一定要来上学 , 没想到欣欣会把自己的漂亮的长发全都剃光孩子叛逆期是几岁到几岁,她是上帝赐给你的天使 。”
爸爸听完后眼眶红了,他为女儿感到骄傲,也庆幸自己答应了女儿的要求,才成全了女儿的一番爱心 。
真正幸福的人,不是只为自己的人,而是心里有爱 , 懂得关心别人的人 。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