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手册■掏耳朵也会失聪:“妈妈,我怎么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了?”

本文原始标题是:掏耳朵也会失聪:“妈妈 , 我怎么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了?”


教子手册■掏耳朵也会失聪:“妈妈,我怎么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了?”

教子手册■掏耳朵也会失聪:“妈妈 , 我怎么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了?”//

“嘿 , 我在后面叫了你好多声了 , 为什么你都不回应一下?”今早的时候有个朋友在我肩上一拍 , 然后略带埋怨的口气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 。 我当时没有太在意 , 只是转身看着朋友 , 然后把戴着的耳机取下来 , 淡淡的说:“不好意思 , 我刚才戴着耳机 , 没有听见”

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对话 , 因为我如果是一个人上班 , 在路上的时间都是插着耳机自我娱乐 , 在音乐的世界里 , 仿佛无聊的时间都过得快了很多 。

一直觉得 , 这样的生活方式没有什么不好 , 反而觉得很有情调 , 出门的时候也看到大部分人是这样 , 随大流好像也没什么 , 但是最近看到央视的一个报告之后 , 我只想说 , 还是让自己的耳朵静静比较好 。


教子手册■掏耳朵也会失聪:“妈妈,我怎么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了?”

教子手册■掏耳朵也会失聪:“妈妈 , 我怎么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了?”//

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 , 不由自主的观察了下年龄:12-35岁 , 自己已经开始调整了 , 然后再为自己的宝宝庆幸了一下 , 宝宝还来得及 , 但是搜了一下相关的资料之后 , 还是劝大家:“不要放松警惕 , 孩子自从有了听觉的本能 , 就不要让任何的不可逆的伤害留在宝宝的耳朵里”

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 , 我们先来看看宝宝听觉正常发育的阶段情况:

1-2个月:宝宝在睡眠中的时候 , 如果忽然听到声音 , 会出现惊跳反射 , 上下肢抖动;

3个月:对不同的声音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 能做出不同的情绪反应 , 比如喜欢听音乐 , 比如喜欢听妈妈的声音;

教子手册■掏耳朵也会失聪:“妈妈,我怎么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了?”。4个月:开始出现寻找声源的行为 , 也就是出现听觉注意;

5个月:能够感知熟悉的声音 , 习惯言语声;

6个月:听到呼唤的时候能够较快的面对发声方向 , 出现听觉上的定向;

7个月:开始注意说话者的口型变化 , 有了言语上的听觉反应;

8个月:开始对声音能够进行自我调节;

9个月:开始能够听懂大人们说的话;

10个月:能够通过自己的听觉来进行模仿 , 学习说话;

11个月:可以跟着音乐做出一些动作 , 比如摆手摇身体等 , 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12个月:能够自己寻找到在自己视野范围外的声音 , 主动听取声音的能力大幅度增强;

1-3岁:这个时间段是宝宝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3-4岁:宝宝的听觉记忆开始增强 , 能够通过听觉依次说出物体的名称 , 可以开始学说一些常见的字词;

5岁:听觉上的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能力都会大大的提高 , 为入学做准备;


教子手册■掏耳朵也会失聪:“妈妈,我怎么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了?”

教子手册■掏耳朵也会失聪:“妈妈 , 我怎么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了?”//

教子手册■掏耳朵也会失聪:“妈妈,我怎么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了?”。宝妈们可以根据这些发育规律来判断宝宝的听力发展情况 , 另外就是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 , 注意以下这些问题 。

第一 , 尽可能的避免奶水或者鼻腔的分泌物进入宝宝的耳朵

一般来说 , 儿童出现听力下降 , 主要的原因是分泌性中耳炎;

这主要是因为 , 我们人体耳朵到鼻子之间有一条咽鼓管 , 孩子跟成人不一样 , 他们的咽鼓管接近直线型 , 管腔比较短 , 但是内径比较宽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孩子的鼻咽部的感染物或者分泌物就很容易进入到咽鼓管内 , 使得咽鼓管不通畅 , 孩子就会出现耳闷、耳痛、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

不过 , 分泌性中耳炎早期的症状只是鼓膜红肿 , 所以在鼓膜穿孔前 , 不会有分泌物流出 。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观察来判定 , 比如最近孩子吐奶了、感冒了、鼻炎发作了 , 那就格外留心一下耳朵的症状 。


教子手册■掏耳朵也会失聪:“妈妈,我怎么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了?”

教子手册■掏耳朵也会失聪:“妈妈 , 我怎么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了?”//

第二 , 不要随意给娃掏耳朵

一般来说 , 宝宝的耳屎分泌量是不会堵住耳朵的 , 因为它们会随着宝宝运动 , 打喷嚏之类的动作自动脱落的 , 如果宝宝确实耳屎过多 , 影响到了宝宝的听力 , 就要为宝宝清理耳朵了 , 具体怎么做 , 请继续看 。

耳廓内的耳屎:用清洁的棉签或毛巾把耳廓内的耳屎轻轻擦干净即可 , 千万不可往耳内伸 。

外耳道的耳屎:对于比较硬的耳屎 , 建议就医 。 找医生前 , 可先用滴耳液软化 , 比如碳酸氢钠滴耳液 。

注意:不要用自己的指甲或牙签等尖锐物给宝宝掏耳屎!


教子手册■掏耳朵也会失聪:“妈妈,我怎么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了?”

教子手册■掏耳朵也会失聪:“妈妈 , 我怎么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了?”//

第三 , 教孩子正确擤鼻涕

感冒流鼻涕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 ,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家长这样给宝宝擤鼻涕 , 用餐巾纸轻轻捏着宝宝的鼻子 , 然后在旁边跟宝宝说:“用力 , 用力” 。

大家可能觉得这很正常 , 但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 这样的做法会对宝宝的眼睛、耳朵造成一定的伤害 。

我们应该这样做 , 先压住宝宝鼻子的一侧 , 然后用适当的力度挤出另一侧的分泌物 , 然后另一边重复同样的动作 。


教子手册■掏耳朵也会失聪:“妈妈,我怎么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了?”

教子手册■掏耳朵也会失聪:“妈妈 , 我怎么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了?”//

第四 , 吃药打针前要多看看说明书

央视曾播出一则公益广告 , 是关于一个因用药不当而致聋的女孩 , 手语讲述无声世界的故事 , 短短3分钟视频 , 看哭了千万父母 。

让人揪心的是 , 因为用药不当 , 我国每年约有30000儿童陷入无声的世界 , 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实!

明确会对孩子产生严重副作用的药物:

国内外已有资料表明 , 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 , 如果有孩子携带耳聋基因缺陷 , 哪怕只使用一次这样的药物都可能导致耳聋!

还有很多解热镇痛药都有一定的耳毒性 , 比如常见的阿司匹林、安乃近片 , 药监局都已明令禁止 , 拒绝给娃服用 。

而家长也要养成用药前详细阅读说明书的习惯 , 不要搞错了剂量和频次 。


教子手册■掏耳朵也会失聪:“妈妈,我怎么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了?”

教子手册■掏耳朵也会失聪:“妈妈 , 我怎么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了?”//

第五 , 别让孩子长期待在嘈杂的环境里

我们现在都在讲环境保护 , 比如植被保护 , 空气保护等等 , 但是对于噪音污染好像没有这么重视 , 可其实噪音也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 尤其是对孩子 。

专家们认为超过90分贝的声音 , 就有可能造成听力的永久性损伤 , 所以 , 家里如果住在马路边 , 一定要做好隔音措施 , 给宝宝买玩具的时候也不要给宝宝买声音太大的 , 另外就是最好不要给九岁以下的孩子戴耳机听立体音乐 。

当然听力的情况是很难通过观察得出的 , 这个时候就需要专业人士来进行专业判断 , 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 即带着宝宝去进行听力筛查 。

正常新生儿:听力筛查一般在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进行 。 如果第一次筛查有未通过或者未进行 , 需在生后42天进行复筛 。

复筛仍未通过的孩子:需在生后3个月时转诊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断 。


教子手册■掏耳朵也会失聪:“妈妈,我怎么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了?”

教子手册■掏耳朵也会失聪:“妈妈 , 我怎么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了?”//

还有就是要注意这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信号:

宝宝3个月的时候:对于比较大的声音会做出惊吓反应 , 会去寻找声源 , 哭闹 , 但是你一打招呼就不哭闹了 , 平常哄的时候会笑 , 说话的时候也会做出反应 , 发出“啊 , 呜”的声音;

宝宝6个月的时候:会寻找声源 , 喜欢玩有声音的玩具 , 能够分辨出妈妈以及其他熟悉人的声音 , 高兴的时候能发出笑声;

宝宝9个月的时候:听到自己名字的时候会有反应 , 比如转头 , 被批评的时候也会作出相应的反应 , 会发出ma/pa/ba等声音;

宝宝12个月的时候:能够立即一些简单的词汇 , 比如“给我”、“过来”、“拜拜”等你 , 并能做出相应的反应 , 会模仿大人说话 , 虽然大部分无意义 , 但是能说一两个有意义的词 , 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模仿词的某个部分;

但是万一出现了听力障碍 , 一定要尽早做处理 , 对于听力障碍的早期干预最好在出生后 6 个月内开始 , 通过助听器、人工耳蜗、振动声桥等手段帮助患儿听到声音 , 再通过专业语言康复训练来达到聋而不哑的目的 。

因为人工耳蜗的植入在2岁以内是黄金期、2-3岁是白银期 , 及早让孩子接受听力刺激 , 孩子完全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听说 。

如果错过了关键时期 , 长时间得不到声音刺激的宝宝很可能终生无法恢复听力 。


教子手册■掏耳朵也会失聪:“妈妈,我怎么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了?”

教子手册■掏耳朵也会失聪:“妈妈 , 我怎么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了?”//

最后 , 总结一下:

1、听力筛查是孩子出生48小时内必须做的检查 , 如果没有通过的话 , 则学在42天之后复查;

2、如果出现听力障碍 , 及时作出反应 , 最好在孩子出生六个月内开始;

3、注意五大行为:避开异物入耳、细看药物说明、不随意掏耳朵、不没鼻子擤鼻涕、避免太过操纵的环境;

听见世界的声音 , 是我们人生的一大乐趣 , 所以保护孩子的听力 , 一定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