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大拿”张勤主任医师8月25日坐诊复旦——解决孩子发育行为问题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儿科大拿”张勤主任医师8月25日坐诊复旦——解决孩子发育行为问题
一年一度的开学大戏
即将拉开帷幕 ,
关心 , 关爱儿童成长健康 ,
杭州复旦儿童医院是认真的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抽动症等儿童发育行为问题 , 让很多家长束手无策 , 甚至病急乱投医 , 特此 , 杭州复旦儿童医院特邀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张勤教授来解决孩子发育行为的问题 , 让孩子以全新的姿态 , 开启新学期 。
---- “儿科大拿”张勤主任医师8月25日坐诊复旦——解决孩子发育行为问题 //---- http:// //
2019年8月25日(全天)
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张勤 ,
将来我院坐诊!
---- “儿科大拿”张勤主任医师8月25日坐诊复旦——解决孩子发育行为问题 //---- http:// //
张勤 主任医师 教授
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杭州复旦儿童医院特聘专家
擅长:多动症、抽动症、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儿童生长发育异常、营养不良、儿童肥胖症等行为疾病
简介:
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 。 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 , 浙江省心理学会委员 , 杭州医学院教授 。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6年 , 先后在上海儿童医院、复旦大学医学院、浙江省儿童保健院进修 。 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 发表论文8篇 , 科研《肥胖儿童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研究》获浙江省卫生厅科研优秀奖 , 主持省卫计委、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多项 。
坐诊地点: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环城北路10号——复旦儿童医院发育行为专科门诊
温馨提示:假期高峰期 , 建议提前网上预约 , 减少等待时间 。
从事儿科36余年 , 给万千儿童带来健康
张勤医生从医36余年中 , 让无数个被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 , 抽动症、生长发育异常、营养不良、儿童肥胖症等病症所困扰的儿童重获健康 。
在接诊的过程中 , 张勤医生发现 , 好多儿童或因为父母的疏忽或缺乏对这些病症的认知 , 而错失了治疗的关键期 。
注意力不集中
---- “儿科大拿”张勤主任医师8月25日坐诊复旦——解决孩子发育行为问题 //---- http:// //
张勤医生告诉我们 , 许多家长都不把注意力当回事儿 , 觉得只要长大了 , 孩子就能坐得住了 , 就算有点注意力不集中 , 也没什么影响 。 其实这个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
据新闻报道:那些家长、老师、同学眼中的优秀孩子都是注意力集中时间较久的 。 而那些“差”孩子 , 3%是因为智力低下 , 6%是因为情绪不佳 , 22%是因为学习方法错误 。 69%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 。 所以注意力是决定孩子是优秀还是“差” 。
请仔细观察您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是否在这区间:
· 2~3岁专注时间为10~12分钟
· 5~6岁专注时间达12~15钟
· 7~10岁专注时间为20分钟
· 10~12岁专注时间为25分钟
· 12岁以上专注时间达30分钟以上
孩子的注意力决定了孩子未来的路能走多远 , 早发现 , 早干预 , 让孩子不要因家长的失误而输在起跑线上 。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 建议尽快去专业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
---- “儿科大拿”张勤主任医师8月25日坐诊复旦——解决孩子发育行为问题 //---- http:// //
如何区分孩子是多动症还是顽皮
很多家长会把多动症当成孩子的顽皮 , 那么 , 如何区分孩子是多动症还是顽皮呢?掌声有请我们的张勤主任来为我们答疑解惑 。
---- “儿科大拿”张勤主任医师8月25日坐诊复旦——解决孩子发育行为问题 //---- http:// //
多动症儿童 , 在任何场合 , 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 即使是看小人书、动画片 。
顽皮儿童 , 在看小人书、动画片时能全神贯注 , 并且不喜他人的干扰 。
多动症儿童意志力薄弱 , 做事冲动 , 容易虎头蛇尾 , 有始无终 。
顽皮儿童做事具有一定的目的 , 并有计划及安排 , 他们有较强的意志力 。
多动症儿童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依旧我行我素的吵闹 。
顽皮儿童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 , 有较强的自控能力 , 不会胡乱吵闹 。
多动症儿童在精细动作、协调运动上表现的比较笨拙 。
顽皮儿童在做快速、反复和轮换动作时 , 能灵活自如 。
小疏忽 , 大隐患的抽动症
抽动症
---- “儿科大拿”张勤主任医师8月25日坐诊复旦——解决孩子发育行为问题 //---- http:// //
张勤医生告诉我们 , 近些年 , 抽动症的患病儿童越发的多了 , 但知道抽动症的人却没怎么增加 , 这就导致了 , 很多家长因为不了解多动症 , 而病急乱投医 , 从而错过了干预的黄金期 。 那么 ,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抽动症呢?张勤医生如是说:
眼部肌肉抽动:眨眼、挤眉、翻眼等 。
面部肌肉抽动:咧嘴、噘嘴、吸鼻子等 。
喉部发声抽动:干咳、吼叫、清嗓子等 。
颈部肌肉抽动:摇头、挺脖子、耸肩等 。
上肢抽动:甩手、扭臂、握拳等 。
上肢抽动:踢腿、下跪、屈膝、顿足等 。
躯干抽动:挺胸、扭腰、躯干弯曲、腹肌抽动等 。
其他行为异常:怪异地模仿他人的动作、无目的地打人等 。
出现2条以上症建议家长带孩子来院检查!
肥胖症是病从口入?
营养不良是哪里出了问题?
……
孩子的事 , 再小也是大事
家长勿心大!
更多儿童成长健康相关的问题 , 请关注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