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肠绞痛的缓解方法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宝宝肠绞痛的缓解方法


宝宝肠绞痛的缓解方法

----宝宝肠绞痛的缓解方法 //---- http:// //

宝宝出生到三四个月左右 , 很多妈妈会遇到这个状况 , 宝宝本来好好的 , 突然“无缘无故”哭闹不止 , 每天持续1-3次 , 让很多妈妈束手无策 , 倍感折磨 , 甚至产生抑郁情绪 。 咨询此类问题的妈妈很多 , 我们特意做一个完整的讲解 , 让更多妈妈意识到并非宝宝无缘无故哭闹 , 很可能是肠绞痛 。


宝宝肠绞痛的缓解方法

----宝宝肠绞痛的缓解方法 //---- http:// //

如何分辨宝宝是否肠绞痛 。 肠绞痛引发的哭闹一般是有规律 , 经常是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段发生 , 通常是傍晚或午夜 , 且每次持续时间会比较长 , 持续半个小时到3个小时不等 。 宝宝哭声激烈难以安抚 , 表情及肢体动作呈痛苦状 , 如把腿抬高或乱蹬、弓起身子、紧握拳头 , 有些宝宝还会伴随放屁 。

有些宝宝由于肠胀气哭闹 , 让妈妈以为是肠绞痛 , 其实两者有明显不同 , 但经验不足的妈妈容易混淆 。 肠胀气哭闹的宝宝剧烈程度轻很多 , 也比较容易安抚 , 可以竖立抱起宝宝拍拍隔 , 或是给宝宝做按摩 。 但是有些研究认为 , 肠胀气也可能会刺激引发肠绞痛 , 所以妈妈们也需要重视 。

肠绞痛不是病 , 大约五分之二宝宝会出现肠绞痛 。 宝宝停止哭闹时与其他宝宝一样健康无异 , 吃睡、排便正常 , 不发烧不感冒 。 肠绞痛这种现象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解释 , 所以也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根治” , 需要父母付出长时间的耐心陪伴 。 目前认为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1.肠蠕动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 3-4个月内宝宝肠壁控制神经发育不成熟 , 容易导致肠蠕动不规律引发肠绞痛 。

2.肠胀气 。 宝宝进食后 , 用于消化母乳或配方奶的消化酶或消化液不足导致腹部胀气引发肠胃不适 。 母乳喂养时 , 由于宝宝吮吸奶头不到位也会导致吸入过多空气而胀气 。 另外宝宝哭闹时也会吞入过多空气导致胀气进而刺激引发肠绞痛 。

3.情绪及环境影响 。 情绪影响主要是指焦虑或烦躁的心情会影响妈妈对宝宝的语气和态度 , 在护理宝宝的动作上也会有别于情绪状态好的时候 , 这种不好的状态可能会让宝宝感知并感到害怕而哭闹 。 环境影响主要是宝宝进入自己不熟悉的环境中 , 可能会引起警惕哭闹 。 比如 , 从一个安静的环境变换到比较嘈杂的 , 这也会让宝宝不太适应 。

普遍认为肠蠕动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是诱发肠绞痛的主要原因 , 其它的如肠胀气和情绪、环境影响更多是扮演“从犯”的角色 , 但它们之间也会相互影响 。 例如宝宝进入一个陌生环境 , 可能会因安全感缺乏而哭闹 , 这时如果吞入过多空气导致腹部胀气 , 而宝宝的肠蠕动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 , 不能很好排除体内多余气体 , 也可能会引起肠绞痛 , 此时宝宝哭闹程度再加剧 。

关于如何缓解宝宝肠绞痛 , 有以下几个小方法 。

1.喂奶 。 当宝宝哭闹 , 喂奶是最快让宝宝安静下来的办法 , 宝宝最容易获得安全感和转移注意力的方式 , 这也是我们最先会想起的办法 。

2.白噪音 。 很多宝妈反映这个方法也很有效 , 比如用嘴发出“嘘嘘”的声音 , 拧开水龙头流水声 , 或者利用家里的电器发出一些白噪音 , 类似胎儿在子宫听到的声音 , 容易让宝宝获得安全感 。

3.飞机抱 。 用飞机抱的方式可以使宝宝获得类似子宫里的感觉 , 同理有时让宝宝趴着也会缓解哭闹 。

4.腹部按摩 。 手掌心涂适量婴儿润肤露 , 双手摩擦热了之后在宝宝肚子上转圈圈按摩 , 辅助宝宝规律肠蠕动 。

5.轻晃宝宝 。 抱着宝宝或把宝宝放在摇篮上轻轻摇晃 , 这种方式也是模拟妈妈怀孕时宝宝在子宫受到的晃动 。

6.用包裹巾 。 用包裹巾裹住宝宝 , 也会让宝宝感觉是在子宫里而感到舒适 。

大家会发现 , 这些方法多数是模拟宝宝在子宫的环境 , 宝宝出生后对子宫的感官记忆还会保存很长一段时间 , 类似子宫的环境容易让宝宝获得安全感 。 大家还可以多个方法并用 , 如包裹宝宝后轻轻晃动 , 在宝宝耳朵旁发出白噪音 , 说不定会更有效 。 需要注意的是 , 这些方法不一定对全部宝宝有效 , 或者刚开始有效一段时间后可能又没效了 , 甚至任何办法都无效 , 这也是正常的 。 大多数宝宝在3-4月龄肠绞痛会自行消失 , 妈妈们需要付出更多耐心陪伴宝宝度过这个非常时期 。

还有一些重要的预防性方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发生肠绞痛几率或者缓解痛苦程度 。

1.跟宝宝做游戏 , 是增强亲子关系的很好方式 。

2.给宝宝全身按摩 , 缓解宝宝高肌张力的不适感 。

3.不要吃太饱 , 吃完奶后拍咯 , 减少宝宝肠胃负担 。

4.醒着的时候多趴 , 大人需要在旁监护 , 防宝宝发生窒息 。

5.保持正确的喂奶姿势 , 吃奶粉的宝宝注意使用防胀气奶瓶 。

6.适当带宝宝户外活动 , 呼吸新鲜空气 。

另外 , 如果宝宝是母乳喂养 , 妈妈们有必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当中有无引起过敏的成分 , 如咖啡、坚果、牛奶以及奶制品、刺激性食物 , 妈妈进食后会通过母乳把过敏成分带给宝宝 , 就是我们俗称的“过奶” 。 妈妈们可以停止进食这些食物一段时间 , 观察宝宝的反应 。

最后 , 个别宝妈需要警惕 , 自家妈妈或婆婆轻信他人指点 , 购买一些所谓的保健药品(口服液)给孩子喝 , 增强宝宝免疫力消化功能 , 这非常无知可怕 , 花了无谓到钱不说 , 还可能置宝宝于危险境地 。 这并非危言耸听 , 联系最近的“权健事件”引发的各类直销保健品曝光 , 其中不乏针对儿童开发的所谓保健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