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本文原始标题是: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 , 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你家孩子有没有晕车的毛病?

船、私家车、大巴车、火车、飞机 , 游乐园的海盗船、过山车 , 逢坐必吐 。

不仅如此 , 随着信息时代到来 , 晕车的影响被进一步放大了 。 有人上船不晕回到地面上晕 , 有人看电影里有开车的长镜头会晕屏幕 , 有人戴着VR(虚拟现实)玩游戏还会晕VR 。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 , 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晕车是个历史悠久又普遍的病 , 古希腊古罗马的人就知道晕车这回事 。 现代有30%的人有晕车经历 , 66%的人在极端条件(比如坐船)下会晕车 。 坐车的时候哪个孩子恶心、呕吐、脸色嘴唇发白 , 人也蔫蔫的 , 甚至发困 , 基本都知道这是晕车了 。

有研究统计 , 2至12岁的儿童更容易晕车 , 亚洲人比欧洲人晕车发病率更高 。 这么看咱们亚洲的孩子 , 出门十有八九很容易有晕车体验啊 。 眼下又要迎来国庆长假 , 孩子出个门这么痛苦 , 如何好好欣赏旅途的风景?坐前排、不看手机都是老生常谈了 ,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 , 有没有更高明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叮咚~~贴心常爸再次上线 , 您有一份晕车指南请查收!

为什么会晕车?因为大脑的进化没跟上时代变化

晕车学名叫晕动症 , 说实在的 , 关于晕车的原因 , 科学家也没统一意见 。 但是目前主流说法是大脑接收的多个信号产生了冲突 。

这些信号由耳朵里的前庭系统、胳膊腿里的神经和眼睛分别创造 , 发给大脑 , 大脑来综合判断出身体是躺着还是站着 , 走着还是坐着 。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 , 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前庭系统包括3个半规管分别感应横向、上下、旋转的移动 , 和两个淋巴液囊发信号)

在出门靠走沟通靠吼的古代 , 大脑进化出来这样的工作模式 , 让人自己控制自己身体运动 。 但是 , 随着马车、船、汽车的出现 , 人不抬腿就能往前走 , 大脑认知被颠覆了 , 于是便出现下列情况:

坐车前进的时候 , 内耳前庭会向大脑汇报:我们在向前动 。

但是 , 眼睛看到身体和车内座椅、乘客、书本一样都是静止的 , 视觉系统会向大脑汇报:我们没动 。

耳朵:报告大脑 , 我们在动!

眼睛:报告大脑 , 我们没动!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在动!

没动!

……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 , 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大脑不知道听谁的 , 于是在风中凌乱了 。 “我是谁?我在哪儿?发生了什么?到底动没动?为什么你们意见不一致?我知道了!

你身体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中

了!”

在很久以前 , 身体发生混乱基本都因为吃进去的食物有毒 。 老祖宗留下的经验 , 要消除异己!大脑还记着 , 于是立刻下令把胃清空 , “呕~~~”孩子吐了 。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 , 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在飞机上 , 眼睛看不到湍流 , 但身体可以感觉到它 , 同理 , 也就出现晕机 。

科学家观察到 , 晕动病没有明确的遗传模式 , 但它确实倾向于聚集在一个家庭中 , 尤其是直系亲属 。 常爸认识一家四口 , 除了妈妈 , 剩下仨人都晕车很厉害 。

也有一些非主流的说法 , 可能你和身边人都有过类似体验 。 比如常爸自己小时候晕车很厉害 , 就是因为不能闻空调味和汽油味(可能是当年造车技术差些 , 空调一开起来 , 味道特别大) 。 据说汽油、汽车尾气等味道刺激植物神经 , 能引起神经调节障碍 。

也有说小孩更容易晕车 , 是因为听力对发动机的低频噪声更敏感 。

如果你正在吃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布洛芬这些影响神经的药 , 也容易引起晕车 。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 , 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晕车的老方法 , 简单 , 先试试?

1、坐车过程中孩子晕车了这么办

首先 , 情绪安抚 。

常爸看到过很多次孩子晕车 , 多是正玩着突然“哇”一下吐出来 , 自己被自己吓了一跳 , 然后惊慌失措地哭起来 。 大人一看吐了 , 手忙脚乱给孩子擦衣服 , 拿垃圾袋 , 孩子还以为自己情况很严重 , 心里更慌乱 。

对于曾经晕过车的孩子 , 上车前大人可以先给孩子“打个预防针” , 告诉ta一会感觉不舒服了可能是在晕车 , 没什么大事 。 如果在车上真吐了 , 为了安慰孩子 , 大人也要保持淡定 , 私家车的话经常停车走动走动 , 严重的可以额头放块凉毛巾 , 躺一会儿 。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 , 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其次 , 试试一些经典方法 。

前面说晕车主要跟视觉、感觉、神经有关 , 所以想要缓解也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

比如可以闭上眼睛、戴上墨镜 , 减少视觉信号输入 。 不想合眼 , 也别低着头看书玩手机 , 尽量看远处地平线 , 看前面挡风玻璃 , 减弱信号冲突 。

其次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 闻闻薄荷、橘子等清香味 , 减少烟味、汽油味嗅觉信号输入 。

还可以试试按压手腕下方的内关穴缓解恶心 。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 , 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如果坐飞机 , 提前选好机翼附近的座位 。 如果坐船 , 可以在上层甲板舱 。 如果坐汽车 , 座位尽量靠前 。 远离发动机的噪声、振动 , 都可以减少感觉信号输入 。

或者干脆耳机眼罩都戴上 , 关闭所有信号输入 , 睡一觉 。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 , 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2、知道孩子晕车 , 可以坐车前做一些准备

出门前休息好 。 不饿着 , 但是也不吃饱 , 避开油腻酸的食物 。 (老生常谈啦)

对于2-12岁孩子能用的晕车药 , 美国疾控中心CDC2020版本推荐苯海拉明(Benadryl) , 在旅行前一小时服用 , 但可能有嗜睡和口干的副作用 。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 , 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其实对于儿科医生来说 , 更倾向于优先给孩子尝试自然疗法 。

比如很多儿科医生会推荐生姜 。 可以提前让孩子含个姜片或者吃姜糖 , 也可以把生姜片贴肚脐上或者贴在耳朵后面 。 再配合前面提到的经典办法 , 总会缓解的!

对付晕车的新科技

晕车这种不大不小的老牌子病 , 本来只有一小撮人为了防止飞行员、宇航员、船员晕车晕船 , 一直在坚持研究 。 但是 , 现在随着信息技术发展 , 容易晕车的人还容易晕VR、晕电影、晕pad , 影响到了日常 , 于是又重新引起了科学家的重视 。

前庭功能诊疗系统(SRM-IV)

这算晕动病比较重要的一项进展 。 在治疗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过程中 , 人的前庭受到刺激后 , 晕动病也好转或减轻了 , 这种新的方式称为前庭功能诊疗系统(SRM-IV) 。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 , 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这个系统主要是让患者坐在三维旋转椅上 , 电脑精确控制椅子各个角度移动 , 调整患者的姿势 , 让移位的耳石(耳朵里的小晶体 , 感应重力)恢复原位置 。 然后观察仪器测试的眼球震颤的方向、类型、速度和强度 , 来判断眩晕治疗情况 。

还有文献说 , 电流刺激刺激前庭系统 , 也可以改善晕车 。

认知疗法

晕车的人之所以开车不晕车 , 是因为大脑重新获得了“身体运动是因为我在操控”的感觉 , 这源于运动感知中的前馈机制 。 我们可以如法炮制 , 让孩子假装自己在开汽车 , 或者把汽车想象成一个大滑板 , 自己在踩着它往前滑行 。 这时候 , ta看窗外还是前挡风玻璃 , 都是在判断路况 , 身体会提前为上下坡拐弯做好准备 , 也就不容易晕车 。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 , 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听着很玄是不?确实有文献称 , 汽车拐弯的时候 , 乘客向拐弯的方向扭头 , 会减少晕车 , 不只一项研究证明 , 提高运动的可控性 , 可以大大降低晕车发生 。

呼吸运动

就是保持腹式深呼吸 , 鼻吸口呼 , 每分钟6次的频率 。 这个方法可以降低心率 , 锻炼副交感神经系统 , 缓解晕车症状 。

应对晕车的日常训练法

空军这种防晕训练装置 , 一口气转个20圈 , 你愿意试试么?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 , 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原理简单粗暴 , 类似于脱敏治疗 , 怕晕就多晕几次 , 大脑习惯了就好了 。 它有个高大上的学名 , 叫前庭习服训练 。

(常爸小时候晕车晕得很厉害 , 结果高中时自己坐长途车到外地找朋友玩 , 来回几次以后 , 居然就不再晕车了 , 就是所谓“吐着吐着就习惯了” 。 )

当然对孩子 , 方法温和很多 。 文献中 , 前庭习服训练多是荡秋千和旋转电椅 , 和常爸之前介绍过的基础体能训练非常类似 。

荡秋千 , 后期荡得越来越高 , 时间越来越长 。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 , 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大人抱着孩子坐在椅子上旋转 , 后期还可以加入摆头动作 , 边摆头边左右旋转 , 幅度、速度都越来越大(其实就是简单版前庭功能诊疗系统) 。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常青藤爸爸」原创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娃 , 出门旅游就只能生抗吗?//

(找个质量抗造的转椅啊!)

锻炼这几项活动 , 讲究循序渐进 。 如果真心以治愈晕动症为目的 , 就详细制定一个计划 , 从每天10分钟 , 到逐渐每天2小时 , 坚持两个月以上 。 有文献报道 , 这样锻炼下来测试者全部有好转 , 八成不再发作 。

说实在的 , 任何形式的活动 , 只要动起来 , 都会刺激到前庭系统 , 都能提高前庭感受细胞的适应能力 , 增强其稳定性 。 这么看来 , 还是多运动包治百病啊 , 强烈建议把常爸翻译过来的运动宝典再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