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满足”也有双面性,防止步入误区,父母要改掉“强制套用”

乐乐是名3岁的小女孩 , 每天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容 , 乐乐妈妈觉得这与自己对孩子的细心照顾 , 及时满足孩子的各项需求有关 。

周末 , 乐乐妈妈和朋友带着各自的孩子一起去游乐场玩 。 在游乐场里乐乐看到了一个玩具很喜欢 , 想要妈妈给她买 。

家里的玩具已经足够多了 , 乐乐妈妈原本想要拒绝乐乐 。 可看到乐乐渴望的眼神 , 又立刻心软了 。

乐乐妈妈正打算要付钱满足乐乐的想法时 , 朋友拉住了她:“不要立刻满足孩子的需求 , 学会等待是控制欲望的方式 , 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更加有利 。 ”

这样的做法被称作为“延期满足” 。

这个概念也许家长并不陌生 , 如今也被奉为了育儿法宝 。

很多家长在育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使用过这种方式 , 但它究竟是如何出现的 , 我们还要找到它的源头 。

一、“延期满足”理论的提出

1968年 , 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在位于斯坦福大学的一所幼儿园内主持了著名的“延期满足”实验 。

实验的过程是:让每个孩子单独待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 。

桌上的盘子里放着孩子们喜欢吃的东西——饼干、糖果、曲奇 。

并且告诉这些孩子 , 在他们面前可以有两个选择:


“延期满足”也有双面性,防止步入误区,父母要改掉“强制套用”

----“延期满足”也有双面性 , 防止步入误区 , 父母要改掉“强制套用”//---- http:// //