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爸爸】原创不要再迷恋宝宝睡头型了,1岁前仰睡才是最安全的

本文原始标题是:不要再迷恋宝宝睡头型了 , 1岁前仰睡才是最安全的

作者:小马君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硕士 , 现居美国 , 任职于美国最大的早教机构之一的Bright Horizon , 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战经验 。

之前 , 小马君在美国接受了一个Infant Safe Sleep婴儿睡眠安全培训 , 课上主要讲到的内容“什么是对婴儿最安全的睡眠姿势?”让我受益菲浅 , 实在想第一时间赶快来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分享 。

在导致1岁之前的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中 , SIDS (婴儿猝死综合征)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 仅在2010年 , 美国就有超过2000个婴儿在睡眠期间突然猝死 , 其中有超过90%的猝死案例发生在宝宝1-4个月 。 研究还发现 , 男性婴儿比女性婴儿更容易在睡眠期间突然猝死 。

虽然研究人员至今依然无法找到导致SIDS的直接原因 , 但是通过对死亡宝宝的分析 , 研究人员还是总结出了一些可以降低SIDS风险的方法 , 其中最有效的就是调整婴儿的睡眠姿势 。


【常青藤爸爸】原创不要再迷恋宝宝睡头型了,1岁前仰睡才是最安全的

【常青藤爸爸】原创不要再迷恋宝宝睡头型了 , 1岁前仰睡才是最安全的//

1岁之前 , 仰睡最安全

这张图表记录了1990-2013年美国0-1岁婴儿与睡眠有关的猝死案例 。 仔细观察图表会发现 , 婴儿猝死的比例从1992年开始明显下降 , 到1999年 , 这个比例下降到了最初的50% 。 究其原因是因为美国儿科协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在1992年发起了“Back to Sleep Campaign” (仰睡大行动) 。


【常青藤爸爸】原创不要再迷恋宝宝睡头型了,1岁前仰睡才是最安全的

【常青藤爸爸】原创不要再迷恋宝宝睡头型了 , 1岁前仰睡才是最安全的//

如果有机会去美国的托幼机构走访 , 你会发现这张图片的出镜率非常高 , 因为它展示的是由美国儿科协会提供的 , “最安全”的睡眠姿势 。

1岁之前 , 美国高质量的幼托机构都规定婴儿必须在有栅栏的婴儿床中睡眠 。 床内不得有任何毯子、毛巾、毛绒玩具、枕头等 。 唯一可以有的东西 , 是孩子的奶嘴 , 但是奶嘴上不得挂置任何玩具 。

老师把婴儿放入婴儿床内时必须保证孩子处于仰卧状态 , 如果之后婴儿身体自主移动或者转向一侧 , 不需要重新调整睡姿 。

孩子入睡时可以含着奶嘴 , 因为研究发现 , 含着奶嘴入睡可以降低婴儿猝死的概率 , 但是如果奶嘴脱落 , 老师不必再把奶嘴放回婴儿嘴里 , 可以等婴儿醒后再从床上取出 。

小马君工作的幼托机构还规定所有婴儿室的老师必须每20分钟对所有的婴儿做活动记录 , 保证所有婴儿的安全 , 最大程度降低由睡眠引起的风险 。

看到这里 , 想必有不少爸爸妈妈都会有疑问 , 针对常见的问题 , 培训教师也给出了专业科学的回复 。

民间传言1:仰睡的宝宝容易呛气管?


【常青藤爸爸】原创不要再迷恋宝宝睡头型了,1岁前仰睡才是最安全的

【常青藤爸爸】原创不要再迷恋宝宝睡头型了 , 1岁前仰睡才是最安全的//

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 , 婴儿在仰卧的时候 , 气管在食管的上方 , 由于有重力的作用 , 即使食管中有食物残留 , 也很难摆脱重力向上反弹到气管中 。

但是如果婴儿俯卧 , 气管会在食管的上方 , 如果有食物残留 , 食物很容易在重力的作用下滑落到食管 , 最严重可以引起窒息 。

俯卧这个姿势更大的坏处是婴儿无法呼吸道新鲜空气 , 而是会反复吸入自己的呼出的二氧化碳 , 也容易导致窒息 。 因此 , 仰睡不但不会让婴儿呛气管 , 反而让婴儿更安全 。

民间传言2:仰睡容易把宝宝的头睡扁?

这件事情是真的 。 自从1992年美国儿科协会发起了“仰睡大行动”之后 , 虽然婴儿的猝死率大幅度下降 , 可是婴儿的头部畸形率开始上升 , 有一些研究也发现 , 婴儿的肺部疾病有所增加 。

因此在1996年 , 美国儿科协会更正了这次行动的名字 , 现在官方的名字叫做“Safe to Sleep Campaign”(安全睡眠大行动) , 这次修订版中 , 美国儿科协会更加明确地说“仰睡是最安全的睡眠姿势” , 同时他们加入了“tummy time”(肚子时间)的说法 。

怕头偏用Tummy Time来破

Tummy Time指的是婴儿在0-3个月醒着的时候 , 成人应该鼓励他们多利用肚子 , “俯卧”着玩 。 Tummy to Play(用肚子玩耍)不仅可以降低由于仰睡引起的扁头 , 更有利于婴儿颈部、背部和手部肌肉的发展 。

美国儿科协会建议孩子在0-3个月期间每天至少应该有1小时Tummy Time 。 小马君在婴儿室也经常看到老师平躺在地上 , 把宝宝直接放在自己的肚子上 , 面对面地跟着老师嬉戏玩耍 , 宝宝通常都会玩得不亦乐乎 。

1岁之后 , 在幼儿园怎么睡午觉

对1岁以后的宝宝来说 , SiDS(婴儿猝死症)就不会再对他们构成威胁了 。 这时 , 托幼机构开始提供像下面这样方便省地儿的床垫给宝宝用来午睡 。


【常青藤爸爸】原创不要再迷恋宝宝睡头型了,1岁前仰睡才是最安全的

【常青藤爸爸】原创不要再迷恋宝宝睡头型了 , 1岁前仰睡才是最安全的//

这是美国幼托机构最常见的“午睡场景” 。 没有高大上的床 , 只有一张张非常简易的床垫摆在地上 , 陪伴孩子度过1-5岁的时光 。

到了这个阶段 , 虽然不用担心SiDS(婴儿猝死症)的风险了 , 可实际生活中需要面临的问题却一点儿也不少 , 比如孩子大了 , 贪玩了 , 兴奋过后不容易睡着是常有的事 。 而幼儿园里的老师一次要面对更多的孩子 , 针对中午的“哄睡”难题也因此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 爸爸妈妈们可以完全将其照搬到自己家里 。

在家从不睡午觉的孩子为什么到幼儿园就变了?

不管在美国还是在中国 , 很多父母都会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睡得怎么样?可能说起来有的爸爸妈妈会不信 , 因为他们总是跟老师强调自己的孩子在家里“从来不睡午觉” , 但事实上 , 根据小马君的观察 , 大部分的孩子在幼儿园都能睡得特别香 。 我自己也在反思 , 为什么在家里很多孩子就是没法睡 , 一到幼儿园就能睡好了?我觉得关键是两个因素 。

第一 , 规律的重复

大部分的美国幼儿中心都会很强调每天的routine(规律) 。 强调规律性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以及对于未发生事件的预判能力 。 罗马非一日建成 , 大部分规律的养成都需要至少1-2个月的熟悉过程 , 不过只要坚持 , 孩子自然能够习惯并记清这些规律 。

1、坚持养成一整套睡眠仪式

一般 , 老师会让孩子带一张家庭照片和一个午睡玩具 。 小马君的观察发现 , 大部分的孩子都非常熟悉班级的“时间规律” , 每天到了11点30分左右 , 老师就会调低教室的灯光 , 让孩子自己去拿被单和小枕头 , 在起初的30分钟内 , 老师不会要求孩子一定要睡觉 , 更多的是让孩子学会感受“安静” 。

当然老师们对于午睡还是有各自的妙招 。 比如我曾经工作的儿童发展中心就设置了一个“特别游戏时间” , 这个时间一般是在午餐过后睡觉前的30分钟 。 孩子会被授予特别的权利 , 即自己去取午睡的“特别玩具” , 然后他们可以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床垫上玩 。 利用这30分钟 , 大部分的孩子就能过渡到午睡状态 。 再配合昏暗的灯光 , 催眠的摇篮曲 。 很多孩子都能提早进入梦乡 。

2、不放弃每一个孩子

刚刚从婴儿室转来的1岁出头的孩子 , 一般都会哭闹得特别凶 。 这么大的孩子对唇部吮吸的需求很高 , 最好的安抚方式是让孩子在睡觉前再用奶瓶喝一些奶 , 或者吮吸一会儿奶嘴 。 当然也有一些百折不挠的孩子 , 会哭闹不停 , 并且想要抱抱 。

一般老师的做法是坐在孩子床垫上 , 拍拍孩子的后背或者给孩子一个拥抱 , 但不会把孩子会直接抱起 。 因为如果把孩子抱起 , 虽然可以短时间的解决他的哭闹 , 但是很难让他习惯在床垫上睡觉 。 老师会让孩子俯卧 , 并且把毯子盖在孩子身上 , 和孩子说“午安” , 然后用手拍拍孩子的后背和腰部 , 孩子慢慢就会入睡 。

家长在家也可以利用这些方法 , 比如每次睡觉前都有一个默认的规律 , 共读一本绘本 , 然后告诉孩子读完之后就睡觉了 。 长时间的重复过后 , 孩子看到绘本的封面就基本能产生睡意 。

第二 , 环境不能完全安静

这点听上去有些匪夷所思 。 我经过长时间的观察 , 发现孩子并不会被别人的哭闹声吵醒或者弄得无法睡觉 , 甚至我还发现这些哭闹声反而可以让一部分孩子睡得很沉 。 于是我特别去搜集了相关论文 , 还真的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奥妙 。

学术界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white noise”(白色噪音) 。 这种噪音的声响就像是以前老式收音机调到空白台时候发出的噪音 , 它具有稳定的频率 。 研究发现 , 婴儿在母亲子宫中有很大的噪音 。


【常青藤爸爸】原创不要再迷恋宝宝睡头型了,1岁前仰睡才是最安全的

【常青藤爸爸】原创不要再迷恋宝宝睡头型了 , 1岁前仰睡才是最安全的//

研究它的Harvey认为 , 子宫中的噪音超过了吸尘器的声响和婴儿的哭啼声 。 如果孩子在白色噪音的环境中 , 更容易让他们联想到子宫环境从而产生安全感 , 还可以降低他们在婴儿期突然猝死的概率 。 其实就好像很多孩子需要开灯才能睡着一样 , 因为这些光感也能让他产生安全感 。

无独有偶 , 2006年Evy等学者比较了孩子与成人在睡觉环境下对于路边噪音的承受能力 。 结果发现9-12岁的孩子比成人有更好的耐噪音能力 , 很难在噪音的环境中醒来 。 因此 , 如果你想要宝宝好好睡觉 , 可能需要一些自然的噪音 , 而不是创造一个绝对安静的环境 。

在美国 , 孩子真的可以想不睡午觉就不睡吗?

很多父母接收到的信息都是 , 美国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 , 所以午睡这种小事 , 也是孩子想睡就睡 , 不想睡就可以不睡 。 事实上 , 就小马君的了解 , 至少我工作的Bright Horizons旗下的700多家托幼机构 , 中午都是有统一的睡眠时间和要求的 。

这是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不同的睡眠时间以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和足够的精力 。 而且 , 保持安静 , 学会控制自己对孩子来说 , 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 。

当然我也遇到过就是死活不肯睡的孩子 , 一味强迫他们睡觉也是不被允许的 。 这时我就会带他们在楼道里溜达溜达 , 甚至让他们去跑楼梯锻炼锻炼 。 有时候他们跑累了会自己和我说 , 有点想睡觉了 , 我再把他们送回教室 。

孩子在1-3岁时 , 每天中午的睡眠时间在2-3个小时 。 有时孩子提前醒来 , 老师们都会先鼓励他再尝试入睡 , 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再睡觉 , 他们会被要求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床垫上 , 可以玩一些玩具 。 老师一般会用商量的口吻然孩子明白为什么需要继续保持安静 , 比如:“我知道你现在不是很想睡了 , 但是你还是需要安静的坐在床垫上 , 因为你的小伙伴们正在睡觉 , 如果发出太大的声响会吵到他们 , 就像你睡觉的时候也不喜欢别人吵到你呀 , 等大家都醒了 , 我们就可以吃点心了 。 ” 大部分的孩子都很愿意自己的床垫上安静地待一会儿 , 也表现出对于自己同伴的尊重 。

总结一下

1、一岁之前 , 家长需要特别关注孩子的睡眠姿势 , 孩子的睡眠安全只要做到一句话“Back to Sleep, Tummy to Play”(用背睡觉 , 用肚子玩耍) 。

【常青藤爸爸】原创不要再迷恋宝宝睡头型了,1岁前仰睡才是最安全的。2、1-3岁 , 比哄睡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规律和习惯 。 当然父母可以与孩子自己创造入睡规律 , 调低室内的灯光 , 和播放摇篮曲 , 都非常有助于孩子入睡 。 当孩子熟悉了时间规律也会更快速入眠 。

【常青藤爸爸】原创不要再迷恋宝宝睡头型了,1岁前仰睡才是最安全的。3、对于刚过1岁的宝宝 , 入睡前适当的喂奶能满足他们唇部吮吸的需求 , 方便入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